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句号

2021-09-09 02:09胡英军
思维与智慧 2021年25期
关键词:阅读数圈子里满屏

●胡英军

晚饭时间刚过,小城开始进入燥热后的安静,人们正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乘凉,圈子里却炸开了锅,原因是刘主任刚刚更新了动态。

刘主任更新的动态很简单——只有一个句号。然而,就是这一个句号,在圈子里掀起了涟漪,众人议论纷纷。

刘主任是县文明办主任,今年54岁,爱好文学,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动态一直备受关注。每次他的动态刚更新完,下面就会出现一堆点赞的。刘主任对此持开放态度,但也有忍不住吐槽的时候。有一回,刘主任就当众吐槽了起来。

那天,刘主任心血来潮写了一篇小文,发表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转发到朋友圈后,大家纷纷点赞、留言,满屏皆是叫好声,刘主任高兴不已。自己平时就爱好写点小文,但从来都没有什么大的成果。没想到,本地的文友们倒是都很喜欢。在点赞的人当中,还有几个是本地说一不二的正处级干部。看来,自己宝刀未老啊!

刘主任的嘴咧到了耳根,他一边逐一回复大家的留言,一边喊老伴儿过来:“老婆子,我说了我写的东西受欢迎吧?你还不信,看,这是什么?”平时在老伴儿面前一声不敢吭的刘主任,这回可牛气了,连呼吸声中都透着自豪感。在老伴儿凑过来的当口,刘主任数了数点赞人数,足足有125人,这绝对打破了自己关注度的记录啊!

看着满屏的人头像,刘主任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又将自己看了无数遍的那篇小文链接点开了。这回,刘主任没有看文章内容,而是直接拉到了下面,他想看看左下角的阅读数。自己的文章那么受欢迎,阅读量肯定少不了。平时都是几十个阅读,这回应该能有好几百人看吧,明天去原单位跟几个同事炫耀炫耀。

可刘主任失望了,链接左下角的阅读数上,数字非常显眼——82,有82个人阅读了此文。刘主任骂了一声:这帮家伙,都是没看文字就直接点赞啊!刘主任默默关掉了链接网页,删掉了动态。自己虽然爱好文字,但绝对是出于真心喜爱,决不搞这些浮躁的点赞、互捧。既然没人看,何必要让大家热闹呢!和老朋友吐槽这件事的时候,刘主任语气很不友好:这些人,还是少打交道为好。此后,刘主任就很少更新动态了。他自己心里明白,朋友圈里热闹非凡,在现实中也许只是一片漠不关心,没必要活在网上。而关注刘主任的人们,也开始习惯了刘主任没有动态的日子。

半年没有动静的刘主任,竟然在大家吃瓜的时候,更新了动态。第一个看到刘主任动态的是张明。张明是本地一所中学的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写画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刘主任的粉丝。只要是刘主任的信息,他都转发。只要刘主任更新的动态,他都点赞。只要刘主任说话,他都迎合。所以,看到这个动态后,他立马和圈子里的几个人打招呼:“快去看,刘主任更新了动态。”

这一说不要紧,大家开始议论起来了。

“看样子,刘主任最近心情不好啊,连话都懒得说了,只用一个符号代替。”

“不对,一个句号,代表尘埃落定。刘主任一直在追求进步,前段时间,听说他要高升了,看样子是有戏。”

“我估计,是刘主任一直被出版社退稿的那本小说顺利出版了。”

“前几天听人说,刘主任要和老婆离婚,不会是这事落实了吧?”

“莫非,刘主任犯事了,被组织调查了,这是在和大家告别?”

大家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出灵魂拷问:刘主任到底怎么啦?求解。整个晚上,大家似乎忘记了天气的炎热,一直在研究刘主任的内心世界。

然而,很快,大家发现刘主任的那条动态删除了。有人实在忍不住,在本地的文学群里喊话刘主任:“主任,你到底怎么啦?”

这回,一向低调的刘主任第一时间就回答了她:“我没事啊!怎么这么问?”

众人几乎异口同声,发问道:“那你的朋友圈动态里,为何有一个句号?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事儿啊?”

刘主任回答:“我也是刚看到,小孙子玩手机误发的,没有任何事儿。给大家添麻烦了,不好意思。”

张明不死心,用质疑的语气问道:“那为何删了?”

刘主任说:“刚才,我正在院子里乘凉,发现几个人闲得没事,拿着手机议论纷纷,胡乱猜疑,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删了……”

猜你喜欢
阅读数圈子里满屏
科技政务微信传播方式与效果研究
——以某省科技微信公众号为例
你在哪个圈子里生活
近 春
拆[外二首]
我走进人群
梦想秀
变奏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