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监测监管全覆盖 深化应用服务全方位

2021-08-27 05:08赵峭立
资源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图斑河南省统一

赵峭立

为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切实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20年1月1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明确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

根据自然资源部工作要求,河南迅速部署,按照“四统一”“四着力”要求,坚持四级联动,探索开展自然资源动态遥感监测监管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河南的土地、矿产卫片违法同比明显下降,耕地保护监督、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监测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四统一”构建“一张图”体系

统一数据来源。遥感数据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及时提供,原则上每季度形成一次覆盖全省的优于2米影像,每年一次全省亚米级影像。基础数据以国土三调为底版,以内业影像判读为主,精细确定变化图斑地类、面积等信息。管理数据主要由全省自然资源信息管理“一张图”获取。

统一监测评价。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局)与技术支撑单位联合确定各自业务领域的监测对象、监管目标、评价标准等。技术支撑单位依据相应的技术路线,利用动态遥感数据与基础数据、管理数据进行深度比对、分析,并予以评价。

统一反馈响应。技术支撑单位将发现的疑似问题监测图斑及时报送相关处(室、局)进行综合研判,形成预警提示事项,并统一推送至市、县两级和基层所。经核实确认后,再通过平台及时向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反馈,经核查问题属实的,由市、县负责处置。

统一成果整理。技术支撑单位负责遥感影像、管理数据等监测资料的分析、管理、归纳等,并按季度形成监测监管专项报告,由相关处(室、局)作为考核考评依据。在此基础上,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形成年中及全年综合报告,供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内部使用。

注重“四着力”夯实“早预警”基础

着力明晰各方职责。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成立工作专班,不定期组织技术研判、工作推进、效能评估,8个业务处(室、局)及6家技术支撑单位建立服务保障机制,重点对各业务领域的监测对象、监管目标、评价标准进行优化、细化和调整,强化技术支撑和业务监管的创新融合。此外,为充分调动技术支撑单位主动性,严格实行绩效评估制度、优胜劣汰机制,确保由技术精湛、作风过硬、成效突出的队伍承担。

着力搭建监管平台。以目标为导向,基于“河南省自然资源云”搭建的“河南省自然资源动态遥感监测监管平台”,同时具备了管理信息智能套合、图斑核查管理、业务表单填报、监测监管预警、统计分析、用户通知响应和权限管理、移动端核查实时管理、监测监管微信小程序以及无人机视频实时接入等功能。截至目前,全省已开通电脑端和移动端用户分别为9866个和4478个,基本做到了省、市、县、乡闭环管理和数据共享。总体上平台自主可控,灵活性强;通过强化集成整合,兼容性高;功能模块多样,复用性好;统一数据服务,精准度高;基于标准搭建,通用性强等5大优势,基本实现了监测图斑、预警信息、響应反馈等统一收集、统一推送、统一核查、统一反馈、统一管理。

着力筛查疑似问题。一是探索图斑智能化提取。依据国土三调工作分类,建立符合河南实际的监测对象基础遥感样本库。通过构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研发了遥感影像信息智能提取系统。二是深化管理信息套合。借助管理信息智能套合及套合图批量制作工具,实现高效、精准、智能套合空间数据,并把套合信息局部截图和套合信息数据表自动推送到监测平台,图斑筛选判定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着力共享监测数据。立足避免重复基础性工作、降低监测监管经费投入,提升综合效能,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统筹的遥感数据、基础数据、管理数据与市、县纵向共享。6家技术支撑单位对各自业务领域生产的检查数据等与相关处(室、局)横向共享。

实行“四级”联动 突出“早遏制”成效

一方面,加强省级层面引领。截至目前,结合“两统一”职责,围绕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有8项具体业务先行纳入监测监管范畴。一是国土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监测。主要对三大地类、重点地类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了解河南各地类流量变化,掌握各地类现状情况,对于流量异常地区进行预警。2020年,共提取季度变化图斑39万个。二是耕地和基本农田监测。重点对全省耕地、基本农田、补充耕地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发现全省耕地增加和减少原因,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动土情况。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整改,进一步夯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2020年,共监测耕地、基本农田、补充耕地图斑约11万个。三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审批核查监管。主要对项目拆旧区进行监测,确保增减挂钩项目审批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对发现的问题图斑,及时下发市、县进行举证或确认。对确认的问题图斑,要求市、县根据问题情况,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才能重新进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审批流程。2020年,共监测减挂拆旧区图斑约16万个。四是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情况监管。主要对批准用地情况、供后利用情况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发现目前存量土地较多,土地利用效率较低,针对发现的一系列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实施“百园增效”行动,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存量低效用地盘活力度,有效推进停建缓建、围多建少、停产类项目用地盘活利用。五是矿山开发利用监管。积极服务“三山”综合整治攻坚行动,针对露天矿山、生产矿山、历史遗留矿山实施常态化遥感监测,对存在疑似违法违规、疑似未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疑似未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三类问题进行监测,将确认存在的涉及违法、环境治理等问题矿山移交执法监督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同时,持续追踪监测露天矿山已确认违法开采区域的整治进度,直至消除影响,确保整改到位。2020年,提取疑似超范围开采、疑似改变开采方式等图斑约1万个。六是自然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追踪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围绕近期开展的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修复效果遥感监测监管。以风电、光伏光电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大自然、大生态”全要素遥感监测手段,实施特殊用地建设监测监管。2020年,共监测监管矿山恢复治理和特殊用地图斑约3.5万个。七是地质灾害监测。制作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大型(含)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遥感影像图集,重点反映隐患点位置、分布轮廓、发育条件、灾情险情等信息,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勘查设计奠定基础,为地质灾害科学防治提供依据。2020年,持续监测2734个地质灾害点。八是季度执法监测。省级季度执法监测与自然资源部季度卫片监测相结合,互为补充,查遗补缺,保障全省自然资源疑似违法用地监测全覆盖。同时,动态遥感监测对日常巡查进行了有效补充,特别是对部分偏远乡镇村庄区域、山区等无法有效巡查到位的地方,真正做到了自然资源执法全覆盖,实现了“早发现、早制止、严打击”的监管目标。提取疑似违法图斑约2.2万个。

另一方面,强化市、县联动。一是注重培训指导。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召开视频培训会,重点对动态遥感监测监管工作的运行架构、技术路线、平台操作、重点问题等进行专题讲解指导,进一步拓宽市、县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思路。二是督促基层响应。为解决地方工作推进难问题,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开展自然资源动态遥感监测监管专题调研,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动态遥感监测监管工作在市、县及系统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运行情况,为基层人员答疑解惑,征求改进意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顶层设计,确保动态遥感监测监管工作在全省有序开展。三是鼓励深化应用。及时将各季度的动态遥感监测监管影像推送共享到市、县,拓展深化市、县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并广泛应用于“一网两长”“百园增效”“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查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作者单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猜你喜欢
图斑河南省统一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基于模型构建器的三调地类变化类型标注方法研究
淝水之战
全国三调办印发通知要求:做好统一时点更新调查国家级核查发现疑问图斑整改
辽阳市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复核的思考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技术与方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