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实践线上课程研究与应用

2021-09-03 20:18郁舒兰武泽慧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线上教育小学生

郁舒兰 武泽慧

摘 要:中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到大众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处理学习生活事务已成为常态。而2020年疫情带来的居家隔离,使得用户愿意在移动互联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将助推线上教育的更快发展。本文讨论融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原则和培养路径,对少儿类应用的综合实践线上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并以实例验证。

关键词:核心素养; STEAM; 综合实践课程; 小学生; 线上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047-002

1.背景概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017年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高中新课标修订稿正式颁布。2019年1月,教育部启动贯彻核心素养统领性与指导性的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素养开始进入课程,走进中小学。中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2.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结合信息技术的意义

2.1政策支持

2016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对有条件的地区,大城市等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

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并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开展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2017年《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提出,我国普遍存在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和市场相匹配,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匮乏等问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2.2市场分析

2.2.1政治因素: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有力推动了互联网和实体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

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国家提出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将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支持。

2.2.2经济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8228元(2018)增长到32189元(2020),居民有条件为家庭配置更多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更有意愿为虚拟服务付费。这将助推移动互联网教育的普及,为行业带来更多盈利机会。

2.2.3社会因素

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处理生活事务已成为常态。而2020年疫情带来的居家隔离,使得用户愿意在移动互联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将助推线上教育的更快发展。

2.2.4科技因素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都为5G基础建设和商用提供政策支持。随着深度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推动语音识别、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等领域出现更多可用产品,为线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

2.3能力

综合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同时结合互联网会接触到大量的资料,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广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在完成项目中迫使自己不断思考。同时互联网的UI设计会帮助学生提升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及审美能力。在项目制学习中也可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核心素养教育可以让学生全方面发展成为我国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融合核心素养教育的小学生综合实践五大原则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融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具备新的核心特征:跨学科、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

3.1第一原则:小学生综合实践知识的层级性

本文认为,核心素养方面六个有着不同的层级关系。科学精神、学会学习代表了逻辑和推理等能力,这是最基层的核心素养;中间一层是实践创新、健康生活,代表了实践应用的能力;最高层是人文底蕴、责任担当,代表了战略层方法论的能力[1]。这些核心素养正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最需要的六种素养。

3.2第二原则: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的普适性

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仍然是建立在传统教学基础知识之上的,是将传统科目学到的基础知识跨学科灵活应用的教育体系,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应该和义务教育一样具有普适性,体现教育公平的初心。当然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也分初级阶段课程和进阶课程,所以小学生综合实践初级阶段教育具有普适性,而进阶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此在结合移动应用的情况下,移动应用中老师应该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每个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并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估,可以比线下更直观更快速的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情况。也可以为学生分组,让兴趣类似的同学分为一组,去探索他们更感兴趣的项目,甚至是去学习进阶课程,在移动应用中都可以及时给到合适的辅助材料,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了效率。同时要注意标准化,做到可持续性发展,让这个系统可以长久的使用[2]。

3.3第三原则: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对于高阶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例如创新精神、實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个人和小组反思而被激活,因此反思很重要[3]。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注意高阶能力的培养,并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中应直观的体现出来正在培养哪些能力,并引导学生去反思去批判,不断进步。例如可以给项目任务贴上能力标签。并且在很多案例中也表明,高阶能力培养的提升后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考试成绩也有显著提升。

3.4第四原则: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针对解决真实问题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需要面向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学校可以给学生更真实的体验感受,比课本讲解会生动很多。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中应可以模仿真实项目做虚拟情景的创立,将真实项目的难点游戏化,清晰化。例如可做成闯关模式,闯关成功会有鼓励和奖励,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解决这个真实问题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需要考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5第五原则: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需要项目制学习

这一特点也是基于上一点,需要真实的项目来支持整个学习过程[4]。老师需要为每个学习小组制定一个项目的主题让学生去质疑、寻找问题,去探索调研,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创意作品,最后将作品分享展示出来。而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中应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个项目流程一步步的按顺序完成,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每一步都留下思考过程记录,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反思。并且在流程设计上可以添加限制约束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在寻找当前存在问题阶段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是无法进入下一阶段调研分析阶段的任务的。

4.信息化视域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4.1本土化

综合实践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当地特色文化或项目活动。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中应结合当地特色制定风格,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应用。例如在南京的学校,可以组织去南京云锦博物馆,参观学习云锦的制作流程及欣赏精美的云锦工艺品,由此创新一些文创产品;也可以加入云上博物馆,利用VR技术等现代科技,让学生在手机上就可以观赏博物馆内的藏品等[5]。或者也可以注意多地区通用的情况,使用一些多地区通用的色彩及形式,加快开发效率,减少成本预算。

4.2责任划分 多方配合

做好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需要多方的积极配合。

学校应设计好课程结构,课时安排管理计划,引进相关教师人才,做好教师培训和活动宣传等。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中需要为学校提供宣传展示教学设计成果的平台,清晰地展示传递有效信息[6]。

老师应积极注意和反馈每个学生各维度的情况,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中需要及时清晰地为老师反馈该老师所负责班级的情况,让老师可以方便明确地反馈给家长和上级的入口,界面需要简约清晰、易于理解,减少教师的培训学习成本。

家长应积极参与子女的综合实践教育,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中应及时提醒家长其孩子的新动态,并对孩子实时给予具体的鼓励和赞赏,参与孩子的成长,拉近亲子关系,增加和孩子的共同话题,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学生应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创造,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引进各地云上博物馆资源库及学校老师提供的各种资源,学生可以直接查看学习参考。其次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交圈,班级同学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创造的作品;可以为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赞评论收藏;老师家长也都可以参与;让学生们共同成长,更好的发挥教学作用,让学生在快乐和鼓励中自信成长。

4.3评估机制

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需要评估体系,评估对学生各个维度能力的提升等,验证教学的过程是否有效。在结合互联网情况下,移动应用可以提供大数据可视化及直观的图表分析,让家长、老师、领导都可以直观的看到教学成果。但是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讨论打磨谨慎确认。目前有四个维度来判断学生的能力,分别是科学创新,健康向上,艺术素养以及学习能力[7]。

4.4通过线上加大宣传力度和创新力度

经过2020年的一场疫情,线上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同步到线上,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跨越空间时间限制的传播性,增强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各方面的推广与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鼓励孩子的成长。

5.总结

当代教育信息化也包含着综合实践课程,在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合适等条件下,相信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会高速发展。本文研究了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结合移动应用该遵循的五大原则,提出能力培养路径,希望对进一步的小学生课程教改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陶佳,范晨晨,张翠翠.STEAM教育助力核心素养提升的国内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1):65-73

[2]Vicente Francisco Ruiz,Zapatera Llinares Alberto,Montes Sánchez Nicolas. Curriculum analysis and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TEAM project through educational robotics in primary education[J].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2020,29(1)

[3]Bassachs Marcel,Caabate Dolors,Nogué Lluís,Serra Teresa,Bubnys Remigijus,Colomer Jordi. Fostering Critical Reflection in Primary Education

[4]宿庆,张文兰,夏小刚,李莉.服务于人才培养的STEM教育——《制定成功路线:美国STEM教育战略》的解读与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1):114-120

[5]Hsiao PengWei,Su ChungHo.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TEAM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rses and Its Effects on Student Motivation and Learning[J]Sustainability,2021,13(7)

[6]马鹏云,贾利帅.推进STEM教育:学校如何改变?——STEM教育发展报告《澳大利亚学校中STEM学习的挑战》解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02):26-32

[7]李艳燕,董笑男,李新,张媛.STEM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02):48-55+72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程线上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翻转课堂在水利工程地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线上教育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广府艺术在线上教育的传播与探讨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论高职行政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