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之始谱新曲

2021-08-30 05:38紫茵
歌剧 2021年7期
关键词:黄云孟母音乐剧

紫茵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可以说,一个“孝”字贯穿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在传统戏曲里,关于“孝”有很多经典名剧箴言警语,如,《钓金龟》康氏对二十四孝的陈述,《三家店》秦琼“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喟,《清风亭》张元秀“十三年含辛茹苦人长大,羽毛你长成就要飞”的哀叹,越剧《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可叹老母苦相逼,可怜夫妻苦悲泣”的绝唱,等等。同样围绕“孝”字,一部现代题材的原创音乐剧《孝·感天地》,2021年5月31日在“孝子之乡”湖北孝感呱呱坠地响亮初啼。

这是由中华慈善总会支持,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当代孝文化研究院等联合出品的“2020年湖北省精品文艺扶持项目”,周雪石作曲,赵玎玎编剧。总导演王延松,舞蹈编导王俊杰、王宋嘉,执行导演张红,舞美设计徐巍,灯光设计王琦,服装设计周熔,人物造型设计任小秋;杨娟和饶克勤领衔孟氏母子,乔博和陈玥担纲黄家父女,周娜娜、张昕、石巾英扮演施诗、秦爽、明珠,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青年演员担任学生、市民等群演。

通过两晚现场观演,笔者心得愿与读者分享——

某些情结与纠结

青年编剧赵玎玎以剧中两位青年教师“同龄人”的独特视角透视现代社会人伦关系,所有角色面临的烦恼困惑与压力问题,涉及从业、学业、家业、立业方方面面。全剧两幕七场结构,两个单亲家庭、一双失怙失恃儿女,孟母董青枝终日困坐轮椅,孟昌面对母亲和恋人两难抉择;黄父宠溺爱女、黄云依恋慈父。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奥列屈拉情结”并未刻意强调,但笔触深入鳏寡父母内心,那一份母爱或父爱自然而然会多一份变异与沉重。

通篇唱的念的文辞,基本都很合乎人物身份,“悲催”啊、“面瘫”啊、“妈宝”啊,这些网络语、流行语脱口而出张嘴就来,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标签。围绕“行孝”或“孝行”,原本以为主体应为孟昌和黄云,董青枝则是其对象和受体,但董青枝却被设定为全剧的轴心人物,从又名《轮椅的舞蹈》即可见一斑。俗话说,母慈儿孝。在舞台上,母“慈”的一面相对有限,儿“孝”的行为清晰可辨,孟昌对孟母和颜悦色体贴入微,俯身洗脚垂首挨骂、逆来顺受照顾有加。今天的年轻人,真的像这样?真的能这样?在《母子角色互换》一段戏里,赵玎玎给足了孟昌的心理依据:“娘像青山,美得苍翠,不失刚强”,这就是儿子记忆深处无法磨灭的亲娘的形象。

赵玎玎并未将孟母写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恶婆婆,她试图以一曲《唯一的温暖》让观众理解母亲所有的不正常,她,原本也是善良慈孝之人,送走了父母公婆、五叔丈夫等長辈亲人,自己拖着病残之躯同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孟昌“是我在人间唯一的挂念,是我与世界唯一的牵连”,更是母亲唯一能够紧紧抓在手中的温暖。既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就应该去相亲结婚繁衍子孙,但,“有什么东西偷偷地改变了?改变,让我不得安生了。”这段唱十分角色化也相当口语化,她发现儿子“疲倦的样子变少了,魂飞九天外变多了……”这些词句,将母亲困兽般惶恐不安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所以说知子如母、反之亦然。董青枝,偏执扭曲任性乖张、焦虑猜疑矛盾纠结,这一切,别人不理解更不接受,儿子能理解也能接受。

某些现场的观感有所质疑,董青枝作为女一号,她阴鸷沉郁积蓄传递负面情绪是否偏多一些?这个母亲每一次出场,仿佛都自带一股寒意与戾气,永远在给儿子施加压力设置阻力,她就不能让人轻松一点、愉快一些?《可该是怎样的疼》所谓董青枝一次自我反省,可这会儿已进入二幕三场,“梦醒时分”未免来得太迟了?前面大段的时间、那么大篇的章节,她一味棒喝责问、猜忌怨怒、愤懑打骂,编剧是否可以适时适度穿插些许“亮色”?多为女一号添加些温暖,在董青枝心底投射多一点光明与希望?如此尾声谢幕中,孟母黄云相拥言欢才不至于显得那么突兀令人惊诧愕然。

曾经看过王延松导演多个作品,总体感觉他富于很高的美学标准且带有突出的个性标识,可谓一戏一格自成一派,《孝·感天地》又是新意盎然别开生面。舞台一组成套设计极具现代感,那是被解构变形的轮椅,纯白是统一素淡的底色,机巧灵活的造型与变幻莫测光影组合成丰富的象征意味,轮椅便轮番分割区域空间,教学楼、排演场、咖啡馆、音乐厅、起居室、住院部、花园、街道、走廊……林林总总虚实相生自由想象,重点是这种景观颇富美感,同时让歌者唱得舒服、舞者跳得舒展。

王延松一向奉行音乐剧要“用戏剧的方法,解决音乐叙事问题”的原则,“用行动积累释放出具体形象的思想与情感,而不是以角色的名义直面观众的宣讲和告知。”所以,舞台上无论是坐在轮椅上的董青枝,还是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孟昌老师,美丽温柔的黄云老师和耿直豪爽的老黄,他们的演唱及静态的定格造型、动态的形体走位,无不依从导演的意图,实现人物的塑造。王琦运用精确而丰富的灯光语言,所有角色主次轻重,区别分明一目了然。关于服装色调的问题,可能有人偏好赤橙黄绿多彩艳丽,可能有人喜爱清淡素雅柔和中性。我认为四个主要角色着装大方得体并无不妥,三个女青年个别有些夸张,但也基本合乎身份。

应该说导演团队着意强化视觉艺术美感,舞蹈部分编排也颇富新意,一幕一场课堂教学——正点范儿,一幕三场舞伴歌——晚会场面,“学生们”与“市民们”跳的两段,则是音乐剧式的常规群舞,表达的内容与释放的情绪,无不与音乐文词合拍搭调浑然一体。王延松特别会调教演员,满台青春面孔,有的是第一次演音乐剧,有的是头一回演第一号。导演说戏导戏功夫没白费,孟昌黄云一步一步接近角色,不单形似,重要的是形神兼备,所有表情都是外化内心,努力让观众相信,他就是孟昌,他就是黄云。所以青年演员特别庆幸自己遇见经验丰富且活力四射的王导。但,将董青枝最终接受黄云以及两代人、两家人的和解置于谢幕场景之间,如此一来让本已显得生硬的“突变”,更加缺乏戏剧的逻辑与情理的支撑。王导是否另有考虑?

哦,还有一处问题,从《婚姻市场》到《不知是从那天起》,两首歌曲中间缺点东西,怎么可能?黄父冲上来张嘴就是一句“还记得你小时候……”,哪怕在间奏音乐中喊一声:“女儿啊!”再接唱也不会显得那么愣。

某类手法与做法

从2001年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初识作曲家周雪石,那“一首桃花”着实令人当场惊艳!他,怎么能写出这么美的音乐?20年来,听过很多他的作品,相信《孝·感天地》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

果然,这个戏音乐写得真好,可谓超出预期;竟然,音乐剧配器同样如此这般精道讲究。

序曲极为简短,满打满算仅止一分半钟。所有素材简练有效,似乎刻意掩藏某种情绪心理和表情内涵。在弦乐组铺陈的淡淡“底色”上,一个上行小二度音程的动机,突然打破宁静和谐。在电吉他极高音区拨奏出导音si-主音do-构成的最典型最剧烈倾向性极强的音程,带给人紧张不安的情绪;紧接着出现了“do-si-do-si-do——”这一连串小二度下行动机,经过向上模进移位,好似作曲家“别有用心”或“别具匠心”?相互缠绕阴郁纠结的揪心感,重复持续加剧,在增长到达高点时引来《龙船调》开头旋律飘然而起。这妙趣横生的音调早已传播普及深入人心,西汉《宋玉对楚王问》巴人音乐母语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DNA清晰可辨。

周雪石拥有深厚的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背景,他不可能不从荆楚地域丰富的民间音调中撷取素材。“命题作文”《孝·感天地》必须遵循音乐剧的写法,他却依然没有远离地域特色,绝不无节制地滥用素材。恩施利州花灯《龙船调》基本是机巧化用于孟母和黄父的主题与唱段,序曲中闪现的小二度上下行“纠缠”动机,二幕一场孟母咏叹调《唯一的温暖》中基因变异深度发展。作曲家用音乐为人物造像,可谓生动又传神。那些以五声为骨干的音乐,无不兼备民族性与角色感;孟母的阴郁扭曲、黄父的开明爽朗,无不真实鲜明一目了然。

有丰富创作经验的作曲家赋予青年一代更现代更时尚的音乐语言。关键两套系统丝毫不带违和感,这不单需要技术支撑,还体现了创作者一以贯之的美学观。全剧另一个重要动机由“mi-re-do”二度下行的三音列构成,这个动机具有平稳、柔和、恒定的音程特性,周雪石精心设计分别用于孟昌第一个唱段《不可变更的条件》、孟昌与黄云二重唱《有对的人在身边》以及数次出现的“电吉他solo”间奏音乐里。周雪石把其作为一粒“种子”,经过长距离长线条的发展,最后构成终场前“轮椅的舞蹈”,从而形成全剧最重要的器乐段落,同时也将音乐的情绪与气氛推向最高潮。

在正歌剧中,复调技法较为常用,但在音乐语言偏重通俗的音乐剧中并不多见。曾任复调课程教学工作的作曲家为《孝·感天地》运用起该技法,可谓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如,一幕三场孟母、黄父和孟昌、黄云四重唱《锻炼演技》,周雪石运用了对比复调,表现四个角色的不同立场、猜疑忧虑心神不安的状态;二幕三场女青年甲乙丙三重唱《什么才是你的真心》、二幕二场合唱《婚姻市场》等等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多声部复调写法。

周雪石总在自谦,通俗音乐不是他所擅长的写法,但以笔者来看,他在音乐剧的通俗音乐语言的运用上并无短板,很擅长也有突破。无论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人物性格的塑造,他的音乐既有优秀欧美流行歌曲特有的语法范式,如,句法方正、句幅短小、音域较窄的特性,还有机融合了类似我国传统戏曲唱腔里的“甩腔”“哭腔”的灵活多变的小“弯腔”等因素。最重要的是对个性化旋律的追求,在通俗歌曲中融合艺术歌曲的某些表现手法,精微细腻的表情变化,声乐与器乐的平等平衡的关系,和声织体的运用及调式调性的变化等等,一切为了有效提升通俗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如,黄云唱段《心头的朱砂》《有多少伤口》,黄云孟昌二重唱《并无不同》写得都很有技术,同时也极富情感与美感,通俗的“语法”、脱俗的性格,可谓艺术化的通俗歌曲。

这部新作的配器布局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管弦乐队常规配器与电声乐队特殊配器,两者分分合合浑然一体。无论是流行、摇滚、民谣,还是爵士、方克(Funky)、伦巴,多种元素有机结合并行不悖。重要的器乐段落(如序曲、终曲“轮椅的舞蹈”)、孟母和黄父唱段配器比较偏传统,黄云主要唱段与部分合唱则配以电声,绝大篇幅都是管弦乐队与电声乐队重叠交织。如此布局的优势在于:既能满足交响性表达,又不失通俗化的音乐剧典型风格。

某种唱法与戏法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拥有一支强大的青年演员队伍,《孝·感天地》由80后、90后担纲主力阵容。虽说,这样一群年轻人,有的人是第一次参演音乐剧,有的人是第一次领衔大主角,但依然演出了剧中人应有的光彩。

满台的青春焕发朝气蓬勃、满身的热情洋溢活力四射。在集体化的表演中,音乐剧式的载歌载舞承担了相当比例的叙事抒情功能。这不单单由所谓情绪、场景、状态的需要出发,而无时无刻不在与个体产生密切的互动联系,因此歌与舞进退出入皆有戏。从《吼吼哈嘿》到《生命谁赐予》,从《时光四季》到《逃亡的心》,最后回归《吼吼哈嘿》,重温再现“慈孝相依天之伦,孝爱和谐地之情”,全剧主题在这里得到有效升华。“长留长伴长歌一生”的舞乐歌声,已然深深触动观众心弦,引发感应共鸣。

這部音乐剧没有惊天动地的史诗性的宏大叙事,围绕“孝”与“爱”的主题,讲的都是普通人所经历甚至司空见惯的平常、家常、日常的事情。通篇没有强烈的矛盾对抗戏剧冲突,无论赵玎玎的文辞,还是周雪石的音乐,一度创作都未给演员提供热血偾张慷慨激昂的依据。男一号孟昌和三位“前任”或者说曾经过往的相亲对象,基本也不发生正面交锋。从《一张好人卡》到《什么才是你的真心》,张昕、周娜娜、石巾英的女声三重唱给人留下了真实的印象。“难道只剩油盐酱醋?”A的疑虑盘诘,“我有限地支持你”B的达观自信,“我不是睡在豌豆上的公主”C的爱情宣言,施诗、秦爽、明珠三位现代女性个性特征十分鲜明;“可记得当年青涩的倩影”,“你根本连问都不敢问‘她,就一个人替两个人做了决定。”这是孟昌相亲经历的如实写照,他的“不敢”与退缩同时伤到了女孩的心,“她泪尽了、不怨了,静静成全你的孝心”,这是三位“前任”的共同心声。三位青年女演员过去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演过民族歌剧,这次在音乐剧舞台上,又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与超越。

两家人、两代人,男女一二号、原非同辈人,在思想交锋、情感交织中,将“孝在当下”的人伦图景徐徐展开。

相比孟家母子,黄昊和黄云父女之间似乎“正常”很多,在精神维度上更平等也更和谐,关于“相亲”,女儿虽有一定压力,所谓父亲在耳边“痛心疾首的叽叽歪歪”,无非就是老人正常的、积极的催促而已。从太极“起势”亮相,一个好老头的形象便呼之欲出。黄昊是剧中最富喜剧色彩的角色,乔博嗓音条件优异,歌声通透自如流畅。他爱女如命开明大度,“拳意精妙心平无波”力图掩盖老父亲根本视女儿为“永远丢不开的心头肉”,带有湖北民歌风的唱段,应有的腔调和味道都有了。看望孟母董青枝一场戏,“女儿不慌我慌”,耍点心机、抖点机灵,碰一鼻子灰、受窝囊气,乔博演得生动有趣,再用心磨一磨会更出彩更有戏。

黄云,青年教师开朗活泼,她也是个孝顺乖乖女。同父亲的关系亲密、亲近、亲昵,从陪着黄昊打拳即可窥豹一斑。“如何?”“凑合”简单对话套路深意,寥寥数语生活情趣。陈玥宣叙式的应答,用准确的口气表达不同的情绪。其实,黄云“戏中戏”演唱《是你把我带来人间》,本身具有主题歌的功能,女教师与男教师,两位年轻人心灵的同频共振与感应共鸣,这就是黄云和孟昌从相互理解到假戏真做的基础。重要唱段《心头的朱砂》纯粹流行歌曲风,从一种低落灰暗的情绪过渡到“心累了,不想了”的悲悯哀怨,全曲“千生万世都随他——无所谓”的悲叹嘶喊中冲上最高音,这一声又直又硬极富张力感。原来陈玥就是歌剧《天使日记》里的哑女小梦!在新戏中,非常年轻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戏演得好看,表情与肢体自然松弛,她的演唱尽量接近音乐剧的方式。黄云的身份为声乐教师,最后谢幕亮出一串花腔宛若百灵悦耳动听。

在生活中真正孝敬父母的人,一定会在父母面前保持和悦之色,这也成了孟昌在舞台上始终如一不变的表情。“家有寡母行动不便,我是独子终生奉养”,青年男高音饶克勤用心良苦刻画人物,他唱得不错演得也好,塑造的孝子形象可爱又可信。面对黄云,他憨直本分重申自己“唯一不可变更的条件”,这也是他曾经数次相亲再三重复的内容,这词儿唱到后来简直成了一种碎碎念,从有意识的强调,到下意识的嗫嚅。原来他也演过歌剧《天使日记》里的大学生,可见其具有很强的声音造型能力,总让人以为他是音乐剧专业出身的演员那么全面。最后谢幕一个街舞动作干净利索好帅,全场观众先惊后喜,好演员,真棒!

孟母,她是全劇核心人物女一号。笔者曾称其扮演者杨娟为歌剧《天使日记》中“坚韧而柔美的兰之念”,她的优势在于“表演的层次感”。从美丽慧敏的护士长,到病弱残疾的老寡妇,女高音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头到尾基本困于轮椅,最大幅度的行动就是拍打轮椅扶手,使大力气挥臂扇了儿子一耳光。董青枝的内心世界,最复杂敏感、矛盾扭曲、变化无常,而这一切基本全倚仗她在歌声中的表情。杨娟充分发挥其声乐专业的过硬基本功,宣叙调式的“孤零零心慌慌……”轻重缓急声断气连符合孟母彼时心态;二幕一场那段《唯一的温暖》应为女一号重要“咏叹”,这一段音乐风格比较独特,旋律没那么民族,女高音演唱声情并茂真挚感人。“轮椅圆舞曲”,董青枝紧蹙的眉头也是一点一点舒展开,有节制、有分寸。虽然很多人并不相信女主真的能够站起来,但杨娟的表演还是有相当的说服力。谁不期待奇迹的发生呢?

因为《孝·感天地》这部戏,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年轻演员们有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和机会。相信通过一场一场的演出、一次一次的磨砺,他们一定会加速成长不断成熟。愿新戏通过精雕细刻更富光彩,真正打造成为“中华孝文化名城”的闪亮文化名片。

猜你喜欢
黄云孟母音乐剧
孟母断机
新孟母三
孟母断机子虚
我还差一票
孟母难迁等5则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黄云:一个学者型官员的堕落史
被熟人套牢的区长黄云
爱你,就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