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渡黄河

2021-09-05 02:47小军
阅读(中年级) 2021年8期
关键词:刘邓渡河刘伯承

小军

1947年6月,在鲁西南前线,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12万大军,悄悄逼近国民党重兵把守的黄河防线。

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开始强渡黄河。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刘伯承、邓小平来到黄河北岸的渡口。

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mǎng),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夜色苍茫中,船工从苇丛深处推出一只只平头木船,刘伯承、邓小平敏捷地跳上船去,并肩站在船头。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突然,两架敌人的侦察机沿黄河由西向东飞来,一路投下许多照明弹,顿时打破了夜的沉静。这时,站在船头、解开外衣的邓小平,见敌机临空,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来轰炸机,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

“是啊!”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眼镜,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说完,他俩相视而笑。

刘伯承、邓小平显得那样轻松,胸有成竹。其实,为了使部队能顺利渡过黄河,他们精心部署,可一点儿都不轻松啊!

渡河之前,刘伯承、邓小平把12万野战军主力集结起来,而让太行军区、冀南军区部队伪装成主力,在豫北发起攻势,跟敌人打得难解难分,同时指挥豫皖苏军区部队向开封以南地区佯施攻势,以转移敌人视线。此时,真正的主力部队正夜以继日地进行渡河的准备工作。

指挥部设在一所农民的房子里,泥坯墙、茅草顶,房间不大,四壁钉满了地图,中间摆着4张方桌,桌上铺着黄呢军毯。邓小平坐在桌子的一头,仔细地看着地图。刘伯承则双手叉在腰间,在屋里踱步沉思。就这样,刘伯承和邓小平在这间小小的指挥所里,筹划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

当太行、冀南和豫皖苏部队同敌人连续打了几天几夜,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弄不清我军主力行动方向时,国民党郑州前线司令部却发表电讯,说什么刘邓的军队南进受挫,被迫“西窜”。可见,刘邓大军“明修栈道”的战术已经奏效。

本来,国民党新调来的两师主力已挖了滩头阵地,因听指挥部的情报,就放松了戒备,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

刘伯承、鄧小平把渡河时间选在6月30日晚。夜,静得出奇,黄河北岸的我军将士悄悄地蹲在战壕里,各种渡河器材都准备停当,只等渡河命令下达。

午夜时分,渡河命令下达了。我军大炮首先向南岸的敌军阵地开火,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寂静的夜空,火光映红了滚滚黄河水,千百只帆船载着我军健儿杀向黄河南岸。我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300余里地段上,一举突破敌军防线,渡过了黄河天险。蒋介石鼓吹的“黄河战略”神话,只一夜工夫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的笑谈。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从此揭开了序幕。

说说文章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地方读到了刘伯承、邓小平“强渡黄河”的精心部署?

猜你喜欢
刘邓渡河刘伯承
脑壳落了都不怕
关于“小船渡河”中最短位移下的时间问题
“鸟人”
脑壳落了都不怕
众猴渡河
激战汝河
抢渡沙河
小平找牛
跨越陇海线
贾人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