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1-09-10 07:22张兴铭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策略新课标

张兴铭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教育是国之大计。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非常关键,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丧失了兴趣,使得地理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新课标下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初中的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地理学科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简单的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使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进而有利于初中地理课堂的有序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要的地位,长期的教学给学心中留下的印象是教师非常严肃,没有一点亲切感,导致学生产生畏惧教师的心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课堂的教学氛围自然是不和谐的,进而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师应该与学生拉近距离,在平时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改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让自己变得更加亲切,在地理教学中,多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时,为了活跃教学氛围,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江河湖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学生听到谜语后会积极的思考谜底。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地图的学习中。在课堂上为了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先不要将地理课本的内容全部讲解,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张与之相关内容的地图,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思考,收集地图显示的信息并加以分析,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地图的阅读能力。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做出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读图的教学

在初中阶段地理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图片需要学生学习,因此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读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直观的展示图片开展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在读图的教学中还应该加入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产生洪涝的原因时,教师可以选择以长江中下游的洪涝案例来讲解,首先教师将长江的全图展示到学生眼前,教师用激光笔点出洪水主要发生的来源:一方面是宜昌以上的一些支干流,另一方面是潘阳湖和洞庭湖这两个较大的水系。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洪水来源的水流方向,进而学生会联想到长江发生洪涝的原因是因为某些流域内突降暴雨再加上山谷的洪水造成长江水位迅速上涨,进而发生洪涝灾害。

三、科学布置课堂练习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本练习题解答时,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教学,提高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并且结合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答题经验。其次,针对课堂的教学练习,应该从标题作为切入点。初中生刚接触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成长特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得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每节课的标题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本中的内容都是围绕标题进行展开讲解的,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全面了解,让学生能够达到高效学习目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堂时间多分配给学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对于学生在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地自主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更全面地理知识,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四、融入生活实际案例

在初中的地理书中有很多专业的名词或者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给地理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案例或者其他生活元素进行地理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理解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海陆的变迁”一节内容时,仅仅通过教师的口述和课本的文字讲解,学生对于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理解上有些难度。这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海陆变迁的动态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海陆变化的过程,增加学生的记忆和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播放海啸的相关视频,学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海陆变迁的危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海啸的产生原因,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

五、增加实践活动

初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自然环境”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而为学生讲述现在自然环境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探讨发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讲述我们该如何才能保护自然环境。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意识,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增加社会责任感。此外,在地理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地理调研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出问题并进行自主的探索,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或者走进大自然,再结合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活,并且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结束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并在课堂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科素养,从而不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封铮.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8):40-41.

[2]马洪涛.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9(25):60.

永泰县长庆中学 350706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有效策略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