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以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 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样板

2021-09-05 02:41宁波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慈溪市组团片区

宁波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慈溪市经过两年多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实践探索,着力破解农村资源要素配置不充分、乡村发展不平衡问题,走出了一条乡村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市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慈溪市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主要做法和实践价值

慈溪市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是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具体项目为牵引,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聚焦当前乡村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党建联盟、规划联合、产业联动、社会联治等举措,打造乡村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实现基层组织融合共进、基础设施统筹共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基层治理协同共治的一种乡村协调发展模式。其做法和实践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活力。坚持党建引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慈溪市在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中,打破行政村地域边界组建片区党建联盟,为村与村、村与企业之间协商统筹、协调利益、协同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解决了先进村受限“一亩三分地”难有新作为、后进村缺乏思路“迈不开步子”等问题。如,崇寿镇傅家路村与其相邻的健民村、傅福村组成片区,设置片区联合党委,通过带组织、带管理、带技术,带动片区各村的组织建设、治理水平和产业发展整体提升。片区成立第一年,集体经济增长率达30%,村民对村班子的支持率明显提高。2020年换届选举中,健民村、傅福村村民参选率分别达到99.2%、97.9%,村“两委”平均得票率分别达到87.9%、86.9%,比上届分别提高3.1、5.5个百分点。实践证明,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乡村片区组团发展,通过组织共建、发展共谋、事务共商,有利于激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组织力、执行力。

统筹盘活资源要素,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乡村土地资源、配套产品等要素零散分布的瓶颈问题,慈溪市以整合优化资源要素为牵引,推动实施片区组团产业联动工程。如,逍林镇推动振兴村等5个制鞋产业集中村组团发展,各村入股组建鞋产业片区发展有限公司,统建鞋制造创新设计及产业服务中心、大学生电商基地等公共平台,建立片区品牌认定机制,通过产品质量统一把关、专业技能统一培训、安全生产统一监管,并以片区名义对外签订合作意向,进一步集聚产业资源,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2020年,该镇拖鞋产业产值增长30%,拖鞋企业欠薪事件和消防事故分别下降78%、80%。实践证明,以产业为纽带推动乡村片区组团发展,通过产业集聚、资源共享、补链配套,有利于推动片区各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达到“1+1>2”的效果。

提高区域协同水平,推动鄉村治理整体提升。为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各村“自扫门前雪”的现象,慈溪市在片区实施“规划联合”和“治理联动”工程,通过“一张图”统揽乡村建设、“一盘棋”统筹社会治理,有效提升了全域美丽的乡村新面貌。如白沙路街道针对辖区内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周边违章建筑多、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组织4个村1个社区全面开展“校地联合整治”,并提前布局、整体打造学院周边美食一条街、网吧、酒吧等生活服务设施。通过治理,2020年该片区治安、刑事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5.3%、46.9%,矛盾纠纷总量下降12.5%,安全生产和消防事故下降67%。实践证明,在乡村片区组团发展中,实施公共服务统筹和区域治理联动,有利于提高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发挥强村能人的带动作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慈溪市在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过程中,采取以强带弱的方式,通过能人带动,推动强村带领弱村共同发展,既缓解了“治村能人”紧缺的问题,又实现了村民共同增收。如,龙山镇徐福村党委书记是省“千名好支书”,在他的带领下,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元,而相邻的田央村、筋竹村虽然有丰富的山塘、土地等资源,但由于缺乏开发经营的好思路,村集体增收乏力。3个村组成片区后,徐福村党委书记兼任片区联合党委书记,充分发挥徐福村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共同谋划乡村改造提升、旅游项目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等项目,预计带动田央村、筋竹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幅30%以上。实践证明,以补齐弱村短板为出发点推动乡村片区组团发展,通过能人带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强村在人才、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弱村形成自我“造血”功能。

慈溪市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基本模式

通过调研梳理,慈溪市乡村片区组团主要有七种模式。

能人带动型。这类片区主要依托干事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带动,统筹各村发展资源,帮扶带动弱村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产业集聚型。这类片区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规划引导片区产业集聚发展,对外以片区组团拓展市场,对内按比例进行投资和分配,避免片区内同质恶性竞争,增强片区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补链配套型。这类片区各村之间有产业配套的能力,但相互之间联通不紧密,通过对片区产业链实施整体规划,提高本地配套率,培育形成要素相对齐备的产业链。

资源互补型。这类片区各村资源禀赋互补性强,通过资金、项目、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服务统筹型。这类片区各村人文相亲、紧密相邻,围绕文体、养老、育幼、医疗等共同的公共服务需求,提升片区公共服务的集约化,形成片区综合服务的规模效应。

治理联动型。这类片区一般位于村(居)民集聚程度较高、新老市民杂居、社会管理难度较大的城郊接合部、城镇集中居住区等,重点是构建完善“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社会治理的一体化,推动实现“村融民和”。

飞地抱团型。与其他模式相比,这类片区地理位置并不接邻,通过县、乡两级统筹和村级自发联合,以“土地+资金”“资金+项目”等形式,引导分散的资源集聚至“飞地”项目,实现跨区域的集约发展。

慈溪市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基本流程

村片区组团涉及不同行政村的利益关系和群众意愿,要取得实效必须讲究片区组团方法。总结慈溪市乡村片区组团的做法,可梳理出“八个一”的基本流程。

一批清單理需求。坚持问需于村、问需于民,紧紧围绕“集体发展、群众得利”原则,通过座谈走访、会商研究,全面分析片区内各村组团发展的资源优势、制约合作的短板因素、下步持续发展的共性与个性需求,建立村级发展优势清单、问题清单、需求清单。

一项评审筛优劣。对镇村排摸的拟培育片区,由县级协调小组和有关专家进行组团培育的可行性联合评审。对前景较好、定位准确的片区,列入县级培育对象,在政策激励、人员配备、项目指标、经费保障等方面重点倾斜;条件不成熟的,作为镇级培育片区由镇乡(街道)自主培育,或重新拟定发展计划。

一个联盟领方向。以片区为单位组建党建联盟(片区联合党委),一般由片区中的“能人”村书记担任书记,或由乡镇党委成员直接兼任书记,并视情吸纳片区内较大规模企业党组织加入联盟,推动基层党建整片建强、区域发展整片谋划、社会治理整片联动,以此引领片区组团高质量发展。

一套机制谋共识。建立片区联合党委会议、村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重点工作协同、干部队伍统配、党建资源共享、工作成效互促等机制,定期就片区党员共管、思路共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问题共商、难题共解、服务共推等具体工作开展讨论决策,充分凝聚片区在发展经济、管理事务、提升服务等方面的共识。

一张蓝图统规划。围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两个关键词,从发挥片区整体功能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等内容,编制片区全域发展规划。县级有关专家对片区规划编制进行指导。

一份协议明权责。各村签订片区合作协议,在坚持各行政村组织、资产属性和财务核算“三不变”原则基础上,建立片区股份经济合作联社或市场化经营股份公司,按照各村出资比例确定股份比例,明确各村在片区集体资产统配、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改造提升、土地产权改革中应承担的任务及所能享受的利益分成。

一批项目促发展。聚焦片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民生实事工程建设,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片区项目,排出项目计划表,清单式滚动推进,用看得到的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

一系列考评强质控。对项目推进、集体经济增收等动态指标,实行片区组团发展“红黄绿灯”动态考评。对项目推进缓慢、发展不符合预期的,亮黄灯进行联合帮扶,督促限期整改;起色仍不明显的,亮红灯退出县级培育对象名单,列为镇级培育对象继续培育或解散重组。

责任编辑:谢 霞

猜你喜欢
慈溪市组团片区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何方俊 徐依涵 管欣恬
十二星座在团队中都是什么担当
创新又贴心
我的好妈妈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张思宇 吴言蕾 周灏齐
兵器组团“打雪仗”
古灵精怪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