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2021-09-10 07:22丁高健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丁高健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们长期以来都在探索让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力的方法,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应用实践的应用能力。从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来看,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教师要探索有效方法加以积极应对,促进学生实践力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

前言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汇集了社会、政治、历史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实践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简述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们开始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得地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依然将地理考试分数看得过重;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依然采取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将直接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收传来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的单调而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不相符的。为了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实际需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树立起“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统一的认知;让学生经过实践,建立起新的地理观念,促进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新发展。所谓的高中地理实践力,主要是指高中生通过参与多种户外考察、野外活动以及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获得一定的认知,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得到一定的启发,使得地理学习更加深刻而全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动能力,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当中,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且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真实的参与到社会观察当中,感悟地理环境、思考人类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地球保护意识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培养

(一)拓展地理教学范围,丰富学生的课堂所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很多地理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尽量体现地理教学的创新性和丰富性。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和升学压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背诵知识、记忆知识、题海战术等,地理教学中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参与实践活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新课程教学标准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真正的落實,其一,在当前的地理教材中,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比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效。其二,在当今的地理教学中,考试分数依然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在高考中,对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比较有限,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要想取得较高的考试分数,只能依据应试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来开展地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状况,难以有效的培养起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为了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立足地理教材教学,并注重适当的扩大地理教学的范围,尤其是要增加地理实践教学的部分,设计一些地理实践教学活动、或者是地理教学实验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另外,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也要注重教学范围的扩大,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和教室里,要适当的走向社会,进入大自然去。例如,在学习《水循环》相关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降水进行模拟,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水的下渗现象,依据实验和观察,对大自然海陆间水循环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

(二)注重执教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践和应用当中。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地理实践能力,不断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实际需要,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具体来讲,教师要重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经常参与地理实践工作,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并将注重将其与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转变对地理实践教学观念的错误认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地理实践活动当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培养实践力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这就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地理教学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只有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才能体现出课堂所学知识的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尝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贴合了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高中地理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锦丽.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J].亚太教育,2019(12):114-115.

[2]梁梅.核心素养对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影响——以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38.

[3]时金叶. 基于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205-206.

[4]汪玲,唐榕,蒋良群,舒成强. GIS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运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32-33.

浙江省浦江中学 浙江 金华 322200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