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思考

2021-08-28 14:59么彩霞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队伍素质教研组教师队伍

□么彩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教师队伍对办好老年大学至关重要,而随着社会变迁和老年教育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素质成为老年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老年学员的学历已发生明显变化,提升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素质迫在眉睫

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的组成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来自高校或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一线教师;二是来自中小学教师队伍;三是来自社会团体;四是来自高校的在校研究生或本科生。他们的选拔任用主要靠个人推荐或知名聘用。其中一部分人是教师出身,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教师资格;另一部分人没有教学经历,没有教师资格证,是具备某些专业特长的能工巧匠。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年大学开办初期,由于学员学历普遍偏低,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高,能得到一支这样的教师队伍还是令人欣慰的。而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学员的学历层次有了很大提升,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同志也报名来到老年大学,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新时代的老年人对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要求都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信息化革命以及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的现实宣告了消极养老时代的结束,要学习、要成长、要智慧、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已经成了新时代老年人共同的认知。新时代老年人需要好老师帮其建造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或再造积极而理性的三观,他们希望抓住最后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对自己的人生给予客观的审视和关照。基于上述原因,提升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

么彩霞副校长(中)主持召开教师及学员代表座谈会

魏晓芹老师在对学员进行红歌教学

改革教师队伍的进退机制

老年大学的教师虽然不是在编人员,不评职称,不比升学率,但是也不能没有门槛,比如最低学历、最高年龄、有无教师资格证、有无相关专业的教学经历等;要经过面试、试讲等环节优胜劣汰,然后经过公示期、试用期的考核颁发老年大学聘书。实施这一系列的正规操作,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并把最优秀的教师选拔出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老年大学的教师既然不在编,就没有严格的退休制度,但不能没有严格的辞退制度,否则就会变成死水一潭,严重削弱整个教师队伍的进取心。把严格的辞退制度和开放的选拔任用制度相结合,就能使教师队伍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这是使整个师资队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根本保证。比如,教师一旦出现因疾病或年龄问题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因家庭矛盾无心从事教学工作;因教学水平偏低把一个班带散;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发布负能量的言论,又屡教不改等情况,都应予以劝退或辞退,再择优选拔好的教师上岗,使整个教师队伍保持昂扬的正气和纯洁向上的力量。

强化新教师的培训工作

老年教育虽然经过近40年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它毕竟属于新生事物。对这项特殊教育的研究工作是世界性的短板,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可是经验告诉我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可以有效嫁接到老年教育的实践中来的。这一嫁接过程往往比较漫长,要改善这种状况,加强新教师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可以在本校培训,也可以到办学经验丰富的兄弟学校短训,还可以委托上一级老年大学代训;必要时,省级老年大学机构可以设立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中心或建立培训网站,进行远程培训工作;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老年教育本科专业,建立起老年教育研究硕士点,为老年大学培养专业专职教师,同时担负一部分老年大学教师的短训任务,从教育源头上改变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素质结构。

建立省级跨市(区)的学科教研组

老年大学经费短缺,各方面条件较差,这是不争的事实。老年大学要想办好、办出特色,并造就一批好教师,就必须整合资源,抱团取暖。建议省级老年大学通过政府部门把各市(区)的老年大学统领起来,发挥“领头羊”的指导功能,抽调各市(区)有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组成跨市(区)的学科教研组。教研组不仅可以完成某些专业的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任务,还能肩负起学科教学研究、制定发展规划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责任。各市(区)老年大学可利用省级学科教研组这一平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及时沟通,达到共同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

加强对老年大学教师的正规化管理

强化常规管理。老年大学教学管理的正规化也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前阶段,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实行了教学日志管理法,这对于缺少大纲和教材的专业教师是很有效的管控手段,对避免教学的随意性,提高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很有好处。建议对好的管理模式和措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从而在提升教师素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杜绝无教案的教学。如果说教学日志是一学期的教学计划,那么教案就是一次课的具体实施计划。有的教师以无教材为由拒绝编制教案,这是完全错误的。在缺少大纲教材的前提下实施教学,更应该详细地写出教学方案,让教学过程有章可循,让教学目标凸显出来,让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得以解决,让教学方法发挥最大效能,这是一个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也有的教师认为术科课不同于学科课,只要技能纯熟、动作到位,让学员模仿就行了,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这些教师忽略了如何选择最优的教学途径、如何准确简洁地表达技术要领、如何有效纠正常见的错误等教学上的根本问题,从而使课程教学蕴含的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哲理等重要内涵都得不到挖掘,而被简单外在的东西掩盖了。

书法老师在展示、点评学员作品

设立常规化的听课评课制度。任何一个人,不论他是少年、中青年还是老年人,都会在生活中不断进步,老年大学的教师也是这样,也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成熟起来,这就是成长。成长受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因素影响,很多教师在来老年大学之前是没有从事过老年教育工作的,在由入门向适应转化的过程中,正常的制度约束和外力推动是不可或缺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要我们的教学管理者提供了足够的外部正能量,教师的成长就会翻倍加快。比如设立了常规化的听课评课制度,主讲者要对公开课深入挖掘,精益求精,以便使上课效果最优化;听课者要认真地吸取,全面地记录,以便自己取长补短,并取得评课过程的话语权,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会得到全面提升。

用好评优奖勤的激励机制。评优是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只要用得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坚持每学期搞一次评优,在评优前成立由学员代表、教师代表、一线工作人员和学校领导组成的评委会,让参评者上交自己的教案、教学研究成果,并写出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评委会根据情况评出若干单项奖和综合奖,予以表彰奖励。这种奖优制度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能使每一位教师都在开放的系统中得到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有效激励教师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

猜你喜欢
队伍素质教研组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论高度保持与党的一致性努力加强基层党校培训工作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
浅议教研组功能的最大化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