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在储能中的应用及安全问题分析

2021-09-10 07:13冷旭宁朱作鑫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问题

冷旭宁 朱作鑫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储能中的应用及安全问题展开研究,先分析锂离子电池易发事故,然后详细论述锂离子电池在储能中的应用及安全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优質电池的合理选择、优化系统设计、实施分级预警和多级防护机制等,旨在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水平,满足安全性要求,并确保良好的储能效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储能;应用;安全问题

现阶段,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化。绿色、低碳的储能器件越来越盛行,已经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作为储能器件之一,其新型化特点突出。当前,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安全性与可靠性为重中之重,不仅要注重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也要给予安全性一定的保证,这两者都是必须要实现的。

一、锂离子电池易发事故分析

(一)锂电池

1.单体电池

超温,为单体安全问题之一,面对温度失控现象的发生,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首先,能量守恒原理。在电池充放电中,能量损失,会实现放电时化学能/充电时电能向热能的顺利转变。能量密度与热量产生成正比。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一旦积聚于电池内部,极容易造成高温现象的出现。如果电池高温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会加剧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产热也比较明显,从而升高温度。其次,电解液易燃特性+高能量密度。现阶段,对于醚类有机溶剂来说,具有较高的离子输运能力,而且具有纯度高、易燃性特点,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值的获取,主要得益于电池电压的升高。如果缺少充足的电解液耐高压能力,极容易加剧氧化分解的发生,放出的热量【1】,会大大增加电池温度,基于高温作用下,电池内部各种副反应将会难以避免。如果电池温度持续增加,电解液与粘结剂热反应会暴露出来,并促使热失控。在热失控阶段的影响下,电池会短期出现起火等不良现象。一个电池失效,对于整个储能系统的影响较大,其后果不堪设想。

2.电池组

相比于单只电池,电池的一致性如果不足,会影响到串/并联电池组,效率、安全性等性能均难以保证。对于电池的不一致性来说,主要是指电池即使规格型号相同,其电压、内阻等参数数据有着明显的区别。分析其影响因素,首先,先天因素。如果电池制造过程的工序较多,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如现有工艺技术和制造成本等,极容易造成多批次出厂的单体电池出现误区,特别在性能指标方面,其一致性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在电池系统成组前,分选是非常有必要的,所选的电池在容量、内阻等指标方面,应满足一致性要求。对于被分选的电池,如果属于梯次利用的范围【2】,会进一步加剧电池之间的差异性。其次,电池系统的不一致性。与单体电池进行对比,电池组的温度失控比较迅猛化,其严重性突出。在储能系统中,比能量较多,而且电池具有较大的比功率,电池在有限空间内得到了密切的排列。在使用方面,各单体电池的相关运行工况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尤其在电流、电压等方面,且各单体衰减特性也是不相同的。对此电池组,与充放电循环之间的联系性密切,产热的均匀性难以保证,电池间温差也越来越明显,严重威胁到部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甚至影响到其使用寿命,从而使安全隐患更加容易发生。

(二)锂离子电池的易发事故分析

首先,连锁反应。众所周知,储能系统不具备独立运行的状态。面对储能故障脱网的发生,会加剧电网波动的出现,并影响到其它相连系统。其次,火灾。在锂离子电池燃烧方面,氧气并没有参与其中,内部材料化学反应比较明显,不建议采用传统隔绝氧气灭火办法。现阶段,在灭火系统中,灭火措施的有效性有待考证,面对火灾的出现,如果扑灭不及时【3】,将会使事故越来越严重。在电池着火的同时,储能系统电气火灾的出现也是难以避免的。最后,人身伤害。在电池着火和爆炸的影响下,极容易波及到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燃烧过程中,会促使有毒气体氟化氢的大量释放,从而刺激到眼睛、皮肤。

二、锂离子电池在储能中的应用及安全预防措施

(一)加强优质电池的合理选择

分析生产工艺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微粒或灰尘,存在于电池制备过程中;极片切割,促使金属毛刺的形成;隔膜上出现的微孔洞较多;浆料混合的均匀性难以保证;每个极片厚度和质量的一致性不足,这些安全隐患都是不容忽视的。基于此,要想满足系统性和安全性需求,必须要对电池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特别在梯次利用过程中,应从健康状态和剩余寿命等指标出发,为诊断筛选分组再造提供可行依据。

(二)优化系统设计

对于隔热阻燃衬层,设置在电池舱四周舱壁为最佳,在材料使用方面,应满足耐高温和绝热性能需求,将电池舱的隔热阻燃性能提升上来。在热管理设计过程中,基于有限的空间内,可以为高容量电池温度区间的适宜性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将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发挥出来【4】。其中,温度分布均匀的方法,主要包括改造空冷系统流道、改变流向等;研制的阻燃型新型液态冷却剂,应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为取得良好的散热效果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要想不断提高降温水平,应加强热管冷却技术的研发,但是要符合经济型标准;可重构电池网络的软件,对于提高电池单体差异和成组后的匹配度具有极大的帮助。

(三)实施分级预警和多级防护机制

在电池包内,应加强烟雾和温度探测控制器的安装,并对内置式灭火装置进行放置,一旦探测器发现异常现象,内置灭火器会得到启动,形成对起火风险的有效控制,并为报警信号的发出创造有利条件。在电池单元、电池柜等安全防护方面,消防预警系统联动BMS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尤其在电池运行状态、消防系统的切断、启动方面,将安全防护多层级发挥出来。同时,外部消防紧急接口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基于紧急情况,可以手动开启校方系统。

(四)开发并产业化固态锂离子电池

在充放电过程中,液态电解质会实现向锂枝晶的顺利转化,锂枝晶会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并促使内短路的出现。相比于液态电解液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非可燃性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替代效果,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如电池电解液腐蚀、泄露等。现阶段,在锂电池研究方面,有机和无机固态电解质非常关键,但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并不高,有着较高的结晶率,扩散速率与液态有着明显的差距。

(五)升级电解液配方和正负极材料

添加阻燃剂、多盐体系、高浓度等电解液,是电池性能改善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于锌基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特点,其电解质、负极分别为水溶液、金属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创新元素的融合较多,但是也不能满足于此,而是要高度注重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等环节,确保锂电池储能水平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崔超婕,田佳瑞,杨周飞,等.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展望[J]. 材料工程,2019,47(5):9.

[2]郭东亮、刘洋、肖鹏、孙磊、陶风波. 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早期预警参数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8):4.

[3]张洋,吕中宾,姚浩伟,等.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消防系统设计[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039(002):143-146.

[4]张明宇,矫利伟. 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应用及展望——评《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基础理论及产业化应用》[J]. 电池,2020,v.50;No.265(05):105-106.

[5]曹连胜,赵超,金欣,等. 基于离子选择性迁移策略的动力/储能电池隔膜的研究进展[J]. 复合材料学报,2021,38(7):2027-2039.

作者简介:冷旭宁,1987年11月出生,男,山东海阳人,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新能源化学储能与动力电池;

朱作鑫,1985年12月出生,男,山东日照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制造与应用。

猜你喜欢
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问题
考虑用户优先级的云储能用电策略优化
储能: 碳中和下的新赛道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储存技术
LW36-126(W)/T型断路器储能超时复归问题改进方案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