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味的校园

2021-09-04 15:51胡明宝
花火·慧阅读 2021年8期
关键词:山子李军苹果树

胡明宝

山子坡小学很小,两排旧砖房,百十名学生。

校园里有棵很显眼的苹果树,很粗很高,枝繁叶茂,结的苹果很红很甜很诱人。苹果树成了很多孩子心底的挂念、眼里的星光,为啥呢?谁都想吃一口香喷喷的苹果呗。

但苹果可不是随便能吃到的,有老师看着呢,有同学们好多双眼睛明里暗里盯着呢,有一圈带着毛刺的铁丝网围着呢,谁敢?

但是……

即便如此,树上的苹果从青到红,从坐果到采收,总有一些神不知鬼不觉地销声匿迹,碧绿的叶子凌乱地散落树下,像委屈的泪滴,诉说着一棵树的遭遇。

谁摘走了苹果?谁躲过那么多双眼睛偷偷摘走了苹果?

调查、暗访、举报……一个孩子被拽出来了,另一个孩子被拽出来了,第三个孩子被拽出来了……他们低着头红着脸,被罚站墙角或者扫一星期厕所。班主任在班上点名批评他们,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着义正词严的话,用了很多能把孩子脊梁骨压弯的词。校长还专门召开全体师生大会,让“小偷”们站成一排集体曝光,挨个念“检查”,做检讨,红脸出汗。最后,校长苦口婆心地训诫:“你、你,还有你……不知悔改,屡教不改;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从小偷苹果,长大偷……偷火车啊。”

这样的“杀鸡儆猴”大会,每年都要开个两三次。

开来开去,还“挖”出了一个小“惯犯”,那就是四年级学生李军。这家伙从二年级一路偷到四年级,几乎每次出现“苹果失窃”事件,他总脱不了干系。李军跟爷爷长大,平常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年到头吃不上什么水果,嘴巴自然超馋,又加上爷爷很少管束,自由散漫惯了,这苹果也就成了他年年觊觎的舌尖上的美食。

老校长在来学校的第四个年头上,于寒假前,光荣退休了。他走的时候,還对老师们检讨自己治校不严,没有从根本上斩断“苹果失窃”之根源,没有让李军这样的小惯犯改邪归正……

新校长来了。新校长和退休的老校长一样,矮墩墩,胖乎乎的,而且也是个秃头,唯一不同的是,新校长脸上的笑容多。新校长姓王名校,哈哈,真搞笑,好像他爹妈早就知道儿子将来会当校长似的,所以先把名字叫开了。

第二年春天,苹果树开花了,一树的粉白,一树的浓香,引来一树的蜜蜂嘤嘤嗡嗡和七八十篇讴歌苹果树、苹果花,以及赞美春天的作文,这是王校长亲自布置给三、四、五年级学生的作业。

王校长白天上课,晚上挑灯夜战,仔细遴选出20篇质量上乘的习作,又亲自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这一溜宣传橱窗,原先张贴了教育局的几份旧文件和几张一年半以前的县报,皱皱巴巴、愁眉苦脸,早已不成样子。现在橱窗重新上了红漆,里面第一次换成了孩子的习作,像新耕的菜畦里长满了青葱的韭菜。精神焕发的橱窗和版面内容的大改观,顿时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聚在这里,小嘴一张一翕,读了又读,读完了再去看苹果树,就看出了不一样的树干、不一样的绿叶、不一样的花朵、不一样的内涵、不一样的味道,看得心里热乎乎的,看得眼里明亮亮的,看得想跑上去抱抱它。

夏天来临的时候,苹果树开完花,便开始了结果的事业。它总是沿着季节的脉络,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冬枣大的青苹果,圆嘟嘟、紧绷绷的,咬一口会涩住舌头,谁也不会傻傻地去偷吃。但当青苹果鼓成拳头大,微微抹上一点胭脂红的时候,树下就有了不安分的眼睛。

有一天午睡的时候,三个男孩子穿过满校园的宁静,越过铁丝网围成的栅栏,哧溜溜,爬上高高的苹果树,准备大饱口福。

结果他们被值勤的孟老师逮了个正着,蔫头耷脑被召唤到了办公室。孟老师将三个倒霉蛋在自己火辣辣的言语“火锅”里涮得脸红脖子粗后,趁热打铁,“押送”到王校长那里。王校长正在批改作业,他放下笔,看看三个男孩儿,又看看孟老师,淡淡地说:“孩子们想吃苹果,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还想吃呢。”王校长又对低着头的三个小家伙温和地说,“不过,苹果还没熟,摘早了,就糟蹋了。再说,爬树摘苹果,也很危险,万一摔着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校长自始至终没有提一个“偷”字。

这个校长,竟然为“小偷”争情理,“画风”和老校长不一样啊!孟老师心里想着,语气就多了些试探,问:“咋处理李军他们?”

又是李军,偷苹果的老手啊。不但自己屡教不改,还怂恿别人和他一起偷……

王校长反问:“你说呢?”

“老……办法,罚站,每人默写《小学生守则》20遍,再打扫一星期厕所。” 孟老师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口吃。

王校长又问对桌的吴主任,吴主任是政教处主任,是孩子们眼里的“活阎王”,“你说呢?”

吴主任长着一张驴脸,没人见他笑过。他严肃地说:“狠扣班级考核分,与班主任绩效工资挂钩,让班主任严抓严管。”他的话让人想起铁匠抡着大锤砸在通红铁块上的场面。

王校长笑眯眯地望着他们,不说话。

孟老师心里更没底了,小心翼翼地说:“要不干脆给苹果树围一圈更高更密的铁栅栏,谁也别想闯进去。”

吴主任一耸肩,烦躁地说:“不就是棵苹果树嘛,我早就想把它砍了,斩草除根,一了百了……”

王校长不再笑眯眯了,摇着发亮的脑袋说:“不,不,不许罚抄《小学生守则》,不许扫厕所,不许扣班级考核分,不许加高加密铁栅栏,更不能砍树,只需……”

孟老师和吴主任都盯着王校长,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王校长说:“孩子们就是想吃个苹果,解解馋,没必要风声鹤唳,没必要上纲上线,更没必要痛下杀手罚来罚去,只需把铁丝网拆了……”

吴主任瞪大了眼睛,指指李军他们,问:“那这几个……不追究了?”

“不追究了。”王校长说,“你们发现了吗?孩子们都非常爱护这棵苹果树.我敢说,如果李军几个不是一时嘴馋,也一定不会违反午睡纪律,冒险爬树的……可是,如果把树砍了,那要伤了多少孩子的心啊。”

李军他们就这样被王校长原谅了。他们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心里满是疑惑:新校长为什么没像老校长那样狠狠地惩罚我们?

走出校长室,李军悄悄地向孟老师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孟老师说:“校长说了,苹果树是大家共有的。既然是共有的,就要大家共同呵护。当苹果熟了,办个采摘节,每个人都会吃到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大家共同分享甜美的果实,共同庆祝丰收的节日。”

李军瞪大了眼睛:“这个说法好新鲜,而且不用偷就有苹果吃,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既然苹果树是大家的,既然大苹果人人有份,既然还要搞采摘节,谁还去偷呢?不但不偷,还要像主人看菜园一样,好好看着呢。

这里面谁把苹果树盯得最紧呢,哈哈,李军啊。

你瞧瞧,苹果树下的铁丝网虽然早拆了,有谁去摘过苹果呢?没有!连个脚印都找不到!

孩子们爱着苹果树呢。王校长的判断多么准确。

秋天,红通通的苹果压弯了枝条。山子坡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苹果采摘节到了。王校长和吴主任从五个年级的孩子中挑选出十个代表,参与采摘苹果。孟老师攀上梯子摘,李军施展本领,三下两下噌噌爬上了树,其他人在树下接应,一篮一篮的红苹果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这是一个值得山子坡小学全校师生庆祝的节日,就像农民庆祝丰收节,人人脸上带着笑,嘴里哼着小曲。教室里,每个孩子面前,都放着一个芬芳的大苹果。

李军捧着苹果去找王校长:“校长,我代表同学们问一问,吃了苹果要写作文吗?”王校长哈哈一笑:“谁说要写作文了!吃苹果就是吃苹果……不过,有感受,也可以写啊。”

李军“吭哧”啃了一口苹果,快活地出了口气,说:“校长,真甜啊!我写!”

王校长拍拍李军的肩膀,点点头:“好,苹果丰收还有你的一份功劳呢。”李军第一次害羞起来,脸上飞起一片红云。

王校长又说:“从今往后,我们每年都要办一届苹果采摘节,让我们的校园永远洋溢着苹果的香甜。”

第二年春天,苹果树又开花了,满满一树,粉白粉白,恁香恁香。不同的是,校园内外已经有十几棵苹果树在抽枝展叶、蓄蕊开花,虽然都是小树,但无不朝气蓬勃、精气神十足。它们正是王校长带领老师和孩子们种下的。

……

一眨眼,许多年过去了,山子坡小学灰暗的旧校舍早换成了气派的校园,教学楼、塑胶操场、足球馆、实验楼、学生餐厅……一应俱全,整个校园像大山里的一颗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校长一个个来了又去。一茬一茬的孩子们,也像起飞的小鸟,欢快地飞出大山,飞向更高远的蓝天。一切都在变。而学校里一年一度的苹果采摘节却没有变。蘋果味的校园也没有变。

直到今天,苹果树依然年年花如雪,岁岁果盈枝。

对此,最欣慰的自然是山子坡小学校长李军了。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回到了母校。从教师到校长,三十年了,他片刻也没有离开这里。

猜你喜欢
山子李军苹果树
论玉雕山子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山子工艺
一颗孤单的苹果树
浅谈初中化学的多种解题策略
不能叫你的名字
山子
苹果树
埋在心底的秘密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苹果树”大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