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2021-08-27 04:50何欧伶李其艳程艳薇李晓红雷阳
中国食品 2021年15期
关键词:安全法法律法规法规

何欧伶 李其艳 程艳薇 李晓红 雷阳

《食品标准与法规》作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食品类专业(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营养与检测)及食品相关专业(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的必修课程,为保障食品工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该课程在向学生普及我国主要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同时,也在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塑造职业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食品标准与法规》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繁杂、无趣,教学方法单一、教材更新速度慢等问题,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滞后、部分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本文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中的“食品违法案例分析”为例,采用了“线上线下,任务驱动,学做结合”的混合教学实施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困境

目前,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由轻工出版社出版、杨玉红主编的《食品标准与法规》,全书共有八个模块,内容冗杂,该课程每周授课仅2课时,课程教学紧张。且该教材经修订、撰稿到出版,历时较长,书本涉及法律法规部分内容远落后于实际变动情况,使学生无法把握最新动态。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主体,将大量的法律法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兴趣不浓,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困境日益明显,教学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构教学目标

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此次教学改革的核心。通过重构教学目标,确定了该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现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食品违法案例分析为例进行阐述。

1.知识目标。熟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与其他相关法规的有关内容,掌握食品生产许可证、餐饮许可证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内容及修订缘由。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食品安全法对违法案件分析和处罚。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食品相关专业学生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和专研的态度和精神。

三、以任务为驱动,采取“线上线下,学做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1.课前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预习。《食品标准与法规》课时少、内容多,仅从线下教学,难以把知识点讲细讲透,在进行线下授课前,首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将互联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如mook中张建新教授的《食品标准与法规》中3.8食品违法案例视频导入在学习通资源平台上,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等扩展资料也导入平台,方便学生对比新旧食品安全法的差别。其次在学习通上发布讨论,以2020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体现的理念和原则,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行业、监管部门的影响等为题。最后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比如食药法苑、食品合规互动、食品伙伴网等,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为之后的线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线下知识巩固,组织多元化学习活动。(1)新课传授,梳理知识结构。从线上转入线下课题后,教师首先通过1节课的时间将学习通上的知识点逐一通过板书进行梳理。其次对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以及餐饮许可证的要求等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2)依托学习通平台,玩转课堂教学。由于我国法律法规涉及的知识点广、杂、多,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悉掌握,因此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通过事先在学习通平台导入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题库、课上组织课堂测试,以及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上的抢答、随机选人功能等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率。与此同时,通过一边答题一边答疑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

(3)以问题为导向,分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基于现实违法案例为情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具体为:教师通过创设有意义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等多角度分析案例。通过分组案例分析,既能提升学生收集素材、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教学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分配讨论组,每组成员5-6人,每组确定一个组长,考核组的成员由教师和每个组的组长构成。其次教师创设情境,向每个小组发放一个食品违法案件,小组成员通过查找资料,将最新的法规融入案例分析,并撰写报告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汇报人接受考核组成员及教师的提问,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讲评、总评等环节得出最后成绩。

3.课后复习与巩固。课后布置作业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课程上的不足,整理问题并在之后的课程中做适当调整,及时查缺补漏。

四、教学效果分析及后续建设

通过在《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中运用“线上线下,任务驱动,学做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时间有限、教材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笔者对所任教的5个班级(食品与药品监督专业3个班、食品加工技术1个班、食品营养与检测1个班)进行统计后得出,学生平均出勤率达95%,課堂小测平均正确率达80%,课堂平均讨论度达70%,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今后,本课程将继续完善教学方式,如通过录制系列微课、建立案例分析题库、开展调研活动等多种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以培养符合新时代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项目基金:2020年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混合式共享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何欧伶(1991-),女,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

猜你喜欢
安全法法律法规法规
关于提升火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论述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食品安全:最严食品安全法出台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