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 07:22吴雨奇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

吴雨奇

【摘要】尽管历史纪录片对改进高中历史教学效果明显,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对历史纪录片的重视度不够,往往流于形式;应用方法不当,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在应用历史纪录片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积极引导;等等。这些问题与不足使历史纪录片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历史纪录片,使其更好地为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服务,成为摆在一线历史教师面前的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记录片;高中历史

一、历史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课堂应用历史纪录片的重要目的是更好地推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基于这个目的,在选用历史纪录片时应坚持适应性原则,也就是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相适应,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历史纪录片与知识相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严格筛选与本节课所讲授的历史知识相符合的历史纪录片。

(二)适度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课上,历史纪录片和人物传记、文献史料、历史题材电影等定位相同,只能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辅助课程资源。它无法代替教师的讲授,也无法取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所以,教师在选用历史纪录片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适度性原则,控制好时长,避免因占用太长时间而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同时也要避免学生因忙于接纳太多信息而疏于思考的局面出现。

(三)有效性原则

教师不能为了应用历史纪录片而应用,一定要坚持有效性原则,确保所应用的历史纪录片基本上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在什么地方用哪段历史纪录片,以及为什么要用这段历史纪录片,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使自己所应用的历史纪录片契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

(四)多元性原则

为发挥历史纪录片更大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教师可以尝试将历史纪录片与人物传记、历史题材电视剧、电影等课程资源有机结合使用,这体现了课程资源多元化的应用原则。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如《马关条约》的签订,教师可以剪辑纪录片《甲午》和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相关片段播放给学生,学生在对比观看的同时,会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更加立体的认识,并深刻感受到《马关条约》带给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极大震撼,意识到国家变法图强,进而摆脱内忧外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为接下来学习维新变法运动作铺垫。

二、历史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所呈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与现实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再加上历史知识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导致一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致并不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一些优秀的历史纪录片制作精良,实现了声音和画面的完美结合,能冲击学生的感官,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故而,教师可以在全面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历史纪录片辅助教学。例如,在讲授“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剪辑《大国崛起》第1集中的部分片段播放给学生,通过它来生动再现早期殖民国家的海外探险历程,借助这样的形式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感,让学生融入特定的历史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唤醒他们的历史情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搭桥铺路”。

(二)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教师在进行教學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科学整合授课内容、合理调整授课节奏,做到重点突破、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教学重难点是否解决关系到教学质量。教材上的一些历史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直接吸收和掌握。这需要教师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更好地解决重难点问题。在笔者看来,在课堂上应用历史纪录片,能够将历史鲜活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看到学习的重难点。

(三)补充历史细节,完善教学内容

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宏大叙述,而缺乏对历史细节的描述。拿上册来说,中华民族深远悠久、波澜壮阔的历史被压缩成了29个课时,历史上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被一笔带过,或者只是简要概述。叶小兵指出,教师在授课时“要讲得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离不开细节的支撑”。这就决定了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历史细节的开发和补充,拓展教科书上的历史内容,尽可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面貌。而历史纪录片对人物性情、事件进展加以细致呈现,能够让逝去的历史再次“活”起来,如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弥补历史教材的缺失,完善教学内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感知到历史的温度和厚重。

(四)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居于最高层级。它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自觉谴责邪恶、追求正义,自觉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这一切都离不开历史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而历史纪录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课程资源。

结语

包括历史纪录片在内的影视信息进入历史课堂,“改变了以教科书为唯一信息源的状况,显示出很强的教学优势”[3]。如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优秀的历史纪录片可谓层出不穷,为它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在这一前提下,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发这一课程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应用方式,改进应用方法,充分发挥历史纪录片的显著优势和独特价值,使其最终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苏静.影视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文史博览(理论),2016(4):85-87.

[2]叶小兵.细节的重要[J].历史教学,2005(9):56.

[3]叶永广.历史·影视·教学[M].上海:学林教育出版社,2004:8.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