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决定理论看课程思政改革自觉性培养

2021-08-30 05:19宋晶晶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专业课动机育人

宋晶晶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习近平总书记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的问题[2]。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从数年来党中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来看,课程思政改革的执行关键在于一线教师,调动全体教师自觉积极地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对于高等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改革自觉性的障碍

(一)缺乏课程思政的改革能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各类课程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然而多年来传统专业课程教学都以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作为主要目标,如今课程思政被要求贯穿于各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还要“溶盐于汤”“润物无声”,这对专业课教师们的改革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期待。有的教师专业功底深厚,但思政理论素养薄弱,关于课程思政元素既不知道挖什么,也不清楚怎么挖;有的教师勤奋钻研,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和时政热点,搜集各种思政元素,但不知道如何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硬生生地将专业课上成了新闻课,引得学生一头雾水;还有的教师能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了思政元素,但未掌握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形式单一,偏重说教,依然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二)缺乏评价激励的有效措施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当前各高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改革,相关文件、会议、讲座连绵不绝,但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环节,并未体现出明显导向。优秀的课程思政改革教师虽然有机会参与相关竞赛获奖,但相较于改革付出的努力,也并无显著激励作用。习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但事实上思政教育的成效无法短时间内量化测评,这导致课程思政暂无考核评价标准,无法真正驱动教师参与改革。

(三)缺乏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育人主体协同合作才能达到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然而当前高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最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辅导员教师归口学生工作处,最影响学生升学就业发展的专业课教师归口院系教研室,最直接系统灌输思政教育的思政课教师归口公共课部,三方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尚未建立,难以及时交流,缺乏信息互通,以至于不能准确把握学情,因材施教。自我决定理论的内涵课程思政改革面临诸多痛点,有的问题可能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那么究竟该怎样促使一线教师克服重重困难自觉自愿的参与到这项改革中来,为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贡献力量呢?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

上世纪80 年代,心理学家Deci 和Ryan 提出了自我决定理(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论述了人类自我如何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解释了行为背后的动机来源[3]。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动机是由无动机到外部动机再到内部动机而逐渐增强的,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出于对意义的认可和内心的热爱做出某项行为,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于奖励、惩罚等外部刺激而做出某项行为。显然,在无动机的状态下,个体不知道行为的原因和意义,会缺乏行动力;在外部动机状态下,个体受到压力、诱惑、利益的影响,有一定的行动力,但自我决定程度较低;而在内部动机状态下,个体行为是自觉、自愿、可控、可选的,自我决定程度最高。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外部环境满足三方面的心理需求时,外部动机将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一是胜任的需求,即人们在行动时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并做好,能从行动中体验到成就感;二是自主的需求,即人们在行动时能自己做出若干决定,如行动方式、行动频率、行动方向等,无需受外界干扰;三是归属的需求,即人们在行为中能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集体归属感。[4]

二、自我决定理论对课程思政改革自觉性的启示

(一)优化能力培养模式,以胜任感强化自觉性

教育是一项灌溉的事业,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是一条流动的溪。当前亟待解决的是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储备不足的问题,高校应尽快建立“集中培训+日常辅导”的培养模式。在集中培训方面,一是针对新入职教师,在岗前培训中增加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专项课程,为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长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针对已入职教师,建立多渠道、立体化的课程思政培训,邀请思政教学名师、知名专家学者、相关领域模范人物等讲座,对思政理论做系统化梳理,结合继续教育线上课程开展政治理论阶段性测试,确保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储备稳步增长;选派各专业课教学能手、骨干标兵参加研讨式工作坊,切实增强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发挥优秀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和由点及面的辐射功效,逐步实现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日常辅导方面,成立思政教师辅导小组,由一名思政教师牵头,辅助多名专业课教师找准与专业内容相关的时政热点,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思政元素;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教师朋辈互助小组,利用教学研讨例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交流分享,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与力量。

(二)授权课程改革方案,以自主感促进自觉性

自我决定理论研究表明,压力性评价和强制性目标是自主行为的大敌。课程思政改革外部环境中的组织氛围、奖励、指令等与教师内在的职业目标和人格特质存在着交互作用,如果两者和谐统一,则可产生促进作用,否则将形成阻滞[5]。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之初,高校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兴趣、专长、认识风格和能力起点,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上多提供参考材料,少规定硬性指标,鼓励教师从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角度增添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上多开展交流研讨,少公布“模板”和“套路”,允许教师摸索试误、反思改进、总结提升;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上多组织学生成长成果汇报,大力宣传各行各业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增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感与责任感,促进教师厚植立德树人的育人情怀。

(三)增强团队支持力度,以归属感维持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如今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必须依靠团队的影响与带动,而教师在团队中是否得到支持与关怀,是否增长了信心与能力,成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激发个体内部动机的关键。在宏观设计层面,教育管理部门应在课题申报、科研经费、教学竞赛等方面给予课程思政改革更多倾斜和资助,加大表彰范围和力度,让教师从政策上感受到重视,增强工作荣誉感;在中观管理层面,高校领导要广开言路倾听一线教师心声,集思广益设计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改革策略,使教师从课程思政的执行者有机会变成调研者、思考者、决策者,实现密切合作、协同育人;在微观落地层面,各院系应重视组织氛围的营造和建设,尤其在绩效核算、年度评定、办公条件、工作时长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时,以实际教学业绩和工作成效为参考标准,摒弃“轮流坐庄”和“论资排辈”,让教师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猜你喜欢
专业课动机育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