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版知识服务探析

2021-09-10 04:57陈波
传播与版权 2021年7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

陈波

[摘要]本文归纳了中国出版界以专业出版优势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知识服务举措。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出版界通过紧急集结推出抗疫防疫主题读物、开放优质在线内容资源、跨界整合线上教学资源等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并依托其新媒体矩阵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的网上舆论引导,彰显了出版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出版知识服务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行各业纷纷冲锋在抗疫第一线,作为舆论宣传阵地的出版界也不例外。这次疫情不仅考验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也检验了各出版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能力、综合出版能力以及公益服务能力。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出版机构积极创新出版形式和工作机制,在紧急策划和编撰疫情防治出版物、免费开放在线学习平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多种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出版机构通过短视频、图书、音像与数字出版物等形式,为全社会提供各式各样的防疫科普知识和文化产品,构筑起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知识防线,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出版人的社会担当。

一、紧急策划和编撰战“疫”出版物,普及疫情防控科学知识

思想文化的传播和积累离不开出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出版,出版业对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的巨大作用尤其不可忽视[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新时代的出版从业者,无论是传统出版单位,还是数字出版企业,纷纷主动作为,及时调整出版策略与发行手段,并联合地方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等单位,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出了一批专业的、权威的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防护”为主题的图书和战“疫”海报,以帮助民众克服恐慌情绪,增强应对传染病疫情的意识,以理性态度和健康心态科学战“疫”。

全国各地50余家出版(传媒)集团,纷纷把疫情防控知识传播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紧急出版了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指南、知识绘本等读物。其中,湖南出版界策划了近20种疫情防控类图书。2020年1月23日,防疫图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广东科技出版社)在全国率先出版,全书公开电子版全文,其音频版、视频版等线上产品也全部免费开放。随后,中国人口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纷纷在线上发力,分别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漫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集体场所防控100问》等防疫读物,并免费为读者提供电子版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多文版图书《大国战“疫”—2020中国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中》跟进式介绍中国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工作,并出版了英、法、西、俄、阿等五种版本,为海外各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医疗卫生公共基础相对薄弱,民族地区民众公共安全意识和科学防范意识相对不足等问题,中国版协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组织民族出版社紧急翻译出版了一批少数民族读者看得懂、用得上的权威疫情防控、心理自助与疏导类普及读物。为了给民族地区群众提供防疫抗疫指导,四川民族出版社与广东科技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藏汉双语和彝汉双语两个版本,延边人民出版社也与广东科技出版社携手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朝汉双语版)科普图书。为了提高藏区同胞的防控意识,青海民族出版社紧急翻译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藏文版),并在青海新闻网、中国藏族网通及青海民族出版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新媒体平臺提供电子书给大众下载。辽宁民族出版社发挥单位资源优势,第一时间翻译出版了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传手册》(蒙古文版),供广大蒙古族读者免费阅读。

出版界还密切关注社会各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策划出版了一批讴歌一线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的优秀作品。例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抗击疫情优秀歌曲选》是中国最早的抗疫音乐图书之一,编辑组共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抗击疫情歌曲123首。新华出版社也依托其优质新闻信息资源,收录新华社重点稿件80余篇、精彩图片百余幅。四川美术出版社策划了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美术作品集,用艺术的力量鼓舞抗疫斗志,发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奉献之美、国之大爱。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矩阵,强化疫情防控网上舆论引导

媒介技术革新在改变传媒生态和舆论格局的同时,也使得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2]。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而要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就必须发挥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话题设置和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传播中,各种频频出现的与疫情相关的谣言不仅干扰了公众获取正确信息的“频道”,而且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引发民众的恐慌情绪。为了更好地传播防疫抗疫权威信息,纾解民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以及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各出版单位全力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利用自有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或及时发布、或转载权威信息,解读政策措施;或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刊发最新研究成果,发布权威科普知识;或分享身边感动和温暖,鼓舞斗志,坚定必胜信念……各出版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及防控疫情科学知识普及。

群众杂志社和廉政文化建设杂志社分别在其微信公众号推送《亲自部署!习近平多次强调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文章。这些文章传递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人民出版社利用“双微”和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传播抗疫信息,并开设“人民战疫”专栏,内设自我检测、发热寻医、在线答疑、心理关怀等板块。东方出版中心除了通过微信公众号“魔小嘟Life”和抖音号“魔小嘟”等新媒体账号,发布抗击疫情的公益城市宣传片和宣传防疫知识的科普短视频,还利用图游旅行H5出版平台,上线《众志成城抗疫情—点亮专属头像》H5,为宣传抗击疫情加油打气。上海音乐出版社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乐海书情订阅号、阿基米德等平台,每日发布抗击疫情优秀公益歌曲。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青新媒体平台紧盯疫情动态,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其累计发布稿件、短视频等近1100篇(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旗下的《科学画报》《大众医学》等专业杂志也及时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科普宣传。《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开辟专栏,为新冠肺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北京出版集团旗下的微信公众号“父母必读”相继推出了《疫情当前如何保护孩子》《儿童家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图读懂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和预防指南》《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绘本》等防疫相关文章,传播效果良好。宁波出版社在抗疫中发挥融合出版优势,引导用户参与生产、传播,推出了《疫情防控十堂课》《同心战疫心理微课》系列文章。这些融合出版产品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传播,极大地提升了出版效率、质量及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提供免费优质在线内容资源,满足民众精神生活需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提速降费全面加速推进,民众在信息消费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在5G应用场景下,数字出版物的规模和用户数量均十分庞大。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7亿[3]。另一份调查则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4%,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75分钟[4],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疫情期间,如何将用户与相关出版物进行对接,如何让网络在获取权威疫情信息、增强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出版界共同思考的命题。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出版融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出版人利用数字出版优勢,通过自有平台或社会网络平台免费提供多种精品内容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阅读文化生活,部分网络出版传播平台还在首页显眼的位置设立防疫数字图书专栏。

众多出版单位纷纷将其电子书资源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共有57家出版单位及网络文学企业上线疫情期间免费阅读专区,提供了数十万种免费电子书和有声读物[5]。人民阅读不仅将人民阅读APP中的4000+精选好书、100+名刊大刊、深度知识专题和精品有声书免费向用户提供,并在“学习强国”、咪咕阅读等平台上线多种免费电子书和有声书。东方出版中心在当当网云阅读平台向全国读者免费提供内容涵盖经管前沿、名家名作、少儿绘本、教材教辅等160个品种的优质电子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将100余种电子图书资源向读者免费开放,并联合亚马逊、豆瓣阅读、掌阅、微信读书等数字出版平台,推出“抗疫&科普”等专题活动,让大众通过阅读舒缓因疫情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漓江出版社联合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畅读等知识服务平台,向全社会限免开放43张专辑、近2200集好声音。

此外,为助力科学研究,科学出版社在2020年2月初免费开放了电子书平台“科学文库”“生物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志库”、管理决策类数据库“科学智库”。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在首页开设专栏,精选该社出版的人文社科、卫生防疫、历史文学等方面优质图书的电子书供读者免费阅读。

截至目前,已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维普中文期刊、“知识视界”视频教育资源库、环球英语数据库资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国海关出版社系列数据库、国别区域与全球治理数据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集刊数据库等数十家出版单位开放相关数据库资源。50余家数字阅读平台企业设立“免费阅读,共克时艰,取得战‘疫’胜利”阅读专区,北京、湖北、重庆等多地发起线上公益数字出版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跨界整合线上教学资源,助力“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通知,并要求各地在延期开学期间做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如何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满足疫情期间各学龄段学生的居家学习需求,成为出版人的一道重要考题。在抗“疫”过程中,各出版单位紧急启动“在家上课”行动计划,主动免费开放自有的教育类学习平台,为各学龄段学生免费提供相关优质教育资源。在免费提供电子教材之外,部分出版社还免费提供多个学科的电子教师用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材解读分析等资源,为教师的备课、授课提供帮助。

为助力“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20多家出版单位免费开放相关数字教材和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将“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免费向社会开放。北京出版集团则第一时间推出“京版云”公益课程,免费向首都师生开放基于京版教材课堂教学而开发的京版云®平台,提供数字教材、配套资源、在线课程。上海教育出版社限时免费开放旗下的上教数字平台、上教英语APP、戏剧绘本APP、解题盒子APP等内容平台;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智能数字教辅学习APP—“冀教学习”APP,其允许所有注册用户免费使用该社出版的教材教辅电子课本,并免费观看直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华狮小助手”为核心平台,免费开放“一课一练”、奥数教程、教师教育类等阅读资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将旗下的WE 外语智慧教育平台上所有课程和教学资源向全国师生免费开放;广西教育出版社向所有学生免费开放线上优质学习资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全面调度以服务号为核心的微信矩阵以及以“花梨阅读”为核心的APP矩阵,先后向社会开放了70余种精品数字课程及150余种高等教育教材电子书资源……

一些出版单位还积极研发线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教材中心、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在全国各中小学教科书原创出版社的支持下,在短短72个小时内就完成了数字教材服务平台建设—浙江省数字教材服务平台,受众只要点击访问浙江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或相应网址链接,无须注册即可免费下载相关教材。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积极组织开展蒙古文教材电子版及配套教学资源的研发工作,并成功搭建了蒙古文教材资源软件系统,其自主研发的“大e洋”教育资源网和“大e洋”微信小程序,可为全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免费提供蒙古文教材电子版、部分学科精讲视频资源。山东教育出版社紧急制作了70余种鲁教版电子教学用书供广大师生免费下载;广西教育出版社联手KaDa故事发起争做“战疫”小卫士活动,向读者免费提供10000本有声绘本、20000个故事音频……

五、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虽然出版业在图书印制、发行工作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印刷出版、书籍销售等出版社的终端受到冲击更显著,但是这对出版行业而言,危机中也孕育着转型的重要契机—疫情倒逼出版业加快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步伐,尤其是疫情期间众多出版社推出了大量数字化产品,这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数字出版消费的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木文.思念与思考[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

[2]伍岳琦,林锦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1-02-03)[2021-05-28].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4]路艳霞.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 成年人去年人均阅读纸质书4.7本[N].北京日报,2021-04-27.

[5]丁以绣,王坤宁,李婧璇,等. 逆袭:出版界交出抗疫首份答卷—全国出版人春节前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2-13.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机理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关于梁山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
佳木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