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源属性的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构建初探

2021-09-06 13:35吴国华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吴国华

【摘 要】当前,“有效教学”呼声日益高涨,简约的语文课堂逐渐被教育界同行从认知,认同到追求。作为教改关键阵地——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是简单的、直接的。而要做到简单、直接也并非易事,因为是教师在经历了深入复杂的思考与准备之后的“简单”,是经过缜密设计之后的“直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本源属性 简约课堂

纵观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执教者热衷于纵横无度地“开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已然走入了语文课教学纷繁复杂、乱花迷眼的误区,也使学生觉得语文课包罗万象、复杂无度,继而产生畏惧感。我们课改的真正目的是要寻找一条有效、简单、适合学生与时代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之路。其实,站在语文本源和理论的高度“极目远眺”不难发现,语文教学并非复杂无度、难以教学,冲出“误区”,才能领悟真正要领。要理清语文课建构思路——语文课就是把课讲得简单一些而已,营造简约、直接而且具有实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

一、目标简约,聚焦学生发展

语文课要从向着目标开始,最终在达成目标结束,简明、灵动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简明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设定:

1.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

一堂好课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目标依存于一系列合理的教学活动,而合理的教学活动又必须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目标的设定一定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比较精准地预判学生的能力水平非常重要。具体的课堂目标可以用比较清晰的描述以示区分。

2.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主线

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应该设立纵横两个方面,即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总目标和每节课学生综合达到的课堂或课文目标,也可以说是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具体的设定要求是:(1)处理好课堂教学目标与长期的学习目标的关系;(2)课堂目标的实现是为长期目标服务的;(3)把握好课堂目标的定位,让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4)课堂目标是对一堂课学习结果所做的预测,要及时反馈与弥补。

3.以选择为目标设定的手段

教学目标除了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年段的要求,具体、可操作以外,还要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例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蝙蝠之所以能在漆黑的夜空畅行,是因为有一种叫作超声波的物质,继而发明了雷达导航飞机在空中自由飞行的故事。课文用词丰富、描写精彩,且內容中涉及较深奥的物理知识。因此,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把“读懂课文,复述‘蝙蝠蒙眼、塞耳、堵嘴实验的经过”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呢?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结构框架:

课文大部分笔墨都用在了叙述“实验部分”上,教参也指出“抓住实验过程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和感悟科学家敢于试验和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所以就产生了以“实验”为文本中心的观点(重点目标)。但从结构上看,绝不能忽视“推测”这一重点环节,写到人们起初对蝙蝠在漆黑的夜间能自由飞行的好奇,推测出蝙蝠一定有一种超人的本领。在第二小节的一问一答中不难看出,因为好奇所以有了推测;因为推测,所以迎来了实验证实;因为实验,所以有了新的发现;因为发现,所以才出现了创新(发明)。可见,“好奇和推测”才是文本的精神原动力和矛盾点,才是文本值得发掘的价值所在,所以在这里的重点教学目标应该选择性地前移到“推测”这个矛盾冲突点上来。由此可知,虽然每一篇课文由于教师的理解不同,会有不同的教法,教无定法,但教一定要有章法。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一定要下足功夫,深入钻研课文内容,领悟每一篇课文的侧重点,设定与选择合适而准确的教学目标,训练扎实,一课一得,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二、内容简约,兼顾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凭借,新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在短短的一节或者两节课中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简约和精当。教学内容简约并非是简单地从整篇课文中截取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其实是由文本的教学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1.兼顾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精选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大于语文的教学内容,语文教材的开发方向是全方位、多渠道的。每篇课文可供训练的点很多,教学无法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精选教学内容。教师钻研教材要深,要“进得去,出得来”。钻进去潜心体会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再在此基础上精选出课堂的训练点。科学性、正确性、启发性是所选教学内容的明确要求,还要兼顾直指教学目标,直接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针对学生实际和知识拓展,整合教学内容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处理已有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整合、拓展,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笔者研读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作文),发现这个单元围绕的主题是“合理想象”,特别是作文《奇妙的想象》尤为突出,这是单元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为分解这一教学难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效率,笔者把作文教学分割成两部分。进入这个单元的学习,先单刀直入进行作文教学,此时学生觉得想象作文很难写,写出来的想象也均显生涩牵强。初稿完成后,笔者不忙着让学生修改,而是进入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忘启发学生如何借助课文中的想象素材催生想象作文的写作。等课文教学结束后,再回到《奇妙的想象》作文草稿,不用多作指导,学生的修改便水到渠成了。

3.遵从适度原则和学生接受能力,把握内容难度

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一定要以学生的可接受度为标准,坚持适度原则。所谓适度,主要包括广度、难度和深度三方面。广度就是教学内容的范围要控制好,内容太多,学生难以消化;难度是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言的,即要控制好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合宜;深度是就教学内容而言,即教学内容“发掘”的深浅程度。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契合度是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我们要立足于教学目标,使内容的难度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的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得着的满足感,从而不断开发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的广度也要适当,要围绕教材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要局限于既定教材,应适当加以延伸,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充实感;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又必须是精心筛选的,要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以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简约,凸显生本原则

除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简约之外,教学过程也要简约,唯有过程简约,学生的自主学习才可能充满活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也就更加灵动与开放,教学效果随之进一步得到夯实。当然,这里的过程简约并不是放任自流,它与语文“精细”教学也并不矛盾。“教育在线”的小语讨论区中有这样一段话:“语文不只是学问,更是工具。这工具不只是用以创造精美的工艺品,更可以用来制作粗笨的家什。其實语文教学是不需要像现在这样精细分析的。精讲细练过于艰涩深奥,反而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一般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分析讲解过于精细的唯一好处就是便于复制,而只有科学研究才需要通过再现结果重复验证,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拒绝复制,而追求创新的。”这段话清晰地阐述了“语文”需要简约的“课堂教学”,学生也需要简单的课堂,那教师如何准确把握这简约的要义呢?

1.粗放

语文课堂教学应提倡“粗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语文是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具”应更多地强调“使用”,也就是说,语文课应更接近于语言“实践课”,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思。教师的作用绝不仅仅是“讲”,而更多的是应该让学生去进行语言体悟、语言实践。基于此,教师的“讲”就应该“粗放”一些,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能力是要在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思中才能获得,教师应是这一过程的指导者。

2.灵活

学无定法,教自然也无定法。所以,不应对教师的语文教法过于苛求一致,教法要灵活,这当然不是否定一般的语文教学规律。这里所说的“灵活”应该是在把握一般的语文教学规律基础上的“灵活”。

3.人文

“人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如人文科学,人文景观。”这种解释显然与语文教学所强调的“人文”含义是不同的。语文教学中所提到的“人文”,其实主要强调的是思想情感,是强调在教学互动中师生个人情感的作用和个性的体现,强调“人”在语文教学中所处“中心位置”的体现。

综上所述,如果说要为语文课堂正本清源的话,则是欲求简单,必须先经过复杂的过程。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思考得充分一些、深入一些,为的是语文课堂能“简约”起来,学生能“轻松”起来,也为教师自己能更清晰、明了,有效地把课上好上实。所以说,简单不等于浅显、单薄、简陋,简单是深刻、丰富、精细的升华,深刻才能简洁、丰富才能简单、精细才能简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