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策略

2021-08-26 03:18张德林
时代金融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体系优化内部控制企业

张德林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体系优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的日益完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关注度也逐步攀升,其中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影响企业内部管理效果的关键,如何从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出发,设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能帮助企业突破困境的内部控制体系一直是很多现代企业管理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内部控制理论最早出现于西方,大都是指由企业人员(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等)共同展开的内部工作,这一工作的展开能够让企业在明确的目标、完整的流程下运转,从而达成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优化运转效率的目的。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内部控制也开始逐步被我国企业管理者们所关注,并开始尝试应用到我国企业基础运作过程中去。目前,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大都覆盖企业资产、费用等项目。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重要性

随着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普及,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出来。

第一,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帮助企业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就以往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优化的经验来看,这一工作优化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帮助企业规避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比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很多因素(如外界经营环境、内部经营决策等)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企业步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在这一风险丛生的背景下,正确地优化内部控制能提高企业自身的抗压能力,减少企业直面风险的概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第二,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帮助企业完善现有的财务工作。财务工作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命脉”,健康、有序地参与工作能在根源上帮助企业应对很多危机。鉴于此,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助力企业财务工作上的价值也就凸显出来,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各项制度、流程,并助推企业财务工作的提高(譬如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在源头上保证各部门所提供财务数据的真实度,为后续财务工作者依据真实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展开财务分析提供素材),使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真实、更精准的财务数据,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科学的經营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管理的水平。就以往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情况来看,内部控制能够将企业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暴露出来,由此,可以认为未来企业工作中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能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助力企业管理与时俱进,为后续企业凭借管理获得更高的收益贡献力量。比如,在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各部门信息传输、工作反馈方面的优劣也能被这一工作激发出来,基于这些优劣,管理者就更有目的性地对企业综合管理体系做出改良,以期为后续企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第四,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帮助企业实现阶段发展的目标。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明确的目标是引导企业前行的关键,鉴于此,通过以往企业管理中有关内部控制的实践,笔者认为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也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完善对这一目标的确立,从而为后续目标的达成创造机会。比如,在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时,企业发展的现状就会比较清晰地呈现在管理者面前,促使管理者能够根据企业现状调整下一阶段企业的发展目标,优化这些目标的可行性,同时减少以往我国企业发展中常见的目标“假”“大”“空”问题,助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时常见的问题

在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重要性愈发受到关注的今天,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就成了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在研究的问题,随着这一研究的推进,以往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表现出来,笔者以某中型企业为研究主体,在企业内发放了100份(其中管理层占10%,基层职工占90%)有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调查问卷,意在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明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时出现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1: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笔者认为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大都可划归为如下3个方面:

(一)企业中有关内部控制优化的宣传不够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虽然绝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都曾了解过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并开始尝试对现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予以优化,但上述调查结果同样反映出企业中很大一部分基层职工并没有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优化的重要性。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对其宣传不够所导致。不了解势必会削弱职工参与内部控制的动力,影响他们对各项内部控制举措的落实,进而阻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进程。

(二)职工参与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积极性差

除上述问题外,通过上述对调查问卷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在内部控制工作普及、推广的今天,现代企业管理层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工作中的意愿有所提升,但企业中很大一部分职工并不愿意同管理者一样积极地参与进来,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日常工作间的融合,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进程。

(三)企业内部控制团队的专业性有待提升

专业性不足是很多企业开展内部控制都面临的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思路,阻碍企业中这一工作作用的发挥。以调研目标企业为例,可以发现虽然企业管理层已经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但由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研究不够,导致其对能够优化内部控制举措的了解探索举步维艰,所以,在未来助力企业发展完善时,管理者也应着重突破这一困境,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最佳的内部控制工作成效。

四、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策略

基于上述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时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想进一步彰显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企业管理者至少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解决上述问题,并将创新的技术、思路运用于其中。

(一)拓宽企业内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宣传

只有让更多企业工作者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价值,才能在源头上保证这一工作的实践,因此,管理者需要在自己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将这一知识普及出去,让更多职工在了解的前提下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中来,共同实现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首先,对于拥有企刊资源的企业而言,企刊负责部门定期在企刊上刊载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知识,以此让各级职工在阅读企刊的基础上逐步了解信息,为后续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与自身岗位工作联系在一起打下基础。

其次,对于拥有公众号、抖音号等共享网络平台的企业,管理者可以将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优化”的内容上传到这些新媒体平台上,以此实现提高企业各层级职工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意识的目的,为后续各项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举措的实践创造条件。

(二)点燃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热情

除管理人员外,职工是助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在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时也应尽量点燃各层级职工参与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创新的热情,促使他们在热情的驱使下将企业内部控制和本职工作融合在一起,实现在企业各个“角落”都覆盖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

首先,管理者可为积极参与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的员工设计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并获得成效的职工予以物质、精神上的奖励(譬如,管理者可结合自己单位职工参与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的情况,制定分层的绩效奖励体系,凭借这一体系对职工贡献做出量化,而后根据量化的结果为职工分配奖励),借此调动其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收获更好的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效果。

其次,管理者可以致力于面向职工的精神教育,为职工树立“企业是我家”的“主人翁”精神,以此激发职工共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举措的动力,以期获得更好的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成效。比如,在实际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时,管理者定期组织一些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凭借这些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并在建立员工归属感的前提下引导职工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提出意见和建议,借此为后续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团队人员综合素养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离不开企业内部控制团队的支撑,由此,在拓宽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宣传以及调动职工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企業也应对现有企业内部控制团队的综合素养予以进一步的提高,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团队人才的岗位责任、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助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首先,企业应为从事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人才提供再教育的机会或平台,才能促使他们在从事企业内部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推动自我能力和企业间的协同发展,收获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

其次,管理者也应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项目出发,着重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团队解决以往体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借此为体系优化创造机会。比如,在解决以往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时容易出现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问题,管理者们就应着重提高管理团队的风险意识,督促管理团队结合企业需求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从而达成定向培养团队人员综合素养的目的,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

(四)融合现代技术和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

在现代化技术广泛普及的背景下,管理者在后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时也应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凭借现代化技术的优势提高内部控制体系中信息交互、流转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环节内部控制的效果,也为后续制定各项具备实践意义的内部控制举措提供依据。比如,在具备一定经济、研发实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时,管理者可尝试从自己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打造具备企业特征的综合性内部控制平台,让企业中所有有关内部控制的事项都在这一平台上展开,凭借综合性、整合性的现代技术平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数据、信息传递、沟通的效率,实现对企业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也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而对于一些不具备自建信息化内部控制平台的企业而言,这些企业则可以将当下主流的OA系统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中来,借助这一系统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优化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在加强企业内部运行完整度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由此,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管理者们就需要从以往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优化这一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宇锋.浅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以A企业为例[J].财会学习,2020(12):16-18.

[2]赵静.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J].财会学习,2020(06):22-24.

[3]林法刚.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构路径思考[J].纳税,2019,13(22):121+124.

[4]路建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9(18):226-227.

[5]陈娟.发电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0):29+32.

[6]金碧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策略分析[J].纳税,2018,12(35):274.

[7]贺斌.优化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8(32):106-107.

[8]李丹.优化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策略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8(30):36-37.

[9]赵婷.企业运营管理中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河北企业,2018(10):29-30.

[10]吕鑫.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设计[J].管理观察,2018,38(12):9-11.

[11]陈丽芸.当前时期下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与优化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7(32):147+149.

[12]董斌艺.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16(24):242+244.

作者单位:浙江春生电子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体系优化内部控制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