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

2021-09-10 22:39杨鹏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高中物理

杨鹏

摘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物理学科是高中学科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内容的逻辑性严谨、实践性特征明显等特点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资源。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各方面的不断进步。本文探究德育工作的渗透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方向。

关键词:高中物理;德育教育;渗透

前言:

物理课的设置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作为教育实施主体的物理教师,可以探究物理课的学科特点,发掘物理内容的逻辑严谨和应用性强等性质,设置合适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目标,将其与德育教育适时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而在课程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观念。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德育教育意识

教师一直是处于课堂施教的主导位置,教师行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德育观念塑造。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德育教育不只是德育教师的专职,每一位不同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因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学科特色结合德育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学科特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如此,教师应该有一个智育的观念,抛弃过程德育与物理没有联系性的观念,要把德育和物理可以共同发展的观念充分在体育课堂上落实。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维度、教学方法维度、教学形式维度等多个维度地看待德育教育与物理教育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联系具体化,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让物理教学和德育教学齐驱并进。

二、融合教材,发掘体育中德育教育

教材一直是教学的基础,里面的内容编排是作者认真考量过的结果,其中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安排,还是处处渗透着需要教师和学生细嚼慢咽才能感受出来的德育思想。对此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教材内容,充分地分析和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在“共点力的平衡”这一课中,这一课主要是探索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根据知识点教师可以带领同学探究平衡态下的物理运动类型,比如平衡态不仅仅是物体静止不动的状态,匀速直线运动下的物体因为加速度为零,所以也是处于一个平衡态。通过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可以感受到有些事情不是单纯表面去观察,要明白其中的辨别标准在哪里,从而以这个标准去衡量分析。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悟出其中的做事待人的原则,从而吸收消化为自己的思想。

再例如在“质点 参考系”这一课当中,物理学研究问题一般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然后对这个简单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这就是质点的精髓。生活中就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出来其核心,然后对核心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教师可以将这个知识点延展开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然后让学生感受物理教材中体现着德育思想,然后吸收消化。

三、实验教学中及时融入德育内容

物理课内容多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和展现,部分实验内容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然而实验过程中总有各种的情况发生,教师需要在各种情况下正确引导学生处理问题,塑造学生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验课堂上“特殊情况”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即时抓住其中与德育相关的连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教育,鼓励学生对这种情况发出个人意见,然后做出评价以及指导,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比如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教学中,整个实验需要同学至今相互合作来完成。比如安装实验器材,捆绑小车固定滑轮,进行实验时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等等。这一些过程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和配合。这时候教师在可以一边演示实验过程一边给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告诉学生实验操作需要合作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得到预期结果,鼓励同学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工作分配、循环渐进、沟通配合等。

四、掌握学生心理,物理教学与德育教育教学并行

高中生正是处于一个叛逆时期 ,个人意识强烈以及沉重的学业任务容易让学生的心理情绪产生波动,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即时应对各种特殊情况,并运用合适的德育内容进行指导。在这个年龄阶段,有些同学会比较心理脆弱,因为不擅长物理过强的逻辑思考导致物理成绩远不如同学,然后心理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这种现象然后即时给予鼓励,从德育思想角度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渐进过程,最大的对手应该是自己,学生应该正确面对自己,认清自己的能力然后調整心态做出正确的表现。

五、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教育

物理课不缺集体性的活动,这种集体活动不仅仅体现在物理实验课上,还体现在课堂上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每一个知识板块都有一个难点和突破点,一般教学模式下,都是教师引领学生来学习并突破知识难关。对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合作讨论教学活动,教师把难点的知识抛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讨论,共同协作来突破难关。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向学生灌输团队合作以及迎难而上的德育思想,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来感悟其中的思想奥秘,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引导成绩好的学生和能力稍弱的学生相互帮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从而培养团结友爱和互相协作的优良品质。将组织活动的教学方法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大程度地提高的德育教育的质量。

例如“楞次定律”中,如何分别磁场方向、通过电流方向和感应电流方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这一门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其是否掌握直接决定后续学习的进行。教师可以授课之后,安排一个小组合作,布置一些辨别磁场方向、通过电流方向和感应电流的练习题以及他们关系的题目,让学生之间合作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学生可以学会互帮互助精神和面对难题沉着冷静解决等德育思想。

总结:

总之,物理教师应该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物理学科内容的独有特点来采取有效手段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两者的有机渗透,使学生的物理学习与德育相互促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宏增.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1):180-181.

[2]李明全.浅谈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融合推进[J].新一代,2020,25(13):55.

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 84300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