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

2021-09-10 01:02高丽梅王爱丽吴奇学
健康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

高丽梅 王爱丽 吴奇学

摘要:目的:本文在对急诊科护士采用叙事护理模式,以探究对其心理状况、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影响。方法:本次10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急诊科护士,并展开分组均50例,分为A组(常规护理干预)与B组(叙事护理模式)同时采用焦虑评分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与SAS、SDS量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统计结果P>0.05 显现检验结果无意义。其急诊护士的共情能力尤为突出,且SAS、SDS量表评分显示优于A组,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将叙事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士,能够改善其职业倦怠感、减轻心理压力调整良好的心理状况,建议提倡。

关键词:叙事护理;共情能力;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

由于急诊科工作较繁重且病情较复杂化其压力较大,使护士出现职业倦怠情况,而叙事护理是一个全新的心理疗法【1-2】。它把人文关怀理念带入护理过程中,从体会到关心、正确引导为其减轻压力,使共情能力得到提高本次10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急诊科护士,并展开分组均50例,将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10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急诊科护士,并展开分组,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100例研究者年龄在(34.21±9.26)岁教育年限(15.77±0.84)年,女性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余则为男性。其中未婚12人,已婚84人,离异4人。将本院2019年与2020年急诊科护士的各项一般情况综合比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开展本研究。

1.2方法

常规的护理给予A组护士,倾听心声及正确引导等。B组护士给予叙事护理模式内容如下:①成立叙事护理模式小组的组建采用自愿参与的原则,参与叙事护理模式小组成员包括: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2名护士长,其余1名则为主任医师。②耐心倾听并引导护理人员叙事,让护理人员尽情诉说并给予陪伴、支持和尊重,帮助护理人员外化出心理问题【3】。对其诱导回想以往相似经历,及克服方法,找寻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体验并给予肯定。③给予心理疏导:对于护士的不良情绪通过沟通进行分析,利于换位思考法以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愉快接受,降低心理压力促进工作的积极性。④树立榜样:对于性格开朗,积极心态的护士给他人树立其榜样并给予大力支持发挥正能量。

1.3观察指标

对于100例急诊护士采用本院自拟评分量表,对其共情能力、职业倦怠、SAS、SDS状况情况进行评分。(心理状态数值越高则表明护理效果较差)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量资料数据都行t值来进行检验,以表示。2020年-2021年的急诊科护士所有考核数据都进行SPSS20.0软件数据包来计算,P<0.05 为差异,则表明两组急诊科护士所有考核之间有明显差别,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通过下表格数据呈现: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统计结果P>0.05 显现检验结果无意义。其急诊护士的共情能力尤为突出,且SAS、SDS量表评分显示优于A组,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对比数据见表1、表2:

3 讨论

急诊科的急诊病人集中,病种最多、病情复杂、时间紧迫且突发事件多见,抢救和管理任务较重要的科室,是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由于超负荷的工作与心理冲击力较大严重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护理质量下降。而叙事护理是一个全新的人文关怀领域的护理手段【4-5】。通过从成立叙事护理模式小组的组建、耐心倾听并引导护理人员叙事、给予心理疏导、树立榜样等多方面进行关怀。采用叙事护理的方法和技巧来解决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及心理压力,抚慰其受伤的心灵,以“仁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帮助使其倍感呵护从而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叙事护理就是叙事、叙理、叙人生,去尊重和善待护理人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急诊科护士的共情能力B組11.24±8.63分明显高于A组67.54±5.88分,职业倦怠感相比差异相差无异,统计结果P>0.05 ,且B组SAS评分为47.13±12.58、SDS量表评分42.43±10.68显优于A组,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科护士给予叙事护理模式,能够使其心理压力降低、改善缺职业倦怠情况、提高共情能力,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长娥,成巧梅.叙事护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9):1541-1544.

[2]陈辰.叙事护理模式在门急诊护士焦虑、抑郁、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3):63.

[3]张瑜,王艳军,白峰等.叙事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7):1154-1155-1156.

[4]彭丽贞,陆芷茵.叙合理情绪疗法联合柔性管理理念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32):138-140.

[5]刘春燕,罗晓玲,曹美君.合理情绪干预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2):2120-2122.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相关性研究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