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文化振兴视阈下的安徽非遗传承*

2021-09-10 09:33朱慧子
艺术品鉴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安徽文化

朱慧子

安徽,地处我国东部,早在二百五十万年就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悠久的历史除了造就安徽的人杰地灵之外,还积累了厚重的文化沉淀。淮河、新安、庐州、皖江构成了安徽的四大文化圈。而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目前,“非遗”分为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民俗等十个种类,至今已达600 多种。纵观这些非遗,有的地域性标签明显,如:灵璧菠林喇叭、砀山毛笔制作、贵池民歌、寿州锣鼓等;有的和发明人的姓氏相关联,如:张一贴内科疗法、程大位珠算法、华佗五禽戏等;有的和当地的民俗关联,贴上了功能性的标签,如:广济寺庙会、肥东洋蛇灯等;有的体现了家族的传承,如:马派皮影戏、牛门洪拳、杜氏刻铜技艺等;有的体现了传承脉络的分支,如淮北梆子戏(阜阳市)、淮北梆子戏(宿州市)、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等。这彰显了安徽省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民俗活动的丰富,不仅种类繁多,也是各具千秋。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这些刻着乡音乡情的文化和社会记忆,在社会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或浓或淡,给现代产业高速发展下的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丰富和美好回忆。并且,这些印记着传统符号的非遗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分层”,有些脱颖而出,成为安徽省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张文化名片,全国甚至全世界都耳熟能详,在传承创新的道路上独辟蹊径,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而有些则默默无闻,像“古董文物”样被摆放在高处,处境尴尬,成为“小众”非遗。非遗传承的“分层”现象是必然还是偶然?非遗传承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是什么?如何拓展“小众”安徽非遗的传承之路,从而全面振兴民族文化?引发笔者的思考。

一、分层现象

“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在高度发展生产力的推动下,物质和精神文明都在发生变化,被注入并融合出新的活力。而另一边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非遗这个来源于民间的智慧结晶在现代和传统、乡村和城市的文化冲突口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自2004 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已经近二十个年头了。非遗,顾名思义就是时代文化精神的凝聚,是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也是国人精神生活方式的折射。有些非遗在政府、学者、非遗继承人的不遗余力的保护传承创新中,拥有一定数量的传承人,逐渐适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文化的需求,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展之路。例如,安徽的黄梅戏,有300 年的历史,却仍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老”而不“陈”,即使时代变迁,仍然对这种非遗格外的宽容。为什么黄梅戏能够被现代文化市场所接受并蓬勃发展?是因为黄梅戏语言通俗易懂,语音平缓柔和,娓娓动听;观众面广,雅俗共赏,上至春节联欢晚会,下至休闲娱乐场所,都有其身影;分支广泛,演出团体多,国内海外全面传播;活态传承等等这些复合因素开拓了自己的独特的传承之路。又如,安徽的菠林喇叭,名气远远小于黄梅戏,还带着“乡土”标签,却被传承的风生水起,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全国各高校、欧洲各国巡演,甚至被大英博物馆录音珍藏,也探索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这些被大众所接受的“大众”非遗的传承之路如图1。

而一些较为“小众”的非遗,笔者认为有以下特点。首先,人的因素。从之前的图表中,我们发现,非遗的命名很多冠以姓氏门派。这反映了非遗是多少代家族智慧的凝结和坚守。每个非遗在家族传承上也有着自成体系的一派做法,这种对于技术的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承的热情。又如,有的非遗不传外人,有的传男不传女,以保证这种文化传承中的始终流淌着最为纯正的血液,这些挑选标准局限了非遗的传承格局。其次,民众参与度低。有些非遗是当地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的间接展示。他们是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总是同时出场,并且约定俗成。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娱乐生活的丰富,年轻人选择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这些非遗的传承起到了“束缚”的作用。

图1 “大众”非遗的传承之路

二、安徽非遗在城市中的传承困境

“传承人”是非遗中的活态要素。在漫长的传承岁月中,非遗既是礼仪、技能、民俗等传统优秀文化的繁衍和传播,更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流变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由乡村迁入城市愈发频繁,安徽作为劳务输出的大省,约50%的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多达一千多万。为提高自身经济收入和提高子女受教育机会,而选择迁出乡村的动机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近20 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流动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迁到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从事服务业、制造业、餐饮业工作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对比而言,乡村人口出现了老龄化的局面。一些年岁已高的非遗传承人仍然留守当地养老,而子孙却在城市生活。人与人距离的拉宽,使得非遗传授主体年龄面变窄,尤其是家族式的传承遇到断层。即使留守在当地的年轻人,也会更多地考虑经济方面的需求,职业非遗者寥寥可数。

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如,寿县当地的“肘阁抬阁”起源于当地正阳关的水上运输生意的昌盛,当人们将货物通过水运到这个码头时,船舶货物停留时,产生的娱乐民俗活动。而城市交通的兴建,陆运、航运等使得货物运输有了更为便捷的方式,这种非遗渐渐失去了本身的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像一些歌舞类的非遗,颍上花鼓灯,巢湖民歌等等都是人们平时在田间地头干活闲时自发的民俗娱乐活动。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步,替代了之前的体力劳动,这些非遗民俗活动就也成为舞台上的展演和珍贵的影像资料。

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精神层面上有着更为多元化的选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手机、电脑、ipad 等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电影、综艺、音乐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一去不复返。成长在新时代环境下的年轻人,在接受和传播传统文化时,面临着疑惑和不解。尤其是音乐表演类的非遗,如果不创新形式,对年青一代就缺乏吸引力,传承路上会阻力重重。如,庐剧,在过去的田野村头,是安徽当地老百姓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乡土味浓厚。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因为其唱腔不统一,方言又不易懂,观众群缺失严重,主要以老年人为主。

三、继往开来,全面拓展

国家领导人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而坚持非遗的传承则是民族文化振兴,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笔者曾经在一个高校讲座中,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安徽非遗菠林喇叭在中华世纪坛演出时,观众中竟然有人不认识唢呐这种古老的乐器,使得当时的80后的导演当场失声痛哭,这可是咱们自己祖宗留下来的乐器。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涌入了太多新的文化方式,像吃西餐,听音乐会,刷抖音。一个视频,你可能成为一个网红,一场综艺,你可能成为一个明星。年轻人认为追赶是一件时髦而潮流的事情,很难潜心去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但是,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离不开文化,如果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自我批判意识,对每个人都应当是一种“自意识”而不是“被认同”,并且是对文化本真意义和内在涵义的深刻认识、深度认同,这才是我们所讲的高度文化自觉。当文化自觉了,也就文化自信了,文化自信了,才能创造出中国文化精品,为非遗创造出更好的传承环境。

我们要发掘非遗的优势,汲取非遗中的可取的传承经验,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安徽是文化和旅游大省,我们要因地制宜,将非遗传承和本土的旅游、文化相结合,保护好传承生态环境,建立网络媒体宣传平台,创造出文化经典作品,打造出更多的属于自己的非遗文化品牌。在学生课程中,普及非遗文化知识,对传承人加大经济支持,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扩大其海外影响力,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对于非遗多方位全方位的保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安徽文化
《安徽记事》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安徽医学》稿约
轻轻松松聊汉语:安徽敬亭山
谁远谁近?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