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光铜纳米簇的荧光猝灭测定阿霉素

2021-08-31 06:17张艳艳张少阳张国梅董川双少敏
关键词:阿霉素青霉素探针

张艳艳,张少阳,张国梅,董川,双少敏

(山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癌症是恶性肿瘤的统称[1],是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最新统计,全球已出现约1 820万癌症病例,专家预言未来将持续上涨。因此癌症的治疗非常重要。阿霉素[2-3],亦称多柔比星,是一种抗生素类药物,用于抗肿瘤,缓解恶性肿瘤扩散。但服用过量,可使人体产生脱发、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时有致突变和致癌的可能,也易产生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4]。发展一种简单、线性范围较宽且快速的方法检测阿霉素是非常关键的。目前使用的方法有:电化学阻抗法[5]、循环伏安法[6]、拉曼光谱学及液相色谱法[7]等,其中荧光分析法有高灵敏度、易操作、低成本及检测速度快等特性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近年来,用于检测阿霉素的荧光 材料有碳点(CDs)[8]、量子点(QDs)[9]、复合材料[10]和上转化纳米粒子[11]等,但碳点合成所需温度高,量子点毒性高,金属纳米簇作为新型荧光探针具有合成条件温和简单、水溶性好和生物相容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检测,近期已有金属纳米簇被用于检测阿霉素的报道[12]。本文用青霉素钾(PGP)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一步法”合成了蓝绿色荧光铜纳米簇(PGP@CuNCs),其中青霉素钾[13]是一种抗菌类药物,内含有β-内酰胺环和噻唑环,不仅对铜有很强的亲核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还原作用,在合成中起到稳定和还原的双重作用。基于一定浓度的阿霉素(Doxorubicin,Dox)能明显降低CuNCs 的荧光强度而建立了定量检测阿霉素的新方法。合成和检测过程示意图如图1 所示。

图1 PGP@CuNCs 的合成和应用示意图Fig. 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GP@CuNCs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1)实验药品:青霉素钾、硝酸铜、盐酸阿霉素、氢氧化钠和卡托普利等均为分析纯。

(2)实验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910,岛津公司),荧光光谱仪(F-4500,日立公司),红外光谱(Bruker,布鲁克科技有限公司),X 射线电子能谱仪XPS(Kratos Axis Ulradld,岛津公司),透射电子显微镜TEM(JEM-2100,JEOL 有限公司)。

1.2 PGP@CuNCs的合成

青霉素钾(PGP)包裹的铜纳米簇的合成过程如下:先将3 mL,10 mmol/L 的青霉素钾溶液超声5 min,加入1 mL,10 mmol/L 硝酸铜溶液,搅拌10 min,再加入NaOH(1 mol/L)调整pH 值大约为11。然后将混合溶液置于45 ℃的水浴中持续搅拌4 h,将获得的溶液静置冷却,离心,得到浅蓝色的PGP@CuNCs 溶 液。最 后 将 其 存 于4 ºC 冰 箱 中备用。

1.3 PGP@CuNCs线性及选择性测定

将100 μL CuNCs 溶 液、600 μL PBS 缓 冲 溶 液(pH=7.4)和300 μL 二次水的混合液加入比色皿中,设激发波长为385 nm,扫描,并记录数据。随后向探针中滴加不同浓度的阿霉素溶液,室温下充分反应3 min,再扫描并记录。

此外,同上述条件下,此探针体系中分别加入10 μmol/L 的阿霉素(doxorubicin)和其他物质,包括有:庆大霉素(Gentamicin)、葡萄糖(Glucose)、林可霉素(Lincomycin)、青霉素(Penicillin G)、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红 霉 素(Erythromycin)、氯 霉 素(Chloramphenicol)、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半胱氨酸(Cysteine)、谷胱甘肽(Glutathione)、卡托普利(Captopril)、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盐酸硫胺(Thiamine)和尿素(Urea),扫描且记录其荧光变化。选择这些物质,是因为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干扰物的结构与阿霉素相近,也含有酰胺基和羟基,但相对位置有差异,导致选择性不同,这些实验药品都由阿拉丁网购买所得。

1.4 细胞毒性和成像实验

毒性监测步骤如下:将人体肝癌细胞SMMC7721 放到96 微孔板培养皿中37 ℃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向其中加不同浓度的CuNCs 继续孵育24 h。然后吸出培养基,再向每个孔中加入100 μL MTT 溶液(0.5 mg/mL,DMEM 作溶剂),再孵育4 h,吸出MTT 液,向每个孔中加入150 μL DMSO,振荡10 min。激发360 nm 处,酶标仪测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存活率。

将肝癌细胞SMMC7721 放于含牛胎儿血清和盘尼西林-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CuNCs 和CuNCs-Dox,孵育1 h,吸出培 养 液,pH=7.4 的PBS 缓 冲 溶 液 洗3 次,再 加 入1 mL PBS 缓冲溶液。最后,在激发405 nm 下观察显微镜内成像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PGP@CuNCs的合成及表征

本文采取荧光、紫外及XPS 和TEM 对制备的PGP@CuNCs 性 能 进 行 了 分 析。 图2 所 示 为CuNCs 的TEM 图 像,从 图2(A)中 可 观 察 到:CuNCs 外观似球形,分散性好;插图表示其粒径大约在2.5 nm 左右,图2(B)为CuNCs 的高倍电镜图,可看出明显的干涉条纹,测得晶面间距为0.210 nm,接近铜(111)的晶面间距0.202 nm,可归为铜纳米的(111)晶面[14]。

图2 (A)PGP@CuNCs 的TEM 图像;(B)PGP@CuNCs 的高倍电镜图Fig. 2 (A)TEM images of the PGP@CuNCs;(B)The HRTEM image of PGP@CuNCs

图3(A)为不同激发下PGP@CuNCs 的荧光图,随着激发波长增大,CuNCs 荧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发射峰位置不变。图3(B)为CuNCs 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激发波长为385 nm 时,CuNCs在474 nm 处有荧光发射峰,插图(a)(b)分别为可见光 下 和 紫 外 灯 下 的 照 片。 图3(C)为PGP 和PGP@CuNCs 的紫外吸收光谱,PGP 在241 nm 和321 nm 处有吸收峰,而CuNCs 只在270 nm 处有弱吸收峰,证实了CuNCs 的合成且NCs 无大颗粒。图3(D)为CuNCs 的CIE 色度图,图中黑色点所示颜色与NCs 紫外下一样,为青色光。以硫酸奎宁(λem=370 nm,量子产率为0.542 6)作为参比,算得CuNCs 的量子产率为1.36%。

图3 (A)PGP@CuNCs 在不同激发下的荧光光谱;(B)CuNCs 的紫外和荧光谱图,内插图:在日光下和紫外灯的照片;(C)纯PGP 与CuNCs 的紫外光谱;(D)CuNCs 的CIE 色度图Fig. 3 (A)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PGP@CuNCs at different excitation wavelengths;(B)The UV-vis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CuNCs;(C)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PGP and CuNCs;(D)The CIE chromaticity photo of CuNCs

图4(A)所示为纯的PGP与PGP@CuNCs 的红外光谱图,用于对CuNCs 表面结构进行分析。图中CuNCs 和PGP 在3 300 cm-1~3 500 cm-1、1 630 cm-1~1 690 cm-1及1 050 cm-1~1 000 cm-1附近都有吸收峰,分别为羟基(O-H)/氨基(N-H)的伸缩振动、酰胺I 带(羰基(C=O)伸缩振动)及Ar-O中C-OC 基团的伸缩振动峰,说明CuNCs 表面仍含有酰胺基团。此外,PGP 在1 776 cm-1处强吸收峰为C=O伸缩振动,在1 600 cm-1~1 450 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骨架中C=C 的伸缩振动,1 396c m-1处的吸收峰是酰胺Ⅱ带,而CuNCs 只在1 446 cm-1处有的吸收峰,表明PGP 的官能团可能与铜原子发生了作用。其次在CuNCs 的谱图中还观察到,在2 100 cm-1~2 550 cm-1处有新的振动峰出现,而PGP谱图中在此范围没有峰,可能是因为PGP 表面结构发生降解使其β-内酰胺环开环形成青霉胺,与Cu(Ⅰ)作用形成PGP-Cu(Ⅰ)螯合物,而硫元素与铜离子键合形成Cu-S 键,从而产生新的振动峰,进一步证实了PGP@CuNCs 的合成。

图4(B)所示为PGP@CuNCs 的XPS 全谱图,图中含有Cu、S、N、O 和C 等元素。图4(C)为铜(2p)谱。图中显示在932.1 eV 和952.5 eV 处各呈现出一个峰,分别代表为Cu(2p)谱中Cu 2p3/2和Cu 2p1/2的结合能,表明NCs 中含有Cu(I)和Cu(0),Cu(I)可与其形成复合物起稳定作用,而在942.2 eV处只有微弱的特征峰不明显,说明有极少量未作用的二价铜,这个结果与以前的报道一致[15]。图4(D)所示为硫(2p)谱,图中显示分别在S 2p1/2163.9 eV和S 2p3/2161.9 eV 出现吸收峰[16],推断出铜与硫进行键合,这个结果与红外光谱图相符。

图4 (A)PGP 和PGP@CuNCs 的红外光谱图;(B)CuNCs 的XPS 全谱图;(C)Cu2p 的谱图;(D)S2p 的谱图Fig. 4 (A)The infrared(IR)spectra of PGP and PGP@CuNCs;(B)Survey XPS spectrum of CuNCs;(C)The Cu 2p XPS spectrum of CuNCs;(D)The S 2p XPS spectrum of CuNCs

2.2 PGP@CuNCs对Dox的线性和选择性实验

图5(A)所展示的是滴加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后,CuNCs 探针强度猝灭的程度。由图看出,当阿霉素的浓度从0 滴加到100 μmol/L 后,CuNCs 的荧光峰几乎消失,在601 nm 处出现等发射点,在650 nm 处的有微弱的荧光峰,新的荧光峰表明新物质的生成。图5(B)和(C)为荧光强度的相对比值(F0/F)与阿霉素(Dox)浓度的线性关系图,浓度在1 μmol/L~35 μmol/L 范围内,线性方程为F0/F=1.019 19C(μmol/L)+0.162 4,C为Dox的浓度,R2=0.997 8;在45 μmol/L~100 μmol/L 范 围 内,方 程 为F0/F=-1.301 94+0.057 57C(μmol/L),R2=0.991 3。经LOD=3σ/k公式计算,检出限为18 nmol/L。下表1 所示是此项工作中PGP@CuNCs 与其他测定阿霉素的荧光纳米材料的对比结果。从表中看出,PGP@CuNCs 探针对阿霉素的检测线性范围宽,灵敏度较高。为了探索CuNCs对阿霉素(Dox)的专一性识别,考察了一些干扰物对CuNCs 荧光强度的响应程度。如图5(D)所示,除了阿霉素可以明显地猝灭PGP@CuNCs 的荧光外,其他干扰物没有影响。因此,CuNCs 对Dox有高的选择性。

图5 (A)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对PGP@CuNCs 的荧光强度影响;(B)-(C)阿霉素与CuNCs 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D)PGP@CuNCs 对其他物质的选择性Fig. 5 (A)Fluorescence spectra of CuNCs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oxorubicin;(B)-(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uNC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doxorubicin.(D)The fluorescence response of CuNCs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substances

表1 不同荧光探针或其他荧光纳米材料对阿霉素检出限灵敏度的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GP@CuNCs and different fluorescent probe or other fluorescent nanomaterial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oxorubicin

2.3 Dox诱导PGP@CuNCs猝灭机理

为进一步探索荧光猝灭机理,分别研究了阿霉素存在下探针的TEM 和荧光寿命。图6(A)和(B)表明,加入Dox 后,CuNCs 形状未变,但粒径变小,由原来的2.5 nm 变为0.8 nm 左右。据此推测,加入阿霉素使得CuNCs 刻蚀,这可能是PGP 配体表面的酰胺基发生了质子化和去质子化的结果,导致了PGP@CuNCs 的刻蚀,因此刻蚀的CuNCs 光学特性消失。图6(C)为CuNCs 和CuNCs-Dox 体系的荧光寿命分析,CuNCs 的平均寿命为4.01 ns,加入一定浓度的Dox,平均寿命降低到3.70 ns,几乎没有改变,说明属于静态猝灭[12,19]。

图6 (A)-(B)阿霉素存在下CuNCs 的TEM 图和粒径图;(C)CuNCs 和CuNCs-Dox 体系的荧光寿命图Fig.6 (A)-(B)TEM images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PGP@CuNCs in the presence of doxorubicin;(C)Fluorescence decay lifetime of PGP@CuNCs and PGP@CuNCs in the presence of doxorubicin

2.4 实际样品检测

研究PGP@CuNCs 探针检测实际样中的阿霉素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收集样品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的比柔多星注射液。结果如表2 所示,计算得出相对误差在-0.21~3.90 之间,相对较小,表明CuNCs 可用于实际样品阿霉素的含量测定。

表2 检测实际样品中的阿霉素的含量Table 2 Determination of doxorubicin in samples

2.5 PGP@CuNCs的细胞成像

图7 所示为PGP@CuNCs 的细胞毒性研究,从图中可看出:不同浓度的CuNCs 处理过的SMMC7721 细胞培养24 h 后,随着NCs 浓度的增大,存活率呈现微弱下降,当CuNCs 浓度为0.6 mg/mL 时,存活率依保持在85%以上,说明CuNCs毒性很低。

图7 PGP@CuNCs 对SMMC772 细胞的毒性Fig. 7 Cell viability of PGP@CuNC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mg/mL)

图8 所示为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荧光成像图。图8(A-C)为含0.6 mg/mL CuNCs 溶液的人体肝癌SMMC7721 细胞的共聚焦图像:(A)明场;(B)暗场;(C)明 场 与 暗 场 叠 加 图。 图8(D-F)为PGP@CuNCs 溶液加入阿霉素后的共聚焦图像:(D)明场;(E)暗场;(F)明场与暗场叠加图。图中看出SMMC7721 细胞状态良好,呈蓝色荧光,说明CuNCs 可进入细胞质中。对比得出:加入Dox 后标记的SMMC7721 细胞的荧光强度减弱,说明CuNCs 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将PGP@CuNCs 传感体系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

图8 (A)-(C)PGP@CuNCs 在人肝癌SMMC7721 细胞中的荧光共聚焦成像;(D)-(F)加入阿霉素后的图片,注:A 与D 明场;B 与E 暗场;C 与F 明场和暗场的叠加图Fig. 8 Confocal bright field(A and D),fluorescence(B and E),and overlap images(C and F)of SMMC7721 cells incubated with PGP@CuNCs(A-C)and presence of doxorubicin(D-F)

3 结论

以青霉素钾(PGP)为配体和还原剂一步合成铜纳米簇。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的荧光能被阿霉素 猝 灭,在1.0~35.0 μmol/L 和45.0~100.0 μmol/L 范围内有两段好的线性,且检出限低,从而建立了检测阿霉素的方法。这种荧光测定方法应用于实际样中对阿霉素的检测。此外,本实验还在人体肝癌SMMC7721 细胞内实现了荧光共聚焦成像。

猜你喜欢
阿霉素青霉素探针
Glabratephrin通过抑制P-糖蛋白逆转三阴性乳腺癌的阿霉素耐药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Xpert MTB/RIF对结核菌利福平耐药的诊断价值及rpoB基因突变特点的分析
中药单体对阿霉素增效减毒作用研究进展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丹参酮ⅡA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化疗敏感度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含有人环氧酶及天然阿霉素或类阿霉素的药用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多种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