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外来入侵植物豚草防控现状、困境及对策

2021-08-30 02:28曲智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防治

摘要:基于豚草在辽宁地区的分布和防控现状,从调查、监测、资金、防控措施、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防控豚草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豚草;防治;入侵植物;防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S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4-0005-03

随着国际贸易、跨国旅游等行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外来物种入侵蔓延的机率增加,并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世界各国都有重大的负面影响。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省份,也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天然的地理条件使得一些外来植物被无意中带入,对辽宁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针对辽宁外来入侵植物中最具代表性、危害最为严重豚草,探讨其防范措施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体制机制提供参考。

1 豚草入侵现状

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据统计,辽宁目前有51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17科35属。其中,菊科含种数为11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1.8%;原产于美洲的植物29种,占总种数的56.9%。其中最具代表性、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非豚草莫属。

人们通常所说的豚草一般包括2种,即豚草(也叫普通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它们是原产于美洲的菊科植物,属于豚草属的2个不同种,目前在辽宁全省均有分布。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危险性杂草,被我国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 辽宁省的豚草防控现状

2003年,农业部发布《关于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灭毒除害的试点行动的通知》,2004年农业部启动“十省百县”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行动,辽宁被列为重点省市之一。通过多年努力,各级农业部门持续开展豚草调查、监测、综合防控等工作,辽宁豚草防控取得较好的效果。

2.1 调查与监测

针对豚草的生长特点,在苗期选择易发生的敏感地区开展预警调查,对照预警分级标准发布趋势预警,为开展防控奠定基础。同时,各市设置固定的监测地点,在苗期和生长旺期分2次进行涨势监测,研究其发生规律,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组织全省14个市75个县(市、区)235个乡(镇、街道)开展豚草调查研究,回收有效调查表400余份。调查结果显示,豚草在辽宁省14个地级市都有分布,全省年发生面积在1.1万hm2左右,主要以铁岭、沈阳和丹东为中心向周边扩展蔓延。该三地发生面积占全省60%以上,传播迅速。作为外来物种,豚草所到之处一旦建立种群,很快压倒其他本地植物成为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豚草产生的花粉可以引发过敏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危害人类健康。

2.2 综合防控

2.2.1 防控策略 为有效防治豚草,针对豚草的生物学特性,目前我国采取的防控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检疫,防止豚草种子和植株随牲畜、饲草等货物传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阻断人为活动传播。二是开展生态评估监测,规范引种评估程序,对易发生地区或区域进行风险监测评估和实施动态监测。三是加强宣传报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豚草的危害,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灭除豚草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为使公众和外来入侵植物防治工作者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外来入侵植物的控制和防治方法,全省各地积极开展技术咨询与培训活动,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和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广泛科普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和形态特征,宣传外来入侵植物防治知識。2020年全省共举办各种培训班80多场,培训约6 000人次,发放明白纸等宣传材料10余万张,电视报道9次,广播报道40次,报刊报道9次,网络报道80余条。通过宣传培训,广大群众和农业科技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与防控方法。

2.2.2 防控方法

1) 物理防治。在豚草苗期至现蕾期采用人工拔除、机械铲除等方法,可有效降低该区域次年豚草数量。苗期铲除后,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进行拔除,待生长迅速、根系庞大时进行割除。割除时要贴地低割,不留高茬,以防新枝再发。物理防治的优点是安全、有效,缺点是费时费力和人工成本高。

2) 化学防治。采用喷施除草剂进行灭除时,幼苗期为最佳时期,可使豚草苗颈部不再萌发新芽。除草剂的种类有草甘膦、克无踪、二甲四氯等。化学防治的优点是省时省力、见效快,缺点是容易造成污染,破坏周围的土壤环境,尤其是在水源周围不能使用。

3) 生物防治。一是利用豚草的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天敌昆虫主要有豚草条纹叶甲、豚草卷蛾和广聚萤叶甲。豚草条纹叶甲建立种群数量很低,不能作为有效的天敌昆虫加以利用。豚草卷蛾和广聚萤叶甲寄主专一性强,风险性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二是用病原菌防治豚草。主要病原菌有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转化型和豚草霜霉菌。

生物防治比化学除草剂更具有优势,具有高效,无残留,对人、动物及农业土壤环境无害等优点,但对天敌的培育、储存、越冬和安全性评价要求严格。

4) 替代控制。种植沙棘、紫丁香、胡枝子、小冠花、紫花苜蓿、菊芋等,抑制豚草的生长和蔓延。利用植物替代方法防治豚草适用于交通沿线、河岸、坝坡、野外旷地、旅游区和住宅区,可把豚草的入侵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和经济用地。替代植物定植后能长期抑制豚草,不必连年防治,降低防治成本。但植物替代方法对环境和定植要求较高,且这种利用生态占位的防治方法在主动性上稍有不足,对没有进行替代种植的地方缺乏保护。

2.2.3 防控成效 多年来,辽宁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外来入侵植物防控,通过人工拔除、机械铲除、化学防治、替代种植、生物防治等多种方式防控豚草。2020年,全省灭除豚草0.96万hm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 辽宁省豚草防控的困境

目前,国内外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生态学特征、潜在危害、防除措施和毒性等方面。在防除措施方面虽然探索出很多新方法,但受气候、环境等条件限制,推广应用的进展较慢。在实际防治过程中,行业普遍认同、防治效果最好、应用最多的是物理防治。但物理防治费时费力,防治成本高,存在“每年都在防,每年都在大面积发生”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外来物种具有“繁殖能力强、扩散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新环境缺乏天敌”等生物学特点;二是防控体制机制存在不足,在许多方面亟需改进。

防控体制机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防治工作涉及领域广,需要生态环境、林草、交通、卫健等多部门协同开展,而这些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二是各级职能部门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监督管理的防控水平。三是外来入侵植物发生面大,而灭除成本、人工成本逐年升高,导致防控工作缺乏资金保障。四是全民防控的组织协调有待加强。五是缺乏专业的灭除队伍。灭除工作面积大而基层工作人员数量有限,防治力度也有限。

4 辽宁省增强豚草防控的对策

加强对饲草、动物等的检疫工作,减少和避免由此造成的外来植物侵入。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工作机制,使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增强入侵植物的辨别和防控能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调查与灭除工作。鼓励相关科研机构和技术人员探索不同地区的生物替代方法,以及其他新型灭除方法。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设立外来入侵植物专项经费,为防治工作提供资金支撑。探索建立能够从调查到灭除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第三方机构队伍。外来入侵植物的传播多与河湖流域有较大相关性,因此,应转换防控工作角度,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借鉴河湖长制管理机制实现条带化防控管理。

参考文献

[1] 齐淑艳,徐文铎.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6(3):11-15.

[2] 王洪林,王芝恩,凌帅.浅析辽宁中东部地区豚草分布及防控策略[J].辽宁林业科技,2010(4):39-40.

[3] 曲波,吕国忠,杨红,等.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植物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2006(4):22-25.

[4] 高尚宾,张宏斌,孙玉芳,等.植物替代控制3种入侵杂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生物安全学报,2017,26(1):18-22,102.

[5] 曲智.豚草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方法[J].新农业,2016(14):39.

[6] 赵梅婷,郭建英,周忠实,等.豚草天敌昆虫的安全性评价及应用前景展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28(3):424-429.

[7] 刘绍芹,吕国忠.豚草及豚草的综合治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S1):237-242.

[8] 郭章碧,张国良,付卫东,等.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研究概况及展望[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3):460-464.

Current Situation,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trol of Alien

Invasive Plant Ambrosia Artemisifolia in Liaoning

QU Zhi

(Liaon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Shenyang 11003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atus of Ambrosia artemisifolia in Liaoning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from the aspects of investigation, monitoring, capit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bi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alien invasive species.

Key words: Ambrosia artemisifolia; control; invasive pl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21-06-28

作者簡介:曲 智(1982—),男,农艺师,从事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监测与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