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药物治疗依存性中的效果评价

2021-09-10 03:46宋宁宁苟亚琴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5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

宋宁宁 苟亚琴

摘要: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药物治疗依存性中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n=01)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102)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药物治疗依存性、SAS与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完全依存86例(84.31%)、不完全依存13例(12.75%)、不依存3例(2.94%),整体依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Z=-8.914, P=0.000﹚;依存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81.19%﹙x2=13.228, 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7.737, P=0.000; t=-20.396, P=0.000)。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药物治疗依存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药物治疗依存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5-099-01

乙型肝炎肝硬化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疾病早期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随疾病进展,肝脏代偿功能下降,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多系统受累[1]。临床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有效阻断肝硬化进程;但用药疗程较长,存在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等现象,药物治疗依存性欠佳[2]。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存性,改善治疗效果,本研究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0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对照组101例。观察组男57例,女45例;年龄33-78岁,平均43.61±6.04岁;乙肝肝硬化进程1-11年,平均5.21±1.36年。对照组男58例,女43例;年龄31-79岁,平均44.08±6.13岁;乙肝肝硬化进程1-10年,平均5.13±1.3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乙肝肝硬化进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相关诊断标准[3];②年龄≥18岁;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原发性肝癌者;②伴有意识不清或精神功能障碍者;③抗病毒治疗<3个月者。

1.3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入院宣教、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入院评估,积极了解患者病情状态、根据自身综合状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主动沟通,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全力配合治疗工作;健康宣教,讲解病情进展变化及治疗方案等,告知遵医嘱重要性。饮食护理,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忌辛辣、刺激食物,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维持体质量。出院管理,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回访,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建立健康档案,做好慢性病管理,促进疾病转归。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存性,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改善级定期随访三个方面,3分/题,共12题,合计36分:(1)完全依存:分值≥25分,患者能严格遵医嘱治疗;(2)不完全依存:13-24分,患者能基本遵医嘱治疗,但存在偶尔不规范情况;(3)不依存:分值≤12分,患者经常不遵医嘱治疗,或直接中断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总分均为80分,分值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1.0 軟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药物治疗依存性比较

观察组完全依存86例(84.31%)、不完全依存13例(12.75%)、不依存3例(2.94%),整体依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Z=-8.914, P=0.000﹚(表1);观察组依存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81.1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3.228, P=0.000﹚。

2.2 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737, P=0.000; t=-20.396, P=0.000)(表2)。

3 讨论

临床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以阻断肝硬化发展,改善肝脏炎性病变,预防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主要原则[4]。治疗方法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但治疗周期较长,遵医嘱按时服药尤为重要,药物治疗依存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5]。

为了进一步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药物治疗依存性,本研究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措施,兼顾入院评估、主动沟通、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及出院管理等各个方面。对每一位患者做好入院评估工作,主动给予心理干预,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通过健康宣教增强患者疾病知识储备,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等内容,鼓励患者正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6]。出院管理等跟踪护理指导,告知遵医嘱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患者进行有效监督,最大程度提高用药依存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整体依存情况及依存率均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药物治疗依存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艳平, 隋洪婷, 潘猛, 等.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或胸腺素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2年疗效随访[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22(1):93-96.

[2]嵇笑笑, 李丽, 傅涓涓, 等. 不同病毒学应答状态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36(5):1033-`037.

[3] 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联合课题组.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与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4,17(2):81-94.

[4] 罗万蓉, 蒋香梅, 邬碧波, 等. 肠道菌群强化改善方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肠道通透性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 肝脏, 2019,24(2):178-181.

[5] 杨志勇, 吴晓枫, 张明香, 等. 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56(19):75-77,81.

[6] 周小花, 周舟. 路径式院内心理干预用于骨关节手术患者的临床体会[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39(20):3716-3719.

[7]  桑永艳, 汪海燕, 王瑜. 5E理论指导下的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39(4):625-628.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干预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研究
硬膜外控制性降压下全髋置换手术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