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演唱技法初探

2021-09-10 11:39吴丽霞王盛敏赵雄雄
百花 2021年4期

吴丽霞 王盛敏 赵雄雄

摘 要:花儿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五省,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本文从宁夏花儿的起源、宁夏花儿的曲式特征、宁夏花儿的唱法分类及表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索宁夏花儿的共时性传承与传播。演唱方法除民间的尖音唱法和仓音唱法外,重点论述了艺术嗓音在宁夏花儿中的运用并通过个案分析论述宁夏花儿在区域性高师声乐课堂中的推广。

关键词:演唱技法;曲式特征;艺术嗓音

一、宁夏花儿的起源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部内陆高原地区,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也是我国历史上地域变迁、人口迁徙最为频繁的地区。通过贸易交流、人口迁徙,各民族间的民间歌谣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这种与人民大众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且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民俗文化。宁夏花儿便是这样形成的。

宁夏花儿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和黄河以南的吴忠、灵武、中宁、同心等市县。主要分为六盘山花儿和河湟花儿两大类。六盘山花儿是在古代陇山徒歌山曲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信天游、爬山调、小曲子、河湟花儿以及宁夏周边地区的山歌小调等多种元素发展形成的。其特点为调式丰富、曲调风格变化繁多,并且具有独特的地方性色彩。河湟花儿与甘肃青海的花儿一脉相承,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多元文化的交融,又因人文环境、历史、语言习俗等不同而存在了差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河湟花儿常以自娱性传播的方式流传,原有固定衬词衬腔的小调化、曲牌化的花儿均有调名,其余皆以主句或关键句作调名。河湟花儿同六盘山花儿一样,有较强的即兴和随意性,创作的歌词皆来源于当地生活,表达的情绪、情感也十分细腻。

二、宁夏花儿的曲式特征

民歌是一种集音乐、文学于一体,取材于人民群众生活,用于传递表达某种情绪或情感的艺术形式。一般来说,民歌常与民族地方语言密切结合。宁夏的花儿就是以特有的地方方言演唱,多用于表达爱情,同时也有表现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宁夏花儿大多取材于山区农村,常随口而出,生动自由且贴近于生活,形成了别具一番风味的修辞组合方式。

(一)通常用客观事物作比,来表达自己想说的事情和道理,这种托物寓意的修辞在宁夏花儿歌词中很常见,这是宁夏花儿中兴的叙事手法。例:“远看黄河一条线,近看黄河是海边;远看尕妹是藏金莲,近看尕妹是牡丹。”此处用不同距离看黄河的直观感受,来比喻不同距离看恋人,越看越喜爱的感受。

(二)经常使用的另一种直接叙事状物的手法,既可以写理、叙事,也可以抒情,这是宁夏花儿中赋的叙事手法。

例如《红牡丹红得破呢》中“上了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两朵牡丹;白牡丹白得耀人呢,红牡丹红得个破呢”表达看到两朵牡丹(女子)的美感。又如“大红旗绕着满天下红,彭司令领的是大兵。马步芳匪军消灭净,老百姓才享了太平。”

(三)民歌的传承从古至今一直采用依调填词度曲的方式,曲牌令调必须是固定的,歌词的即兴演唱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宁夏的河湟花儿,两个长句中间夹一个短衬句的音调为最多。上句连续四度上行,表现高亢豪爽、积极向上的情绪,中间短衬词一般重复上句的后半句,造成较大的起伏,例:

下句习惯用小二度下滑,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四)在对歌时往往根据对象的不同,加入相应的称谓性短衬句,如“阿哥的肉”“尕妹子”“俊少年”“憨墩墩”“阿姐呦”“大嫂子”“小阿哥”等,或在即兴演唱中加入感叹性短衬句,如“哎呀”“哎咳”,演唱时根据方言来唱。例:上述曲目中,“阿哥的肉”中“肉”在方言中是“rou”一声,“不看(者)照下(呦)”中的“下”在方言中读“ha”四声。

宁夏六盘山花儿与河湟花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古代陇山民歌的影响,繼承了其三句一叠的格式,并以单套短歌的形式即兴填词演唱。如《心里的话儿对谁说》中“东山的日头西山里落,心里有话对谁说,对谁说呀难过死我了”。同时六盘山花儿还吸收了信天游、爬山调、洮岷花儿以及河湟花儿等元素,调式色彩丰富,在旋法与节奏上多用五声音阶迂回进行,大部分六盘山花儿音调都即兴而作。因此,在旋律上用自由延长、滑音装饰音进行修饰,演唱风格更为自由,旋律曲调丰富多样,形成了优美、高亢、婉转的演唱风格。

三、花儿唱法的分类以及表现

花儿是山野之歌。一般在山野间自唱自娱,对歌传情或同辈之间一起玩耍时对唱。由于宁夏地处西部,宁南属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人高亢、明亮的嗓音,有唱高腔的习惯。宁夏的花儿一般有三种唱法。

一是以假声为主的尖音唱法。例:

《西吉过来了马匪军》是一首固原西吉花儿,为C徵五声调式。该作品由男声演唱,音区较高并且在换声区以上,演唱时多以头腔共鸣为主,发出的声音尖利明亮,有极强的穿透力。此唱法对于演唱者的先天嗓音条件有极高的要求,演唱难度大,不利于传播。该唱法的传承人为马少云老师,演唱作品中在高音处运用了以假声为主的尖音唱法,形成了其特有的演唱风格。

二是以真声为主的实音唱法。例:

《羊羔羔吃奶双坷膝跪》是一首同心花儿,该作品音域窄,演唱时以自然音区发声为主,音高起伏变化小,表意明确。此唱法多用于表达日常生活以及说教,广泛渗透于民众的生活中,有着较好的进步思想意义。其旋律朗朗上口,又有较好的进步思想和教育意义,适于各社区中传播。

三是混合唱法,也就是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在花儿唱法中占重要部分,是花儿演唱中最符合嗓音功能运用的一种唱法,在演唱过程中运用真声机能,保持假声的状态。例:

《一心儿想着个你了》是一首同心花儿,该作品音区跨度大,对演唱者的歌唱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演唱者需具备娴熟的混声能力及真假声转换的能力。此唱法适合在各大中小学中进行传播传承,尤其是高校中的音乐专业,学生在经过嗓音机能的开发后,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在准确把握作品风格的前提之下,可以更好地将民族民间音乐的声乐文化得以传承。

四、花儿演唱技法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宁夏花儿有其独特的唱腔以及风格特点。因为其对演唱者的嗓音条件要求较高,所以无论是在演唱方面还是传播方面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运用咽音练声法开发演唱者的嗓音功能与原生态唱法相结合,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下为教学范例:

(一)张嘉瑞,宁夏银川人,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优秀的女高音,本科期间通过咽音练声法的训练,使嗓音肌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曾在“校园里的花儿”音乐会中演唱《尕妹是牡丹园子里开》。这首花儿音域跨度大,曲调高亢,演唱中需要歌唱者具备娴熟的混声能力和真假声转换的能力,并且对于高中低三个声区的过渡要求自然连贯。在演唱该曲目过程中需要对低声区进行真声肌能的训练,即声音要落到声带处,而中声区为混声区即中高音过渡区,需要演唱者咽壁站定,气息量逐渐增大,控制假声比例,并且发声落在声带处,可以通过大张口无声练习、伸舌练习以及运用大牙咬字,随着音的变高,口型逐渐半张,并且促进咽腔的扩张,达到混声与发高音的目的。

(二)王盛敏,山东青岛人,宁夏大学音乐学院2020级研究生,抒情女高音。本科期间,通过咽音练声法的训练,获得了一定的歌唱能力,并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对宁夏地区传统文化、宁夏花儿有了深入的了解。曾在“校园里的花儿”音乐会中演唱《模样咋这么俊了》。该歌曲抒发歌者对心上人的喜爱之情,是花儿曲目中的情歌,音调高亢,音区跨度较大,需要演唱者具备娴熟的混声能力和真假声转换能力。学习演唱中,通过大开口、“吓气”、元音“hao”的练习,达到开发、固定与运用唱腔的功能,并通过元音“li”的练习,由低音到中高音过渡练习,增强混声能力,解决了花儿作品演唱中高音运用的问题。

以上两例充分说明运用咽音训练方法开发的嗓音,在花儿的演唱传承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五、结 语

花儿是以口耳相传形式传承的活态文化艺术种类,花儿的传承主要靠花儿传承人的演唱进行延续。作为宁夏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花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花儿演唱地域的环境变迁以及移民现象,这种口传心授的原生态音乐形式逐渐式微。因为对演唱者演唱技术以及嗓音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花儿的传播受到限制。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艺术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咽音练声法对人们的嗓音进行开发和训练,使人们获得一定的嗓音演唱的能力,并结合大量花儿作品的演唱将成形的艺术嗓音运用到花儿的教学中。2015年宁夏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校园里的花儿”音乐会,曲目选自宁夏各地的原生态花儿,全程采用无伴奏独唱、合唱的形式,用方言演唱,同时与民间花儿传承人李凤莲、马少云等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把握了花儿的演唱风格,使得花儿在校园中得以唱响。2019年10月举行了花儿课堂教学及实践音乐会,因为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宁夏花儿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及推广。

(宁夏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国英.宁夏花儿精粹[M].阳光出版社,2012:665.

[2] 赵雄雄.宁夏花儿艺术化演唱探究——以宁夏大学音乐学院为例[D].宁夏大学,2019:14-19.

[3] 吴丽霞,赵雄雄.浅析咽音发声训练在宁夏原生态花儿唱法中的运用及开发[J].北方音乐,2018(38):34-35.

[4] 林俊卿.“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M].上海音樂出版社,198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