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之名

2021-09-01 11:18Sepi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年展水体当代艺术

Sepi

Cecilia Vicu?a 《奇普纪事(上海)》,2006/2021年,混合媒材装置,未纺羊毛、视频,尺寸可变,4分12秒,立木画廊及艺术家惠允,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陈颢)

逐水而来

第13届上海双年展开幕前的第25天,通航数百年的苏伊士运河因一艘巨型货船搁浅而堵塞,世界瞩目,产生了不可预估的连锁反应,或者是一场恰如其分的讨论。最新一届的上海双年展恰恰是以“水体”为主题展开。

所谓人杰地灵,一水之隔,由水而动。

沪上作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开埠之地,中西文化在此汇流。上海是因水兴城,江、浦、塘、浜,泾、洪、溇、港等水路融会贯通。长久以来,便是各种流动性场域的汇集之处。在双年展主策展人Andrés Jaque看来,“本届双年展没有把每个场馆视为简单的容器或是单纯的空间,而是把每个场馆作为双年展所反映的现实的基本参与者。PSA前身是上海工业化的发电站,它的燃料来自于开采的煤炭,通过长江运输而来。现在,PSA的建筑被循环于外墙的江水冷却。双年展与上海的历史和地理以及各种实际的‘水体进行互动,在这些水体的生态循环下,如今所熟知的上海應运而生。青藏高原融水5000米下沉流入东海,这座城市与其紧密相连,它位于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并紧邻人为创造的京杭大运河。”

Carlos Irijaba《两栖动物》,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曹明浩、陈建军 《水系避难所》,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在展览伊始,中国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联合创作的“水系避难所”系列,成了整个空间的开端。作品关注2008年四川地震发生后的当地重建行为。从旧帐蓬、羌人居住的建筑材料以及震后博物馆出发,曹明浩与陈建军探讨了在岷江上游这个非人类中心的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内,频繁的灾难问题如何促进和超越地域与地缘的集体实验。同时,作品也是对本地传统、植被与远古智慧的多样性思考。连接着过往的伤痛与实践反思并行的创作,切开了本次双年展的面貌。

Daniel Fernández Pascual和 Alon Schwabe组成的“烹饪部门”小组用四频航拍影像装置呈现了人工养殖鱼类的生存境况。

而步入二层空间,西班牙艺术家Carlos Irijaba创作的 《两栖动物》则如同垂直下行的“地心游记”,直接以物理性的方式进入了中国这片广博的土地。艺术家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院合作,从上海一路行至安徽长江沿岸,以野外钻探取芯的方式完成采集,一大片干湿程度各不相同的岩土体铺在地面上组成,有些部分还带着湿漉漉的印痕,水痕在美术馆的地面弥漫开来。这100余米的岩芯,长短不一地平躺在地面上,从干到湿逐渐变化,记录了上海沉积形成的过程。上海所在的土地是冲积形成的,长江每年携带数亿吨的砂土和黏土,在这里流入大海,约每70年创造一英里新的海岸。从长江上游的浮游植物到居住在上海地区的人类,一连串的因素介入了这一变化过程,一切都被岩芯记录下来,从下至上,由岩石到砂土、黏土,直到最上层约一米厚的人工填土和沥青,反映了长江孕育上海的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在地质环境中留下的足迹,体现出这座城市的自然性质和它与整个国家地理的关系。

这种视觉上的湿漉,从空间侵入视觉,同样,是带有通感的。

弥漫通感

步入PSA展厅空间,会被一种隐约的气味所吸引。这是来自伦敦的艺术家Revital Cohen和Tuur Van Balen设置的《桎梏》,他们以气味为媒介,委任专门的合作方为展厅调配了一种特殊的气味,可持续释放约200小时,以麝香为主调,同时添加模仿人类信息素的合成分子和令人感到压力的白星海芋花香氛——白星海芋会释放出马尸的腐臭味,以招引苍蝇为其传粉。在调香中,添加白星海芋的气味往往是为了营造恬淡的海洋气息。在被吸引的同时,观众被带入一场以自然传承为目的的幻觉之中。

而Daniel Fernández Pascual和Alon Schwabe组成的“烹饪部门”小组为上海双年展开发了一套替代性食谱。“烹饪部门”从2012年开始持续将创作聚焦人类的饮食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艺术家用四频航拍影像装置浪漫化地呈现了人工养殖鱼类的生存境况,影像装置如星盘,带观众进入微缩的浩瀚海洋,却从而让事实显得更加残酷:人工饲养三文鱼,因活动空间压缩、喂食、加工食物等原因,最后变得畸形、失明、满身海虱,还经常被逼得互相残食。”烹饪部门”同时追踪从养鱼场渗出至海洋的污染物的流动轨迹,例如从密集型开放式网渔场溢出的抗生素。在上海双年展期间,艺术家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附近的一家餐厅联合开发了一套替代性食谱,从菜单上剔除了用养殖三文鱼制作的相关餐品,增加来自舟山嵊泗和大连的“气候食者”菜肴,每日限量供应。

而艺术家Carlos Casas则居高临下,直接用声音完成了对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建筑体—165米高的大烟囱—的占领。声音装置作品《1883/喀拉喀托》完成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声浪传播。作品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最近一次在2018年喷发的声音数据为基础,重构了1883年该火山喷发时的声学模型。艺术家CarlosCasas与声音设计师、工程师团队合作,结合空间特性,设计出能够使观众感受到声波在空间中游动的音效。他们利用烟囱的特殊声学构造,将其改造成实验场域—一件“地磁电声乐器”, 空间中弥散着的声音既有合成音效,也有火山爆发现场记录的声音。艺术家以不同地震和地磁源的数据为基础,创造了一场为烟囱建筑腔体振频而定制的声音景观。

王拓 《东北四部曲》系列之《通古斯》影像静帧,2021,单频4K影像、彩色有声,66分钟,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制作,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惠允。(艺术家提供图片)

刘窗 《声音是货币吗?》,2021,2k、彩色、立体声,19分43秒,由第13屆上海双年展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制作,艺术家和天线空间惠允。(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陈颢)

城市项目在历史建筑上生新所完成美术馆空间外的又一次外延。(图片提供:上生新所)

城市项目在历史建筑上生新所完成美术馆空间外的又一次外延。(图片提供:上生新所)

游牧城市

艺术家的探索,也同样逐水而居,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游牧与放逐。

王拓选择回到故乡东北,展出的新作《通古斯》是关于其家乡的影像作品系列“东北四部曲”中的第三个篇章,呈现了多个角色归乡途中的时空关联,主要叙事线索之一源于艺术家对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与《寻羊成仙》的改写,并借此探讨虚构的乌托邦与回不去的故乡之间的辩证关系。“王拓通过讲述故事来解读社会的深层无意识。他指认出一种他称之为‘社会的泛萨满化的时刻,在这一瞬间,整个社会在某种意义上都失去了理性。”而刘窗再次聚焦大量比特币矿场聚集的中国西部民族聚居地。新作《声音是货币吗?》是项目“比特币矿和少数民族田野录音”的第二部分,记录下甘孜嘉绒地区人与动物以及人与山神灵体之间的声音对话,作为财物交换的一种形式。刘窗以此尝试建立横向的认识论联系,并提醒人们,前沿技术的部署依赖于生态和少数民族的智慧,基础设施和资本的发展将如何使这些智能变得脆弱,这是一种在地与全球相关的命运。

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件作品均出自33件双年展新委约创作,本次展览也是上海双年展有史以来委任作品最多的一届。

除却精神上的出走与回溯,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中心坐标展开的上海双年展,从未止于白盒子空间之内。

承载了历史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从建筑、坐标到曾经的功能体本身都成为“水体”讨论的一环。

DianeSeverin Nguyen用摄影展现在光与影的交织中聚焦“非生命态”存在物的内在张力。(图片提供:上生新所)

展览与上海重要的历史建筑孙科别墅联动,完成展览空间体上的延伸。来自纽约的艺术家Michael Wang选择在孙科别墅内重现长江之水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冰川景观,这件名为《一万里,一千亿千瓦时》的大型装置通过制冷机重新冻结源自长江的自来水,让供给城市一千亿千瓦时电能的动力源头显形。中国香港艺术家组合郑马勒展示一组三部曲式的作品,讲述渔业原材料在贸易流通中的遭遇,从而展现人类与非人类动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自纽约的艺术家Diane Severin Nguyen认为传统的摄影冲印是图像从液体中诞生的过程,她通过摄影这一流动媒介捕捉与定格“湿漉漉”的瞬间,展现七幅摄影作品,在光与影的交织中聚焦“非生命态”存在物的内在张力。

人是由70%的水构成,而这种向城市弥漫的扩展,同样指向身体性的运动。

上海双年展参展艺术家Clare Britton、Aunty Rhonda Dixon-Grovenor与Astrida Neimani发起了合作项目《川流终为海》,邀请一队步行者跟随潮汐的节奏,沿着悉尼的库克斯河漫步16公里,直至河流汇入博特尼海湾和太平洋。与之互文,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项目将开设“上双水文漫步”行动。由于人口激增问题以及填水造路、断流筑道的现代城市基建,上海曾经的水路逐渐消逝或改道,曾经维系生存的大江大河则演变为景观式的河流。借助“上双漫步”小程序,上双水文漫步行动邀请参与者重新发现遁藏或是匿踪的水路,漫步者自身的行动轨迹将覆盖于老上海的水路图之上,从而行走于时空交错的水文肌理之中。

行走的日常也与都市人类的日常惯性相连,一场在日光下开放式的行走本身,成为了绘制者本身。

上双漫步”将行走本身作為对于城市水系的新一轮探索。(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双漫步”将行走本身作为对于城市水系的新一轮探索。(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TorkwaseDyson作品于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陈颢)

Carlos Casas 《1883/喀拉喀托》,2021,声音装置,尺寸可变,40分钟持续循环,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历久弥新

一如流水,上海双年展也经历了数年的变化。

作为上海双年展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渗透领域最广、与城市历史连接最广泛的一届双年展,九个月展期划分为湿运行、生态联盟和展览三个阶段。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展览的形态也被延长,但并不扁平。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表示,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正在经历着24年来最大的一次考验。“面对考验,我们要制造挑战,迎接挑战,创造新文化。”本次主题“水体”,正是在这样一种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当中不断生长、流淌和重组。龚彦希望能够打破之前“双年展等于一个展览”的思维定势,将上海双年展变成不受时空限制,跨学科讨论、创作和排演的平台,唤醒艺术的原动力,给城市注入精神活力。“不仅作品是紧紧围绕水体展开,组织结构、展览结构以及和城市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流动性的。”

而“水体”也如同形容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这种自疫情以来而展开的形态。联合策展人Filipa Ramos在疫情期间无法亲临现场,他认为“开辟了另一种以艺术来工作和共同合作的方式”,“我们像一支久经排演的爵士乐队,花在作曲上的时间较少,花在调音上的时间更多,我们能够有机地以身体本能来合奏,我们也信任彼此的直觉和精湛的技艺。”Marina Otero Verzier则表示:“这样的立场让我们对策展人的角色有了更为谦逊的认知,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非个体代理决定了何为策展人。”

本届双年展作品也向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借展了与上海这座城市有关的水域文物文献,如清代设计的利用水力自行疏浚河流泥沙的机具《驱泥引河龙》 《山海经》文献、记录上海商贸盛况的《丹凤远眺图》、6000年前的沉积岩等等。文物与文献的介入,让历史拥有了具体的画面,时间完成在空间之中的交汇,扩容了“水体”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和关系。“水体”的概念最早由后人类生态女性主义作家Astrida Neimanis提出,“水的流动与翻涌不仅维系着我们身体的运转,也将我们与其他身体、与人类之外的世界相连。”而在策展人Andrés Jaque看来:“‘水体的实体展览力图与上海的历史和地理对话,无论是历史还是地理都体现了跨物种联盟的可能。”

猜你喜欢
双年展水体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复合纳米材料Cu2O@Au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检测应用研究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