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浸提-水为载流-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谷物中痕量镉

2021-09-01 12:371212
分析仪器 2021年4期
关键词:原子荧光谷物盐酸

1212

(1.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 郑州 450044; 2.河南省核工业放射性核素检测中心, 郑州 450044;3.重庆民泰新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0060)

大米、小米、面粉等谷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质量安全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个别地区土壤中重金属镉污染严重,制成食品迁移进人体后危害健康。因此,国家对谷物中镉含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1]。

谷物中镉元素的测定方法目前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2-4],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5-7]、原子荧光光谱法(AFS)[8,9]等。这些方法经过多年发展都较为成熟。但目前所采用的微波消解[10-12]或者湿法消解[13,14]处理样品,其耗时较长,操作复杂易带来样品污染及损耗,不能满足当前对大米、小米、面粉等谷物中的镉进行快速检测的需求。

酸提取谷物样品中金属元素的预处理方法[15],是近年来绿色环保、快速检测的做法。不同于稀硝酸提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谷物中镉的方法[16-20],本法采用高浓度盐酸振荡浸提,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镉。在一种50mL刻度塑料管中,加入4.0mL 1∶1高浓度盐酸快速振荡3min提取镉后,加入一定量的硫脲和镉增敏剂[21],直接定容至50mL上机测定。试液酸度自动稀释成原子荧光法测定所需酸度,整个处理过程只需10min,无样品转移步骤,大大提高了前处理速度。同时在测定时改变传统原子荧光法配制稀酸作载流液的做法[22-24],直接用去离子水为载流,断续流动进样方式在原子荧光光谱仪上快速测定镉含量,整个检测流程耗时短,准确度高,非常适合批量谷物样品中镉含量的快速检测工作需要。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CAF-1800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25];镉特制空心阴极灯;仪器工作条件为:灯电流30 mA、负高压240 V,原子化器高度9.0 mm,载带气1200 mL/min,屏蔽气500 mL/min。断续流动进样取样时间4.0 s,信号采集时间10 s。

可调速振荡器;50 mL刻度塑料瓶。

镉标准溶液:由10 mg/L镉标准储备溶液逐级稀释,溶液中含4%盐酸、0.5%硫脲、0.15%镉增敏剂。

硼氢化钾-氢氧化钠混合溶液(25 g/L-8 g/L):称取2.5 g硼氢化钾和0.8 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去离子水中(临用现配,冷藏可保留3天)。

硫脲溶液(50 g/L):称取5.0 g硫脲,加水搅拌溶解后定容至100 mL。

GBW(E)100352大米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镉增敏剂(50 g/L):称取2.5g 镉增敏剂溶于50 mL水中。

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电阻率为18.25 MΩ.cm)。所用的器皿需在20%(体积分数)的硝酸溶液中浸泡24 h后使用。

1.2 实验方法

1.2.1盐酸浸提法

称取粉碎后的干试样0.2 g(精确至0.1mg)于50.0 mL刻度塑料瓶中,加微量水浸湿后,加入1∶1盐酸4.0 mL,在振荡器上振荡3分钟后取下,加入50 g/L硫脲5.0 mL,50 g/L Cd增敏剂1.5 mL,定容至50.0 mL,摇匀后上机测定,同步制备3个试剂空白。

1.2.2湿法消解

称取粉碎后的干试样0.3 g(精确至0.1mg)于100 mL烧杯中,加微量水浸湿后,加入5.0 mL(9∶1)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加盖浸泡过夜。次日在180℃的低温电热板上消化,直至冒白烟。蒸至近干后取下冷却,定容至10 mL。再分取5.0 mL消解液,滴1滴酚酞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刚刚变色。加入1∶1盐酸2.4 mL,50 g/L硫脲3.0 mL,50 g/L 镉增敏剂0.9 mL,定容至30 mL,摇匀后上机测定。同步制备3个试剂空白。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处理方式比较

在浸提镉的方法上,稀硝酸浸提方法已有应用,但均为稀硝酸浸取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因盐酸对石墨管损害较大,盐酸浸提方法报道较少。考虑原子荧光法所用盐酸介质的需要,本法采用盐酸浸提方法。用大米粉标准物质GBW(E)100352考察盐酸浸提的可行性,并在处理时间、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与常规湿法消解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处理方式的比较

由表1可知,两种处理方式都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在处理时长方面,盐酸浸提法只需10~15 min,而湿法消解则需16~18 h,耗时远远大于盐酸浸提法。在满足快速检测工作方面,盐酸浸提有较大的优势。

2.2 盐酸振荡浸提时间

称取8组0.2 g的大米样品,按照盐酸浸提方法各加入4.0 mL 1∶1盐酸溶液,同时放置在可调速振荡器上,按一定间隔时间取下加入硫脲和镉增敏剂溶液测定其荧光信号,考察其振荡浸提时间与荧光信号变化关系,结果见表2。

表2 盐酸浸提时间

由表中数据可知,采用1∶1盐酸溶液在振荡器上振荡浸提,10分钟内8组样品的RSD为2.6%,表明在1.0~10 min内无显著性差异,即1∶1盐酸振荡浸取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镉浸提完全。考虑到多个样品检测时的实际操作所用时间,本法选取3 min为振荡浸提时间。

2.3 断续流动进样方式改进

传统的断续流动氢化反应的进样过程,主要为吸取样品后停泵,进样管转入载流液后泵运转进行氢化物反应测量,其所用载流液为稀盐酸或稀硝酸[26,27],在氢化物反应阶段稀酸与硼氢化物持续反应,此过程消耗大量高纯酸和还原剂。本法所用原子荧光仪为新研制设备,装置流路见图1。该设计去除了混合反应块,氩气直接进入气液分离器,同时改用将双进样管均放入去离子水作载流,将样品导入气液分离器的做法[28]。

图1 装置流路图

用此进样方式考察此种以水为载流消除管路中记忆效应的效果。用试剂空白和0.40 μg/L的镉标准溶液,交替测定14组,计算试剂空白和镉标准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以此来考察水为载流消除记忆效应的效果。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在以水为载流的进样方式下交替测定样品和空白,7次交替测试样品的RSD为1.7%,试剂空白的RSD为2.5%。表明将稀酸和硼氢化钾还原剂的载流液改为去离子水,对试样流动注射进入液流形成的扰动较小,且能够很好消除管路中的记忆效应,此种替代传统用稀酸和还原剂为载流来冲洗管路的做法是可行的。

与稀硝酸或稀盐酸、还原剂不停泵冲洗管路作法相比,采用此种进样方式操作简单,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酸试剂和还原剂。

2.4 盐酸介质浓度

以盐酸为介质,以0.3 μg/L的镉标准溶液和空白溶液进行试验,改变两者溶液中盐酸的体积分数,考察在不同介质浓度下镉的信噪比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盐酸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图3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镉的信噪比有较大的变化,当盐酸体积分数在2.5%~4.5%范围内信噪比较高,因此测定过程中对盐酸浓度要严格控制。本法选用溶液中4%的盐酸浓度进行试验。选择较高的盐酸浓度,一是考虑样品处理过程中酸的用量,可以允许较大酸处理样品。二是较高的酸浓度可以抑制部分离子的干扰。

2.5 硼氢化钾浓度

硼氢化钾浓度影响镉原子的产生效率。镉需要在较大的硼氢化钾溶液中才能有效的被发生出来。但用量过多会产生大量氢气,产生稀释作用造成灵敏度降低。按照试验方法配制5~30 g/L的KBH4系列溶液,考察0.4 μg/L的镉标准溶液和试剂空白,在同一条件下的荧光强度和信噪比变化,结果见图4、图5。

图4 不同硼氢化钾浓度下的荧光强度

图5 不同硼氢化钾浓度下的信噪比

由图4结果可知,在5~30 g/L的KBH4浓度范围内,小于15 g/L的KBH4浓度下基本不产生信号,当KBH4浓度大于20 g/L时产生较高的荧光强度。由图5信噪比曲线可以看出,25 g/LKBH4浓度时有最佳信噪比。过高的KBH4浓度下信噪比略有降低在于过多氢气稀释了原子化器中的瞬时浓度。本法选择25 g/L的KBH4浓度为试验浓度。

2.6 镉增敏剂浓度

含钴离子的增敏剂在原子荧光法测定镉时,可以显著起到增敏作用,提高测定灵敏度。用0.40 μg/L的镉标准溶液试验,考察使用不同浓度镉增敏剂的荧光强度,结果见图6。

图6 镉增敏剂用量

由图6结果可知,同一条件下,使用镉增敏剂和不使用镉增敏剂荧光信号相差较大。含质量浓度为0.5g/L镉增敏剂与不含镉增敏剂相比较,其荧光强度提高约3倍,且RSD有较大改善。当其质量浓度为1.5g/L时,荧光强度最大,约为不加镉增敏剂时的3.7倍。浓度再增大,荧光强度逐渐下降,且稳定性降低。为保证有足够的灵敏度,本法选择镉增敏剂的质量浓度为1.5 g/L。

2.7 Cu2+、Pb2+共存离子干扰

共存离子Cu2+、Pb2+对镉的液相干扰较为严重,有明显的负干扰[29]。重点考察Cu2+、Pb2+的干扰情况。配制0~500 μg/L不同质量浓度铜、铅标准系列溶液。采用在线三通法考察其干扰情况,结果表明,100 μg/L的Cu2+、50 μg/L的Pb2+对镉的荧光强度产生较大的负干扰。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几种市售大米、小米中Cu2+、Pb2+的含量,Cu2+含量范围在11.6~17.6μg/L之间、Pb2+含量范围在0.35~0.56μg/L之间,远小于Cu2+、Pb2+离子干扰浓度,在测定谷物中镉时可以不考虑其影响。

2.8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在50mL容量瓶中配制镉标准系列溶液,浓度分别为0.00 μg/L、0.05 μg/L、0.10 μg/L、0.15 μg/L、0.20 μg/L、0.25 μg/L,在各标准溶液中分别加入50 g/L硫脲5 mL,50 g/L Cd增敏剂1.5 mL,1:1盐酸4 mL,定容后摇匀。测定时,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双进样管,一根吸取镉标准系列溶液,一根吸取硼氢化钾-氢氧化钠溶液。断续流动测定方式,以去离子水为载流,仪器自动读取荧光强度。结果表明,镉在0.00~0.25μg/L试验浓度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镉标准系列的线性方程为I=18893.0ρ-28.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

连续11次测定试剂空白,以3倍的标准偏差除以标准曲线的斜率计算方法检出限。镉的检出限为0.003 μg/L,根据称样量换算样品检出限为0.75 μg/kg。

2.9 样品分析

按照试验方法测定了不同品牌大米、小米、面粉中镉的含量,并加入镉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见表3。表3结果显示,镉加标回收率在91.2%~110.2%,其回收率满足国家标准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要求。

表3 回收试验结果

3 结语

本法通过盐酸振荡浸提处理样品,采用以水为载流的断续流动进样方式,建立了快速检测谷物中痕量镉的方法,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实现快速高效,极大的缩短了谷物样品中镉的分析时间,满足快检工作需要。建立的流程从称样到测定使用同一刻度塑料管,减少处理步骤,避免转移和消解过程中的样品污染和损耗,提高了分析准确度。方法改变传统以稀酸为载流的作法,操作简便并节省酸试剂和硼氢化物用量,整个流程高效、快速、准确,适合在谷物样品镉的快速检测方面进行广泛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器皿的污染问题,同时由于谷物中镉含量极低,需要考虑称样量与定容体积的问题。

猜你喜欢
原子荧光谷物盐酸
五寨燕麦晋粒康“边煮边发芽”的神奇谷物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原子荧光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