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信息对公交出行行为影响研究综述

2021-09-10 07:22李茂林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8期

李茂林

摘 要:智能公交信息能够为出行提供公交出行相关信息,引导出行者合理高效的安排出发时间与出行方式,能进一步帮助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吸引力,从而减轻城市交通出行拥堵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国外智能公交信息对于公交出行行为影响研究理论及成果,分别对出行者出发时间机理和出行方式选择研究进行了论述,然后通过分析国内相关理论成果,提出了国内智能公交信息对于出行方面的影响发展的不足,并论述了国内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提供高效公交信息,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关键词:智能公交信息;出发时间;公交出行方式

0 引言

为了让国内私家车保有量的剧烈增而造成的一系列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需要对已有的交通方式比例进行一定的调节,其重点在于公共交通发展事业,加速大力发展智能公交系统信息服务,能够为出行者提供更多准确的公共交通出行信息,让出行者逐渐偏向选择环保且运载能力大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1 国外智能公交信息对公交出行行为影响研究

1.1 出行者出发时间机理研究

出行者在选择交通出行方式时,往往会考虑出发时间的选择,这是研究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公共交通来说,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居民对出行时间的考虑和要求,不仅会影响城市道路拥堵,还会影响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对于出发时间选择的研究,很多研究都是在缺乏出行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些研究大多使用离散随机效用函数模型来分析和预测出发时间选择。

Abkowitz对通勤出行者的出发时间决策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方式、职业、收入、年龄、交通服务水平等因素均对出发时间选择有影响。工作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工作到达时间的后果也可能是通勤者出发时间选择的决定因素[1]。

Mahmassani 和 Chang 开展的早期研究发现,为避免工作迟到,人们通常会根据信息,选择提前出发来降低可能预见的需要消耗更长的行程时间带来的迟到的风险[2]。

Srinivasan和 Mahamassani 的研究认为,在实时交通信息条件下,道路拥堵情况是影响驾驶员出发时间选择的显著因素,当道路拥堵情况的信息不确定时,相对于推迟出发时间产生的晚到延误,人们更能容忍为了规避不确定的道路因素而可能给后续活动带来影响而产生的早到延误[3]。

从现有的外国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出行者的出发时间选择决定与本身的社会经济属性、工作条件、交通环境等等有密切关系,而且交通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的选择也会影响出行时间,人们在有出行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依据相应的信息做出调整,选择适合自身的出发时间。

1.2 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人们普遍认为出行方式是一种自然的离散选择,所有可选择的出行方式都有几率成为最终的选择,因此离散选择模型成为许多研究中用来分析出行方式选择的数学方法。离散选择中的效用函数可以由花费在某一种交通出行方式上的时间、感知成本、实际成本支出、工作性质、个人-社会属性特征等变量来解释。然而,在提供智能公交信息服务的条件下,公交出行信息成为影响人们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变量。

Farag 和 Lyons 的研究发现,相比较于休闲出行,公务出行中人们会更频繁的查询公交出行信息,研究对被调查者的出行方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发现那些从来不利用公交信息选择出行方式的人多采用小汽车出行,并且收入较高的被调查者相对于低收入者也很少会去关注公交信息,而数据显示,那些经常查询使用公交信息服务的被调查者,对使用公交出行以及公交服务的评价都持积极态度[4]。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公交出行信息服务可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吸引力,但习惯开车出行的出行者,公共交通信息对其出行方式决策的影响相对有限,而且出行者对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信息程度高于汽车出行信息需求,这就要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提供所有者需要提供更多的可靠的、精准的公交出行信息。

2 国内智能公交信息对公交出行行为影响研究

2.1 出行者出发时间机理研究

侯现耀等研究了公交信息对出行者出发时间选择的影响机理,认为出行者在做出行方式选择时通常会考虑出发时间的选择,于是对出行者的出发时间选择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智能公交信息服务条件下出行者出发时间选择特征[5]。

2.2 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甄峰等对南京市居民的信息来源、社区网络接入方式、网络主要用途、交通和网络出行费用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6],得到的结论是:信息对人们日常出行已经产生了影响,通过网络办公使得人们可以减少工作出行,并且信息对人们出行的引导日益突出。

戢晓峰重点研究了人们对于出行信息的需求、接受水平和认知程度以及出行信息的有效性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7],轨道交通乘客对于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引导换乘、线路运营状况、车内拥挤程度等几个方面,并期望在出行前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查询到相关信息[8]。

从上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公共出行信息会影响出行路径选择、出行方式选择、出发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并且也在交通出行信息需求、信息有效性、信息可接受度进行相关研究。

3 结语

对有智能公交系统信息条件下的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能够合理帮助开发建设发展智能公交系统,并提供相应准确、及时、高效率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提升公交出行服务水平。结合已有成果,国内外研究多聚集于私家车出行在交通信息影響下的出行决策行为方面的研究,对公交出行者信息影响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综上所述,公共交通出行信息对出行者出行行为影响的研究非常有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方面。

参考文献:

[1]Mark D.Abkowitz.An analysis of the commuter departure time decision[J].Transportation,1981,10(3).

[2]Mahmassani Hani S.,Chang Gang-Len.Experiments with departure time choice dynamics of urban commuters[J].Pergamon,1986,20(4).

[3]Srinivasan K K,Mahamassani H S.Dynamic Decision and Adjustment Processes in Commuter Behavior Under Real-Time Information[R].Transportation Center,Southwest Region University and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02.

[4]Sendy Farag,Glenn Lyons.To use or not to use? An empirical study of pre-trip public transport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 and leisure trips and comparison with car travel[J].Transport Policy,2012,20.

[5]侯现耀.智能公交信息对城市居民公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6.

[6]甄峰,魏宗财,杨山,等.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以南京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5):1307-1317.

[7]戢晓峰,刘澜.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出行信息有效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33(5):980-983.

[8]戢晓峰.公共交通乘客出行信息接受水平评价方法[J].城市交通,2009,7(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