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产教融合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2021-09-10 23:15唐蕾赵烽廷林桐羽张潇琪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唐蕾 赵烽廷 林桐羽 张潇琪

摘要:随着我国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该领域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教育逐渐实施产教融合,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该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该教学模式运行的基础,其次从工艺型、设计型、项目型、创业型四种类型,全面阐述了产教融合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以期为相关教育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产教融合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涉及展会设计、影视广告、品牌策划等多个领域,这就进一步拓宽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就业渠道[1]。在此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必须结合市场需求,以输送更多优秀、合格的人才。产教融合是教学结合市场需求的重要体现,而在该背景下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紧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方法[2]。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的基础

(一)稳定的项目来源

产教融合是体现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在该背景下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必须要拥有稳定的项目来源,才能符合市场发展需求。视觉传达设计的项目来源是开展设计型工作室和项目型工作室的首要条件,业务项目是这两种类型的主要教学内容,只有拥有稳定的业务项目来源,才能为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学校要想获得业务项目来源,可通过校办企业,与校外企业合作等途径获取,以确保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稳定运行。

(二)完善的管理制度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属于开放式教学形式,在实验型工作室、设计型工作室和项目型工作室中,主要以教学为主导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与工作[3]。为了保障该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行,学校需制定“双选”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凭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取报酬。在工艺型工作室和创业型工作室中,可制定综合性考核制度,主要根据项目完成的质量、数量、反馈和学生评价等内容进行考核。同时,将学生的学分制度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在工作室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学生的岗位,并实施合理分配。对学生角色、工作室人员的转换进行合理协调,以保证教学管理制度等的无缝隙对接。

(三)优质的师资队伍

优质的师资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的支撑力量,学校必须加强视觉传达设计专業的师资队伍建设。例如:针对实验型工作室,责任教师需符合研究型教师的具体要求;针对设计型工作室,责任教师需拥有资深设计师水平;而项目型工作室的责任教师,则需具备“双师”型条件。根据不同工作室对责任教学的要求,学校应对任课教师进行统一聘任。同时,还可聘请企业的优秀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而专业的专职教师需采用“双导师”制度,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

二、产教融合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一)工艺型工作室

工艺型工作室是产教分离的重要体现,其主要要求学校和企业在保持产权相互独立的同时进行独立运行。通常情况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应用工艺型工作室,其主要人员多是学校内部专职教师和企业技师,而工艺工作室主要是校办企业或合作企业的厂房。工艺型工作室的目的在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实践、定岗实习。例如,开展印前设计项目时,教师可选择印刷厂作为教学地点,在真实的场景中完成教学,能让学生的印前设计项目具有实用性,且印刷厂开展教学能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工艺型工作室主要在大二、大三年级实施,实训项目内容主要有书籍装订、印刷等工艺技术。同时,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工艺型工作室实训地点可涉及印刷厂、包装厂、展示制作厂、视频制作中心等。这一类型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完成的各个环节中,这不仅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还能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设计型工作室

设计型工作室主要体现产教融合一体型理念,教师在该工作室中主要担任企业设计师的角色,而教学场所需根据企业模式进行设计[4]。在设计型工作室中,教师的企业设计师角色除了要进行管理,还需为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学生不仅要模拟公司员工,还需成为视觉传达技术教学的主体。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型工作室需进行科学管理,而学生要完成工作室所交代的项目任务。开展该类型工作室,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定期轮岗制度,根据公司设定的岗位要求为学生进行定期轮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学生在设计型工作室的学习中,多以工作任务为主,故产品的价值能充分体现教学成果,而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工作任务,必须符合相关课程内容,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学生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务。在实训过程中,教师需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以保证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向是正确的。此外,设计型工作室的性质在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主要为公司性质,因此除了要承接相关的实践项目之外,还需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设计资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了解市场的发展情况,并逐步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产教融合的优势。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应用该教学模式,不仅能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为了确保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行,学校必须要保证项目来源、完善管理、优质师资、教学创新,以充分发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作用,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媛.产教融合角度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0(7):34.

[2]李志港.产教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以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J].工业设计,2017(6):72-73.

辽宁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116034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设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探索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