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2021-09-10 03:25农丽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9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职业院校

农丽艳

[摘           要]  在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背景下,构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提升物流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极具意义,有利于总结凝练物流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示范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更有利于增强中职学校综合竞争力,服务保障广西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落地。针对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存的建设基础弱、产教融合欠深入等困境,需健全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联合行业企业共建,优化团队结构,选强配优团队领军人,加强师资能力提升培训,增强团队凝聚力。

[关    键   词]  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01-03

教育部在2019年5月13日正式出台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经过三年左右的培育和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广西教育厅启动中职“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作为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群项目落地建设单位,如何有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創新团队俨然已成为提升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办学水平的当务之急和重要举措。

一、“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项目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意义

1.提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物流产业升级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持续深入,高素质物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逐年提高,但与蓬勃发展中的现代物流行业相比,人才供给仍难以满足用工需求。要进一步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数量,支撑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我校依托广西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大胆实践探索,坚持“强生必先强师”的思想,集中资源力量重点打造一支具备理论、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总结凝练教师教学团队优质建设成果,示范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指出:要总结、凝练团队建设成果并进行转化,推广应用于全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与德国、英国等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还未建成一套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3.增强中职学校综合竞争力,服务保障“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落地实施。伴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及《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的相继出台,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战略已初步成形。“品牌专业”建设是我自治区对中职教育现状作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推动中职教育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的核心工程。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战略要求,也是“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的一项关键内容。“品牌专业”坚持践行扶优扶强理念,为广西中职物流专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认为,“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强大而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因此,在“品牌专业”项目建设大背景下,高级生产要素的发展在提升中职物流专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即为一种高级生产要素,能够直接或间接提高专业综合竞争力。专业开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均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支撑。“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增强中职物流专业综合竞争力、服务保障“品牌专业”项目落地的关键力量。

二、“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项目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分析

1.各校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未真正形成可推广借鉴的成熟建设经验。“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中职学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须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团队建设问题,以指导激励政行企校协同配合推进。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建设任务、进度安排以及保障措施方面做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系统设计。科学规范的顶层设计能够有效地推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并积极促进团队教师的自主创新与探索。通过“遴选、培育、考核、认定”的建设思路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体制机制。当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概念界定缺乏统一明确标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呈现多样化,导致团队建设的可操作难度增大。由于未形成可推广借鉴的成熟建设经验,各地各校仍处于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初步探索阶段。

2.“双师型”教师培养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团队合作基础弱。随着《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中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已正式列入日程。我校建设一支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品牌专业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美好愿景日渐清晰,但由于缺乏相关有利政策和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团队建设基础依然薄弱。过去,我校物流专业教学团队依据完成不同课程教学模块作为分工方式,课程标准及内容的变化会引发团队成员的变更,难以形成较为稳定、科学的教学团队。加之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团队建设参与度不高,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的有机结合实现存在较大困难。此外,专业群方式的团队组建尚处于初建期,成员教师间合作思想的统一性不够,凝聚力及专业群认同感和职业满足感都亟待提升……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团队的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均明确到2022年,专业课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超一半。显然,数量充足的“双师型”教师是教学创新团队发挥核心作用的保障。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明确,到2017年,广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数占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到2020年,人数比例达到70%以上。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从广西教育厅公布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文件获悉,当前区内获得“双师”认定的教师低于35%,现实与期望差距甚远。“双师”教师培养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的数量短缺是“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