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发动机”
——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1-09-06 02:34曾永青
江苏教育 2021年59期
关键词:动力发动机情境

曾永青

【设计理念】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是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在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动力的现状,设计游戏热身、情景表演、倾听心声、拓展思考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体会不同动力给人的感受及影响,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

一、游戏热身,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害虫和益鸟”。游戏规则是老师说“害虫和益鸟”时,同学们回答“请问是什么”。当老师回答的词语属于“害虫”类时,如苍蝇,同学们伸出双手做驱赶动作,同时说“赶走”;当老师回答的词语属于“益鸟”类时,如燕子,同学们张开双臂做飞翔动作,同时说“飞呀”。

师生活动。

教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下面,我要把游戏难度升级,哪些同学愿意继续参加?请举手。难度升级的方式是游戏全程加上拍手动作,我们来试一下。

师生活动。

教师:游戏难度升级后,你为什么愿意继续参加?

学生1:想挑战一下。

学生2:有点好奇。

学生3:我想跟老师互动。

教师:想挑战一下、有点好奇、想跟老师互动,这些是我们继续玩游戏的什么啊?

学生1:原因。

学生2:动力。

教师:对,这些是我们继续玩游戏的动力。动力是推动我们做一件事或持续做一件事背后的原因。我们完成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动力推动,如锻炼身体、保持规律的作息、坚持阅读等。同学们,你们觉得学习需要动力吗?为什么?

学生1:需要,如果没有动力,我就不想写作业了。

教师:的确是这样。很多时候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困难的、任务量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动力来帮助我们面对和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2:不需要动力,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

教师:学习是自己的事,意味着必须要学习,不能不学,对吗?如果我们能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那么学习是不是就更有动力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动力——我的学习“发动机”。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由游戏“害虫与益鸟”引出主题词“动力”,探讨学习是否需要动力,从而导入课题。

二、情境表演,体验动力

教师:同学们都有哪些学习动力呢?下面,我们通过情境表演来分析两位同学的学习动力。

PPT展示情境表演内容,学生上台表演。

情境1:打游戏。

孩子在专注地打游戏,忽然听到开门声,他迅速关掉电脑。

家长:你刚刚在干什么呢?是不是在玩游戏?

孩子:没,没有。

家长:还说没有!电脑还热着呢!

孩子:玩了一小会儿。

家长:你写完作业了吗?就知道玩游戏!你看看人家小曾一直在学习,从不玩游戏!难怪你们差距那么大!快写作业去!

孩子赶紧回房间写作业。

情境2:考试后。

考试后的课堂上,老师正在发试卷。

老师:小红,上讲台来拿试卷。

小红:唉!

老师:小曾,上讲台来拿试卷。

小曾:谢谢老师!

老师:小曾考得不错,再接再厉!

小曾:好的,谢谢老师!

小红:她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原来的成绩都差不多啊,看来我要更努力了,下次争取超过她!

教师:两位同学的学习动力分别是什么?

学生1:孩子的学习动力是怕挨打和被比较。

学生2:小红的学习动力是想要超越别人。

教师:下面,请将你的学习动力填在学习任务单——“学习动力气球”(见图1)里,尽量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描述。

图1 学习动力气球

学生填写并分享。

学生1:我的学习动力是担心考不好、怕被惩罚、怕被嘲笑。

学生2:我的学习动力是奖励、表扬、鼓励。

学生3:我的学习动力是目标、成就感。

教师请发言的学生将学习动力写在黑板上。

教师:观察同学们写的学习动力,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我发现,有些动力是来自自己的,有些动力是来自别人的。

教师:我们把来自他人希望、要求的动力称为外部动力,把来自自身,代表了我愿意、我希望、我需要的动力称为内部动力。学习的动力是丰富多样的,总体上说有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表演,为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动力做了铺垫;通过梳理概括,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

三、倾听心声,分析影响

教师:在众多的学习动力中,有的作用大,有的作用小。不同的学习动力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也不同,有的让我们充满斗志,有的让我们喘不过气。下面,我们来听听一位同学的心声,这是她的作文《十年后的我》中的片段。

教师播放音频。音频内容:十年后的我在实验室聚精会神地做实验,在阅览室专心致志地看书,在运动场挥汗如雨地奔跑……充满了幸福!十年后的我是那么的自信与骄傲。我会为这一天加倍努力!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

教师:这位同学的学习动力是什么?

学生:为了自己的将来。

教师:请问这个动力对她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努力学习。

教师:是的,这个动力激励她努力学习,她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努力了?

学生:现在。

教师:她会努力到什么时候?

学生:10年后。

教师:从现在到10年后,你会怎样形容这个影响的时间跨度?

学生:非常久。

教师:是的,这个动力对她的影响是非常持久的。

教师:除了持久,这个动力还给她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幸福感。

教师:她在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学习时感受到了幸福,这是一种积极的感受。

教师:我们也可以从感受和持久性角度分析学习动力对自己的影响。请拿出填写好的学习任务单,在气球下面用表情标注学习动力带给你的感受,笑脸、平脸、哭脸分别表示积极、一般、消极;用符号标注学习动力影响的持久性,加号、减号分别表示持久、不持久。如,目标是我的学习动力,当我因为这个动力学习的时候,我的感受是积极的(标上笑脸),目标长久地激励着我去学习(标上加号)。

学生标注并分享。

学生1:我给惩罚标注的是哭脸和减号。

学生2:我给鼓励标注的是笑脸和加号。

学生3:我给目标、成就感标注的是笑脸和加号。

教师:内部动力更容易让人体验到积极感受,发挥的作用更持久。但是,外部动力也很重要,学习既需要内部动力,也需要外部动力。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探讨,让学生从感受和持久性角度来分析学习动力对自己的影响,从而体会到学习既需要内部动力,也需要外部动力。

四、拓展思考,转换动力

教师:不管学习动力是什么,如果它总是让自己处在不舒服的状态,应该怎么办?这真是一道难题。请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时可以一个具体的动力为例,如,家长的催促是我的学习动力,但它总让我处在不舒服的状态,我该怎么办?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1:我假装听着,实际上在想自己的事情,不跟他们顶嘴。他们讲完了也就好了。

学生2:我们可以主动一些,提前把事情做完,这样家长就没有催促的机会了。

学生3:我会告诉家长目前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了,让他们知道催促只会让我的进度变缓,请他们不要急。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我们要理解他们的初衷,学会换位思考,也要和对方说出我们的感受,表达我们的期望,在我们的希望和他们的希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一种彼此都能接受的状态。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动机”,让我们一起开足马力,为学习加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不良动力,尤其是当不良动力来自外部时,要学会沟通,更要学会主动学习。

【教学反思】

学习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学习动力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力非常重要。

对本课进行回顾、分析发现,笔者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科学地运用了学习动机的基本原理,教学方法上也有一定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对转换不良学习动力的处理有失偏颇,只探讨了如何应对不良的外部动力,未涉及如何应对不良的内部动力。事实上,不良的内部学习动力也是普遍存在的,如过度的自我压力。另外,学生关于“钱”这个动力的探讨不够充分,存在疑问,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课上及时解决,今后还需要改进。总而言之,学生在课上积极总结、分享、探讨,教学效果良好。但是,想要真正有效地转换不良学习动力,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调整和完善。

【点评】

这是一节基于成就动机理论设计的心理辅导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扎实贴实际。

本课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体现在概念的解释、教学设计的内在逻辑以及成就动机的激发等方面。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只有服务于实际才有生命力,本课针对小学高段学生以外部学习动力为主的现象,从“感受”和“持久性”两方面探讨了学生基于目标努力学习的影响,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活动丰富扣主题。

教学活动丰富多样,所有活动紧紧围绕学习动力的解读、体验、表达及转换展开。其中,热身游戏设计巧妙:先提升游戏难度,再调查学生是否愿意参加,最后自然引出动力概念,一气呵成。

3.评价具体显深度。

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回应具有针对性和思维含量,激发了学生的发言欲。如有学生发言:“我学习的动力来自当我考高分时别人的羡慕。”教师的回应是:“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对你来说很重要。”

猜你喜欢
动力发动机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2015款宝马525Li行驶中发动机熄火
2012年奔驰S600发动机故障灯偶尔点亮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