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8-30 14:58吉炳祥
学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教学科学素养

吉炳祥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被提上日程,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视,结合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激发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缺乏科学意识,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本文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中学化学;科学素养;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43

科学素养是一种品质,是化学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在成长路上必需的装备。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学生会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拥有较强的探索和发现意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在化学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中学生处于性格、思想的形成阶段,容易受外界环境和思想的影响,化学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在做好日常教学的同时,注重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把科学素养作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主题,不断更新化学教育理念,改变固有的教学策略,引入形式多样的化学实验,增强化学学科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培养中学生勇于探索新事物的能力。

一、当前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现状

(一)化学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当前很多化学教师仍然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牢笼中不能自拔,日常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只要学生成绩好,无论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行,认为传授书本上的化学知识是第一要务,只要学生完全掌握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各种解题方法和解题套路,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限制了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使中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参与精神,不会思考问题,只会被动接受,发现不了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使中学生缺乏科学探究意识。

(二)学生缺乏科学意识

在传统教育观念和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部分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仍旧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获取化学知识的途徑主要来源于课本和化学教师的教学。很多中学生认为只要把教师教的内容学会就足够了,导致中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课后不会主动利用课外资源、互联网等媒介来扩充自己的化学知识,使化学学习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缺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强,自控能力较差,很多中学生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内心排斥化学学习。

(三)对化学实验不重视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本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也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很多化学教师只注重化学知识的讲授,轻视实验环节。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压缩实验教学,以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的自主实践操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结论,忽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情感体验较差。一些中学还存在很少做或者根本就不做实验的现象,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在下面背实验,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科学能力。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科学性,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外,还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科学素养,适应社会需求。化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化学重难点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和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化学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化学教师要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化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增添动力。化学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向中学生展示当前最前沿的化学成果,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感受化学的魅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新想法、新意见,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轻松的心情认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

(二)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直观的体验,帮助学生探索物质的多重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既神秘,又有趣,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在现行的中学化学课本中,大部分知识都是基础性的,对一些化学前沿知识涉及较少,有些实验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部分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只局限于课本,缺乏对化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探索欲望不强。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摆脱传统实验教学思路,积极学习优秀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更好地了解、应用化学。许多化学知识和原理都是从化学实验中得出的,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要尽可能创设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认真总结化学规律,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发展科学精神。在实验操作中,化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自主设计化学实验,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大胆设想,自主设计化学实验的步骤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利用化学习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化学教学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在新闻中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