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理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质量加强的效果及应用价值观察

2021-09-03 14:16王小明
甘肃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净化血液

王小明

(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陇西 748100)

PDCA 循环理论是一种现代科学管理程序,由“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四个环节组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项目管理、职业培训等领域。当前,各级医疗机构亦开始应用这一管理模式,旨在提升医务人员培训工作的质量,同时使得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效率化[1,2]。然而,目前该理论应用于医院各部门的工作尚处于试验阶段,实际成效尚无足够既往资料可供参考。本次研究以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 年4 月-2019 年3 月接待的54 名护生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及基于PDCA 循环理论的改进型护理带教模式,并以基础知识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自身培训满意度为指标评价了PDCA循环理论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质量加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旨在为今后的护理带教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将结果及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7 年4 月至2019 年3 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待的54 名护生,均为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27 例及对照组27 例。两组护生年龄、学历、培训时间、培训前基础知识技能考核成绩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25 岁;(2)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参加实习培训至少3 周;(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既往有血液净化中心实习经历;(2)培训中与患者、上级或同事发生严重纠纷;(3)培训中途病假、事假等。

1.3 培训方案及评价标准

1.3.1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及实际患者护理内容。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包括血液透析净化技术、透析过程常见并发症、肾内科常见疾病及检查方法、护理技巧及伦理等。重点内容包括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液体计算、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清除率及血容量的测量方法、透析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对症处理、肾衰相关血生化检查及护理、以及肾内科常见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1.3.2 培训方法

观察组采用基于PDCA 循环理论的改进型护理带教模式,方法如下:(1)培训开始前由护士长对护生进行统一授课,讲解基础知识,示范标准操作方法,同时向护生介绍培训计划安排及意义;(2)每周一次安排血液透析模拟治疗练习,使护生熟悉各种参数的计算、设定及解释;(3)选取血液透析的重点知识编辑成册,向每名护生分发并作为考核内容;(4)每周一次邀请工程师对透析设备等仪器进行讲解,促进护生熟悉仪器操作及特性;(5)播放心律失常等透析中常见并发症的典型病例视频,促进护生时刻警惕透析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6)针对肾内科常见血生化检测内容的知识及意义进行重点讲解,并作为考核内容;(7)护生每日简要总结所学到的内容及仍然存在的疑问,并作为学习笔记提交带教老师;(8)带教老师每日简要总结培训成果及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向护士长提交书面材料。

1.3.3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自身培训满意度。其中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共同出题,采用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患者满意度以每名护生出科前最后一次护理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护生自身培训满意度采用不记名投票方式调查,仅有“满意”及“不满意”两个选项,不存在弃权选项。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资料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 检验,计量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作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依据。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生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基础知识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自身培训满意度均显著提升,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及对照组基础知识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培训满意度对比表

3 讨论

PDCA 循环理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是一种针对质控而开发的组织管理体系。PDCA 循环理论的重点在于重视结果反馈及相应改善措施,从而不断提升成果质量。因此,与其他组织管理模式相比较,PDCA 循环理论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从而持续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总结有价值的经验。近年来,这一理论于医疗卫生领域亦有较多应用,应用范围包括知识技能培训考核、医疗信息管理、护理带教等[3-5]。本次研究将PDCA 循环理论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PDCA 循环理论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工作有如下优势[6,7]:(1)基于PDCA 的带教模式能够建立清晰的组织管理结构,确保护生、带教、护士长之间能够顺利沟通,避免责任不清、信息反馈失效等不良结果;(2)基于PDCA 的带教模式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全方位巩固护生知识技能的运用,同时能够囊括护理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各方面知识技能,避免低效率及护理盲点;(3)基于PDCA 的带教模式能够合理安排培训与实际工作的关系,减少护生因知识储备不足、技能不够娴熟而无法顺利工作的情况,同时避免了护生实习内容与培训内容不接轨的情况,提升护生培训满意度;(4)基于PDCA 的带教模式使得培训方法及内容规范化,避免了带教随意支使护生,不仅有助于护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带教人员的个人素养,促进带教及护生之间关系和谐,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5)基于PDCA 的带教模式使得护生能够学到更多专业知识,接触更多临床内容,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工作热情,不仅提升了培训期间的护生培训满意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还为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PDCA 循环理论用于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尚处于试验阶段,相关报道尚不足以证实这一模式用于医院护理整体管理的价值。然而,基于PDCA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在各医院科室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用于外科护理的管理及指导,PDCA 循环理论能够及时发现外科护理中存在的盲点及误区,同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从而不断改善外科护理质量。用于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PDCA 循环模式能够不断发现护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盲点及不足,及时作出纠正,解答护生疑问,从而解决事先拟定的教学计划无法完全涵盖所有临床内容的不足,提升护理带教质量。用于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PDCA 循环模式有利于及时总结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改进护理方法,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出现。此外,除用于各临床科室外,PDCA 循环理论用于护理质量信息管理方面亦有相关报道,证实这一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信息质量,促进护理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总之,PDCA 循环理论用于医院护理工作已显示出较大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生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基础知识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自身培训满意度均显著更高,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基于PDCA 循环理论的护理带教模式显著提升了各个层面上的带教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次研究限于时间及规模,纳入护生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大样本多中心对照研究将是今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另一方面,PDCA 循环理论尚未于全部科室推广应用,因此这一带教模式用于其它科室带教工作的实际效果有待更多的研究报告证实。

综上所述,基于PDCA 循环理论的改进型护理带教模式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显著提升了培训效果,同时提升了护生培训满意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于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推广应用。针对血液净化中心PDCA 护理带教模式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及该带教模式用于其它科室护理带教的实际效果,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净化血液
清律的基础知识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掌握基础知识
陶色净化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