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研究

2021-09-10 02:08赵雅琪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城市设计海绵城市

赵雅琪

摘要:在城市设计中,科学应用“海绵城市”理念会让城市的运行更加科学完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文章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内容,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原则,通过对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优化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设计的有效措施,将海绵城市理念有效融入城市规划工作中,明确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重视海绵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遵循生态性原则,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理念;城市设计

引言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已达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做法实现对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在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但由于海绵城市设计涉及专业多,市政、景观、环境、规划等多个专业相融合,但牵头专业并未明确。以市政专业为主的设计人员较为注重海绵城市的功能性,但景观性较差,而新建小区居民对景观绿化品质要求较高,导致对单纯关注功能的海绵城市建设存在抵触心理;而以景观专业为主的设计人员则更为关注地上低影响开发设施(以下简称为“LID”设施)及景观效果,忽略与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的同步设计与衔接,同时缺乏对建设效果能否满足建设目标达标情况的定量评估。

1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的重要性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迎头前进,当代城市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相对突出。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一种新的建筑概念,即“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移。具体来讲,海绵城市就是要建设像海绵体一样的城市,可以全面适应环境发生的各种变化,也能够有效抵抗洪涝灾害,作为较为新颖的雨洪管理概念,尤其是降雨较为频繁的城市,可以更快速地吸收、存蓄、净化雨水,且在之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释放之前存蓄的雨水,以此实现对有限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海绵城市还能够发挥出较为理想的调配水资源、降音降噪,以及环保美观等功能,真正让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成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未来的规划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现状

2.1规划工作不到位

一方面,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时,与专项规划出现脱节状况,两者未同步进行,大多数设计人员只将注意力放在城市功能分区中,导致开发强度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对等、不匹配;另一方面,未重视城市竖向规划工作,导致此项工作未落实不到位,缺乏实际性和合理性,不利于城市防洪涝工作的开展。

2.2水文条件利用率低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排水设计是较为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城市排水设计具有复杂性,会出现城市积水、水污染等问题,需要规避和解决干扰效应的出现,实施系统化设计和管理。排水设计者缺乏对海绵城市的理解,未将排水融入城市建设中,导致排水系统性能较低。许多地区企业对当地水文地质状况没有深入了解甚至是忽略,导致排水功能没有完全发挥,一些排水设计缺乏合理性,对海绵城市的建设造成影响。

2.3设备老旧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城市中的排水管道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诸多缺陷。一些老旧小区内的排水系统老化,相关工作者缺乏对管道养护经验,排水管道不足以支撑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管道多呈网状,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进行改造,严重影响海绵城市建造进行下去。

3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优化

3.1人工生态海绵体的建设

我国地域广袤,城市间地理差异明显,因此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具有海绵体,有些地域甚至没有海绵体,严重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因此需要建设人工生态海绵体来缓解这一问题。人工生态海绵体是通过人工技术提升城市排水储蓄水的能力,实现海绵城市建设[5]。通过城市内绿地规划建设,减缓城市污染,进而改善城市水循环,打造生态循环自然体系。为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对传统小区和工业区进行全新规划,通过绿地分布改善,减轻水系统循环压力,实现绿色城市建设。如上海浦东新区临港口袋公园,在口袋公园内建造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措施,实现口袋公园自我净化、储蓄的良好循环,真正实现小雨不湿鞋。

3.2下凹式绿地设计优化

下凹式的绿地改变了以往绿化在硬化地面上建设的形式。下凹式的绿地可以直接吸收周围的雨水,能够实现不透水路面雨水径流的收集效果,并且能最大限度利用两边的石缝缺口或者一些路面损毁的部位。这种下凹式的绿地能够将径流缺口设置在绿地内,不仅不会影响城市的美观,而且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利用石缝中的各类积水进行绿地面积的补给,加强对空气湿度和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帮助环卫工人减少灌溉次数。下凹式的绿地能够为居民提供非常宜居的场所,整个空气质量和雨水地面的渗透率等都符合人居的要求。

3.3合理优化海绵城市设计,做好给排水设计工作

一般来讲,城市小区在具体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严格遵照既定比例完成绿化面积的设计规划,与此同时绿化面积也有扩大区域,扩大了的绿化面积使得建筑物更符合人居需要。广大建筑行业开展建筑设计的时候,全方位考虑绿化面积大小,合理规划绿化面积,全面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使得绿化带以及建筑内路面的渗水性能理想,这样一来雨水资源可以通过渗水地面而有效地搜集利用起来,从而提升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建筑小区内的道路占据城市道路的比重较大,对于沥青道路,一旦有强降水发生,会有严重的积水现象发生,主要是建筑小区内设计的道路其本身的透水性能不理想,如果充分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开展道路铺设工作的时候,将很多透水性理想的材料应用到建筑小区道路建设中,对于雨水的透过率大大提升,地面径流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3.4景观优化设计

景观设计重点是对地下景观效果进行优化设计,对设施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和竖向设计进行优化:结合景观设计需求,对各类LID设施初步布局和竖向设计进一步优化和深化设计,对各类设施的植物优化配置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景观设计应充分结合竖向设计将乔木设置在高处,避开处于低处的LID设施。LID设施区域应加强其植物选择和优化配置,保证在雨期和旱期都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优先选择对污染物有一定吸附功能的耐旱耐淹的草本植物,搭配浅水區域的灌木设计,打造植物的层次,改变给排水专业设计景观单调、美观性不足等缺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具有的优势特点是不容忽视的,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还有助于促进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城市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较为必要,顺应了我国城市发展潮流,符合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了提高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应明确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了解海绵城市的优势,遵循科学的海绵城市设计原则,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保障海绵城市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彰显海绵城市的特点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乐.海绵城市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J].大观(论坛),2019(10):42-43.

[2]聂文韬.海绵城市理念在绿色居住区园林绿化景观中的应用[J].花卉,2018(24):31-32.

猜你喜欢
城市设计海绵城市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滨海地区城市开发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建筑遗产文化价值构成及评估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