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之路

2021-09-06 10:46
小学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航天飞机火箭火车

探索群星

火箭还是航天飞机?这两种航天器都能被发射到太空中去,但是航天飞机能在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火箭却不能。在20世纪,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相互对立,“太空征服计划”就是双方对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标:太空

1961年,苏联首次发送运载火箭,载人进入太空,这个人就是我们熟悉的“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加林。由于太空中没有氧气,普通燃料无法持续为火箭提供动力,所以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富含液氧的燃料来推动火箭。等到完成任务之后,有一个模块会从火箭上分离出来,将宇航员带回地球。

你以为这是最早的火箭?不!最早研究完成的火箭是德国在二战期间发明并使用的弹道导弹——V2火箭。你知道吗?第一个在太空中旅行的生物不是人类,而是一只名叫莱卡(Laika)的狗。

突破地球的大气层

要探索太空,人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重大挑战,即如何摆脱地心引力。这就要求火箭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千米。美国的“阿波罗号11号”能够在1969年登上月球,正是依靠这种非凡的速度。火箭最常执行的任务是运载卫星,并且将卫星运送到预先设定的位置。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能够返回地球。首先,航天飞机需要依靠火箭运载进入太空。火箭在飞行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与航天飞机脱离。然后,航天飞机在地面计算机的控制下绕地球飞行,完成任务后便执行返回命令,最终在地面跑道上降落。

在铁轨上

乘坐轨道交通旅行可以追溯到19世纪。这种出行方式与电气工程的发展有关,因为是以电作为动力,所以那个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与蒸汽机车相比,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少了很多。

火车

1870年,坐火车和轮船从巴黎到伦敦需要10多个小时。由于当时的火车以煤为动力燃料,发动机正后方需要给火车供应煤和水,这使火车增重了很多,再加上要靠火车头拉动车身前进,所以火车运行的速度就比较慢。当时的火车铁轨固定在木质枕木上,轨道的下面铺着大量的沙子和鹅卵石,雨水可以渗透进去,避免积水。

高速列车

2007年,法国制造的高速列车“欧洲之星”号从巴黎到达伦敦只需2小时15分钟。早在1964年,日本就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列车,火车轨道配备了混凝土枕木,列车运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210千米。目前,很多国家大力发展的是一种新型高速列车,发动机被安装在列车的每一节车厢,使列车能够以平均每小时360千米以上的速度运行。

地铁

从1863年起,地铁开始在伦敦运行。当时的机车还是以蒸汽为动力,不但非常嘈杂,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后来,机车配备了电动马达,相对安静且干净了不少。这比巴黎地铁早了30多年,巴黎的第一条地铁线于1900年投入使用,列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运行。此后,地铁技術不断改进,现在巴黎有两条地铁线路是全自动的,没有司机,车门的开关由计算机系统控制。

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依靠电力运行,速度快且经济实惠。过去,它是通过“辫子”与电网连接的,但高空架设电线会给城市带来不便,所以新技术是从地面给有轨电车供电。这样,有轨电车不但不会破坏周围景观,反而成了城市中心地带的一条风景线。

小知识:

通常古老的蒸汽机车紧跟着车头的车厢是储煤车,功能是储存燃料(木材、煤炭、柴油)和水。

石油,现代生活的伙伴

18世纪以前,人类还没有广泛地开采石油。一直到了21世纪,石油才成为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能源。石油历史久远,在古代就已为人们所熟知,石油也曾被称为岩油,人们用它来涂抹船体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有文章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中国人就将石油用于照明,只不过那时的石油是未经加工的原油。

大规模开采

19世纪,石油再次被用于照明并受到重视。1859年,美国人发掘了第一批油井;1900年左右,人们建造了井架以便于深度开采石油资源。挖掘出来的原油需要精炼,然后制成各种石油产品。

汽油发动机和汽车的发展

汽油是石油的衍生物。汽油发动机是使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汽油发动机与蒸汽发动机相比有许多优点:重量轻、功率大、自主性强……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输入机器内部,燃烧产生热能并转化为动能,从而驱动发动机气缸内的活塞。这种“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从石油到塑料

化学家们将石油中的简单分子组合成长链进而制造出塑料。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制作不同强度的塑料,并且易于着色、拉伸、熔化和定型。

石油无处不在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能看到石油的影子:眼镜、玩具、蜡笔、衣服、瓶子、食品包装、汽车材料等等。

猜你喜欢
航天飞机火箭火车
第一架飞上太空的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和马屁股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别了,航天飞机时代
越来越快
插一:航天飞机发射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