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儿手球运动员前场进攻场区意识的培养

2021-09-03 06:53李昕宇付银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前场持球场区

李昕宇付银鹰

(1.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2.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芜湖 230061)

1、前言

2019年暑期安徽省小手球比赛中,暴露出多数球队的运动员存在“前场进攻场区意识”薄弱,进攻配合和得分区域集中在右半场区域的问题(见图1中阴影部分)。大多数右手队员都是持球向投掷臂一侧移动进攻,很少向非投掷臂一侧移动进攻。左半场的2-3人进攻配合很少见。因此,探索优化培养小运动员“前场进攻场区意识”的方法与途径非常必要。

图1 前场进攻区域图

2、前场进攻场区意识的概念

手球比赛的场区包括:中场、前场和后场区域、守门员区域。前场进攻场区意识,指手球运动员通过观察、思维对前场进攻区域这一客体正确判断、利用的心理过程总和。即运动员在比赛中,能随时意识到自己所处前场的位置与任务,彼我双方的攻防态势,选择正确的进攻行动。

2.1、前场进攻区域的划分

手球场两端的10m范围属于前场或后场,前场和后场之间的场区为中场。在前场端线的球门中心点划一条直线将球场分成左、右半场,中轴线两侧左、右45°角以内,球门区线到任意线外的场区为中区(中路)。该区域球门区线与任意线范围的场区为中区内线区域;

该区域任意线外3m范围内的场区为中区外线区域(见图2中阴影部分)。中轴线两侧左、右45°-0°角的区域为边区(边路)(见图2中无阴影部分)。

图2 前场区域划分图

2.2、前场进攻区域的利用

据统计高水平手球比赛,球队进攻射门得分的区域多集中在前场中区内、外线区域,少儿手球比赛的主要得分区域也在前场中区,因为球门正面的中区进攻配合变化多,进攻队员射门的角度大,对球门构成的威胁大;前场中轴线两侧左、右45°-30°角的边路,进攻配合难度大(进攻队员在边路作斜切或绕切配合,要克服自身弧线跑动的离心力);前场中轴线两侧左、右30°-0°角的区域,进攻队员射门的角度小、配合回旋的余地小。

3、培养少儿手球运动员前场进攻场区意识的方法

3.1、理论法

教练员采用口头讲授、黑板演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给小运动员讲授手球场区划分的基本概念,运动员“前场进攻场区意识”形成的生理机制,锋线和卫线队员如何在前场不同区域,合理运用其本位置的技术与同伴配合进攻等。

3.2、示范法

教练员在传授前场2-3人的进攻配合时,要给不同位置优势手的队员(左手射门、右手射门)讲授、示范外线队员站位拉开防守(以隐瞒进攻意图),内线队员抢占有利的配合位置、跑动路线、传球方式,遭遇防守抢断时的应变方式,球离手后的回撤与接球“二次攻击”等配合方法与应变措施,获得边路射门机会,如何争抢大角度。

3.3、练习法

教练员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训练与比赛结合、非对抗性与对抗性练习结合、位置进攻技术与相关区域的配合结合,组织教学与训练。逐渐增加防守人数与防守强度,通过近似实战的攻防训练,强化小运动员的“前场进攻场区意识”,帮助其建立牢固的前场进攻配合条件反射。

(1)培养小运动员前场中路进攻场区意识的练习方法。

①名称:中卫中区徒手空切接球射门(见图3)

图3 中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中卫摆脱中区防守切入接球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在前场中轴线两侧左、右45°角内的球门区线上放置两个立柱,距离约8m;在任意线上放置两个立柱,距离约10m。两名教练员持球站在两侧立柱外的任意线内。

方法:▽3空切接近○3时跳步急停(上身虚晃)→引诱○3误判顶防,失去有利的防守位置→切入接球射门;或者跨步急停→吸引○3顶防→变向摆脱其防守→切入接球射门。

要求:○3在防守时要快速移动、大胆出击防守▽3的空切,伴随移动,干扰破坏其接球、射门,无论防守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快速回位,准备再次防守。▽3“错位停,与防守间隔约一臂半”距离,变向切入接球一步跳起射门。立柱间距离可逐渐靠近,以增加摆脱困难。

②名称:左卫、右卫“S”型跑动接球切入射门(见图4)

图4 中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边卫攻击性接球变向摆脱防守切入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前场中轴线两侧左、右45°角以内,球门区线外7m处放置两个立柱,间隔6-7m,任意线外距球门端线11m处放置两个立柱,间隔10-11m。

方法:▽3运球前移,与此同时右卫▽2斜线切入,腾空(跨步或者跳步)接球,接▽3传球→交叉步变向跑动(绕过立柱)→直线切入射门。▽3运球前移,左卫▽4斜线切入攻击性接球,重复前述右卫▽2的“S”型接球跑动射门。

要求:▽4与▽2作“S”型跑动,如果先向中间跑动接球,持球交叉步变向切入(向外侧绕过立柱)射门;如果先沿边区跑动接球,持球交叉步变向切入(向内绕过立柱)射门。

③名称:中区卫线3打3突破分球配合射门(见图5)

图5 中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卫线队员在中区外线“连切”配合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前场中轴线两侧左、右45°角的任意线外,距球门端线11m处放置两个立柱,间隔约14-15m;球门区线上放置两个立柱,间隔约 10m。○2、○3与○4站在任意线内的8.0-8.5m处防守。

方法:▽4持球运球突破(或者持球向前移动支撑射门),吸引○2与○3关夹,传给攻击性接球的▽3,▽3持球斜切,吸引○3与○4关夹,传球给攻击性接球的▽2,▽2持球切入射门。

要求:▽3与▽2起动接球要稍晚于突破分球的队员,突破分球的传球路线为斜线,▽2接球一步(或者两步)跳起射门。如果▽2发动“连切”配合,队员从右向左横向传球,其起动接球时机、传球路线与前述练习相同。▽4、▽3持球突破遇到○2、○3和○4关夹,球离手后要快速回撤选位,准备二次攻击。

步骤:a.3 打 2“连切”配合射门;b.3 打 3“连切”配合射门;c.3打3“连切回头”配合射门。防守队员要积极移动,连续关夹持球队员的突破分球与射门。

④名称:底线+边卫上提策应传切配合射门(见图6)

图6 中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底线与边卫队员在中区两侧 45°角内、外线的配合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前场球门区线上放置3个立柱,中间立柱在中轴线上,相互间隔约5-6m。左半场的▽6站位距7m线左侧约3m,与▽4相对应,两名防守队员“围守”▽6的两侧;右半场的攻防队员站位与前述相同,教练员持球站在边线与任意线交界的“三角地带”。

方法:左翼教练员传球给从左侧45°角攻击性接球的▽4,与此同时,▽6上提到任意线附近接球吸引○3与○6跟随防守,▽4球离手→变向右(左)切→接▽6的回传球跳起远射(沿边路直切射门)。右翼教练员与▽2、▽8,○4、○5重复左半场的策应传切配合射门。

要求:底线队员要熟练掌握上提接球→转身摆脱防守射门的过硬技术,持球能凭借视觉和本体感觉,敏锐判断对手的“围守情况”,选择传球或者射门。卫线队员视防守换防是否及时,回传给向球横切的底线队员射门。▽4向右还是向左变向切入,取决于▽6的站位(靠近中区还是边区)与上提策应接传球意图。右半场▽2与▽8的策应配合也是如此配合。

⑤名称:中卫+边卫交叉换位传切配合射门(见图7)

图7 中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中卫与边卫在中区(7m线左侧)内外线交叉换位配合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在前场中轴线左侧半场的球门区线上放置两个立柱,间隔约5-6m,○4与○3防守站位与▽4和▽3一、一对应,站在任意线内8-8.5m处防守。

方法:▽3运球斜切→吸引○3防守→并挡住他,在任意线内与▽4作交叉换位配合,▽3球离手后→交叉步转身卡位,用后背挡住○4的左侧,面向持球的▽4且准备“二次攻击”;▽4持球斜切→视○3换防、顶防情况选择射门或传球。如果○3不能摆脱▽3的阻挡,及时顶防自己,选择射门。反之,○3摆脱▽3的阻挡,及时顶防自己,选择传球。

要求:▽3球离手后转身卡位,以背挡○4左侧,观察▽4的持球行动,双手置于胸前准备接球,伺机向○3身后切入接球。▽4持球斜切,视○3的防守情况选择射门或传球。应以“喂球”方式传给▽3,使▽3接球射门一气呵成。

(2)培养小运动员前场边路进攻场区意识的练习方法。

①名称:边卫+边锋突破分球配合射门(见图8)

图8 边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边卫与边锋边路突分配合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前场中轴线两侧左、右两侧45°角的任意线上放置两个立柱,相距约10m,在任意线外4m处放置两个立柱,相距14m。○2与○4站在任意线内,距球门8.0-8.5m处防守,○5与○7站在距球门7.0-7.5m防守。

方法:▽3运球前移,与此同时▽4快速向球门区前移动→绕切(由内向外绕过立柱)接▽3传球→“持球突破射门”吸引○2与○5关夹,分球给站在0°角的▽7,▽7切入接球射门。右路的▽2、▽5与▽3重复左路的突分配合射门。

要求:▽4(▽2)的攻击性接球→“持球突破射门”真中寓假,能吸引防守队员顶防并关夹,传球给▽7(▽5)射门。▽7(右手射门)与▽5(左手射门)站位0°角,碎步移动接球,无论左脚还是右脚起跳,腾空时要争取大角度射门。

②名称:边锋+边卫突破分球配合射门(见图9)

图9 边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边锋与边卫边路突分配合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前场中轴线左、右两侧45°角的任意线外4m处放置两个立柱,相距10-12m;球门区线上放置两个立柱,相距5-6m。○2与○4在任意线内8.0-8.5m防守,站位靠近两侧立柱;○5与○7站位距球门7.0-7.5m防守。

方法:左翼的▽7运球“突破射门”,向○2与○5防守的结合部切入,吸引两人关夹,分球给攻击性接球的▽4,▽4持球在任意线附近45°-30°角的边路射门。右路的▽5与▽2重复左路的突分配合射门。

要求:▽7和▽5持球落位在边线与任意线交界的 “三角地带”,运球接近防守急停(跳步或跨步急停)→观察防守队员关夹的程度,选择射门或者突破分球。▽4与▽2沿边路移动接球,在45°-30°角的任意线附近射门。

步骤:a.2 打 1“连切”射门;b.2 打 2“连切”射门;c.2 打 2“连切”回头射门。

③名称:边卫+边锋传切配合射门(见图10)

图10 边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边卫与边锋边路传切配合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前场中轴线左、右两侧45°角的任意线外1m处放置两个立柱,间距约10m;任意线外4m处放置两个立柱,间距约14m;球门区线上放置两个立柱,间距约6m。○2与○4站在任意线内距球门8.0-8.5m防守,○5与○7站在距球门7.0-7.5m防守。

方法:▽3运球前移,左路的▽4与▽7同时快速向球门区前移动,▽4绕切(由外向内绕过立柱)接▽3传球→“跳起射门”吸引○2顶防,▽7下压变向摆脱○5的防守→接球射门。右路的▽2与▽5重复左路的传切配合射门。

要求:▽4、▽2攻击性接球→“跳起射门”真中寓假,吸引防守队员顶防,“喂球”给▽7与▽5射门。▽7与▽5下压变向切入接球前,要用身体挡住○5的左侧(○7的右侧)接球一步(或两步)跳起抢大角度射门。

④名称:边锋+边卫传切配合射门(见图11)

图11 边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边卫与边锋边路传切配合射门能力。

场地布置:前场中轴线左、右两侧45°角的任意线外1m处放置两个立柱,间距约10m;球门区线上放置两个立柱,间约距7-8m。○2与○4站在任意线内,距球门8.0-8.5m防守,○5与○7站在距球门7m处防守。

方法:左翼的▽7运球突破,真中寓假,吸引○2与○5关夹→传球给攻击性接球的▽4,▽4持球切入吸引○2回防;▽7球离手后,稍后撤到○5的左侧停下,待○2顶防▽4突破时,▽7突然横切(向○2身后)→接▽4传球射门。右路的▽5与▽2重复左路的传切射门。

要求:▽4、▽2持球突破射门,真中寓假,能吸引○2与○4上顶,为▽7与▽5的横切接球射门创造条件。▽7与▽5落位在边线与任意线交界的“三角地带”。球离手稍后撤,便于抢步横切接球射门。

⑤名称:左半场外线交叉换位+底线拉开+边锋射门 (见图12)

图12 边路进攻配合图

目的:培养内外线左侧45°中区佯攻,左边锋接大转移传球射门的能力。

场地布置:前场中轴线的球门区线与任意线上放置两个立柱。○3、○2和○5在左半场任意线内防守,○3与○2“围守”▽6,同时与▽4和▽3一、一对应站位。▽6靠近7m线左侧站位,卡位挡住○3的右侧,为▽7小角度射门创造空间。

方法:▽3对着▽6运球斜切到任意线附近(吸引○2顶防)→传球给▽4→继续斜切→转身卡位背挡○5的左侧,面向持球的▽4;▽6见▽4接球向右移动,向球横切带动○3跟防,▽3也向球横切带动○2跟防,○5被迫向中区密集防守远离▽7,▽4持球变向右切时要观察防守变化,择机传球给▽7或者自己射门。

要求:▽6靠近7m线左侧站稳,分割防守联系;▽4持球向右斜切,▽6与▽3适时地向球横切迫使○3与○2跟防,为▽7创造短暂的隐型射门时空。▽4需具备过硬的远射能力,大转移传球隐蔽、准确、及时。队中如有左撇子射手,可在右半场练习该配合。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手球场分为前、后、中场,其中包括守门员区域。前场中区分内线和外线区域,边区包括小角度区域。前场进攻场区意识,指手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随时意识到自己所处前场的位置与任务,彼我双方攻防态势,选择正确的进攻行动。教练员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合理运用三种方法优化培养少儿运动员前场进攻场区意识的途径。

4.2、建议

现代手球比赛中,球队熟练掌握几种2-3人的进攻配合,以备“不时之需”十分必要。教练员要遵循系统训练原则,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先练中路进攻,再练边路进攻;先练非对抗进攻,再练对抗性进攻;先练多打少,再练攻防人数相等的进攻。

猜你喜欢
前场持球场区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严防死守”
794例急诊患者超声结果分析
严寒地区某部场区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案例分析
GSM-R网络弱场区网内干扰分析与优化方案
篮球教学中持球突破易犯的预防建议
赌石发财先辨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