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萍:一见宋锦“误”终身

2021-09-09 03:10简宏妮
小康 2021年25期
关键词:宋锦人造丝绸

简宏妮

盛夏时节,雨后的苏州城空气中带着清香。在北寺塔的对面,有一座现代风格的白色建筑物,它就是中国第一座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博物馆的后院里,曲径通幽处有一栋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楼前挂着一块牌匾: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

82岁的钱小萍身穿紫色宋锦服饰、说着一口吴侬软语,作为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苏州丝绸博物馆创始人,钱小萍很多的时光与记忆都留在这里。

“我想好好保护我的眼睛,因为世界上有那么多美丽的织锦,我还没有看到。”刚刚上映的纪录电影《天工苏作》里,钱小萍这样说。从1966年初识宋锦,到现在已经55年,中国大概没有人比她见过的宋锦还多。而她对宋锦,依然保持着“只若初见”的情愫。

结构的科学

1939年,钱小萍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编者注:现为常州市武进区)安家舍西洋桥一个地主农家,初中毕业后,赶上新成立不久的苏州浒墅关蚕丝学校(后更名为江苏省丝绸工业学校,再后又改为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并入苏州大学)丝织专业首届招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钱小萍放弃考高中上大学,毅然报考——此前她从未接触过丝绸的相关知识,但丝绸在她想象中是“美丽的”“精致的”。

16岁那年的夏天,钱小萍带着干粮和萝卜干,从武进县出发,前往苏州考试,3天的考试后是漫长的等待,然后接到了录取通知书。

从400多人里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届丝织专业30多名学生之一,钱小萍最初心里想的是:“我可能不会靠这个吃饭。”没想到,不久她就改变了这个想法,并终生浸淫于丝绸行业。

江苏省丝绸工业学校丝织专业在当时名头不小,由费孝通的姐姐、我国女蚕丝专家费达生和她的先生、著名蚕丝教育家郑辟疆共同创办。因为是第一届,很多教材都是老师亲自编写。在班上年龄偏小的钱小萍,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讲,默默地分析丝绸织物的结构,学习丝绸的知识。

第一次被丝绸所深深震撼,缘于1957年去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实习。两个月的时间里,钱小萍首次领略了中国丝绸织锦精美而独特的生产技艺,“我第一次知道,丝绸有那么复杂的工艺,有那么漂亮的产品,我感到很震撼,感觉自己有很多知识要学习和钻研。”

同年夏天,钱小萍从江苏省丝绸工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苏州丝绸研究所从事丝绸新品种设计。在研究所,她在金纯荣老师的指导下,花大量时间对各类织物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大部分是锦缎类,这类织法繁复、色彩华丽的织品深深地吸引着钱小萍,也为她之后进行宋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她设计的处女作“莹波沙”,以构思巧妙、工艺精良而获得成功,行销到苏联和东欧各国。

然而,在丝绸研究所工作的十几年里,真正让钱小萍声名鹊起的,却是另一项科技发明。

上世纪50年代末,纺织部和卫生部联合下达了研制人造血管的任务,上海胸科医院和苏州丝绸研究所接受了这一新课题的研究,作为最年轻的设计人员,成为金纯荣学生的钱小萍也参与其中。当时中国在人造血管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除了从国外带回的一小段样品外,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作参考,更没有一点经验作依据,完全要从零开始。而金纯荣和钱小萍经过多方面的调研和学习,最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人造血管。

1966年,钱小萍的导师金纯荣去世。1974年,由钱小萍主导研究的一种内壁有卷曲形绒毛的机织涤纶毛绒型人造血管也试制成功,经过临床试验,效果很好,这就是中国第二代人造血管。这项技术1983年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在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1986年4月,钱小萍被国家科委选定,参加了“日内瓦第14届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在会上,钱小萍发明的机织涤纶毛绒型人造血管荣获“国际发明镀金奖”。站在日内瓦讲台上的錢小萍,被误认为是医生,她只能跟人解释:“我不是医生,我是设计研究纺织人造血管的科技人员。”

谈及丝绸织物和人造血管的共通之处,钱小萍说,它们都是织物结构的科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钱小萍为代表的全国首届科班出身的丝织专业毕业生,所习得的,是一项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跨界综合性技艺。在研究设计人造血管的过程中,钱小萍撰写的论文《论管状组织》发表在《纺织学报》上,并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荣获A级论文奖。

“我需要去抢救它们”

宋锦第一次大面积“出圈”是在2014年。在2014年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穿上了一身“新中式”华服,它们沉着雅致、精致含蓄,完美体现了东道主中国的大国气度和文明古国风范。这次走红的“新中装”,主体面料正是选用了钱小萍所设计的宋锦。

而在宋锦惊艳世界之前,这种兴盛于南宋时期、曾被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所青睐的传统面料,已经让钱小萍牵肠挂肚了48年。

1966年,钱小萍被苏州丝绸研究所派往苏州宋锦厂做设计调研。负责品种设计的钱小萍,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主要是收集宋锦样品,分析织物结构。那是一段和宋锦朝夕相处的时光,也是她和宋锦的“人生初见”。在钱小萍看来,宋锦是一种美丽典雅、能代表中国传统美学的面料,她称宋锦为“经纬显花锦”,形容它“文静、美丽、内敛、高贵”。

14世纪到19世纪是宋锦的鼎盛时期。20世纪初,因为受西方现代化工业的冲击,以及多年的战乱,传统宋锦一度衰落,制作技艺几乎失传。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宋锦业已奄奄一息,濒临绝迹,新中国成立后,宋锦业重获新生,但“文革”后,传统宋锦织机和织锦工人都所剩无几。

上世纪90年代,在包括生产宋锦的厂家在内的苏州大量丝绸厂遭遇倒闭潮期间,钱小萍抢救、保护、展示和弘扬中国丝绸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工作也如火如荼——1989年10月,她所创立的国内首家丝绸主题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开馆,她将该博物馆设计成集收藏、展览、陈列、研究、复制、织机操作和宣传、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当时,她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丝绸博物馆要自力更生发展下去,还要贴钱做宋锦的研究”。

猜你喜欢
宋锦人造丝绸
无中生有人造木
人造太原
非遗宋锦的传承和创新
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造句
遥望“丝绸路”
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
路上丝绸
丝绸情调
宋锦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装饰艺术类宋锦产品的创意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