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9-10 07:22秦普艳陈艳涂俊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重庆对策

秦普艳 陈艳 涂俊

摘 要:会展旅游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重庆作为现代大都市十分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重庆会展旅游发展潜力与不足并存。为促进重庆会展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重庆会展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重庆发展会展旅游需要加强会展品牌建设、加快会展旅游人才培养、进行会展旅游行业联合营销、设计特色会展旅游产品等对策以提高竞争力。

关键词:会展旅游;重庆;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7.05

会展旅游是当下一种比较热门的旅游形式,因其能给会展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获得“旅游皇冠上的宝石”和“城市的面包”等美誉。据专家测算,国际上会展旅游的直接投入产出约為1∶6,间接的产业带动系数约为1∶9[1]。近年来会展旅游发展迅猛,各省市都将会展旅游纳入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支持会展旅游。北京、上海、广州等知名会展旅游城市都努力朝着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先后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APEC会议、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国际知名展会,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庆在2009年《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便提出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2016年重庆又提出建设国际商务会展与购物之都,加快会展平台建设,打造多层次的会展品牌,可见重庆对发展会展旅游十分重视。

在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上,国外学者Martin Oppermann认为会展旅游从属于旅游业[2]。而国际上会展旅游的最通用提法是MICE(即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es, Exhibitions 的简称),包括各类会议、展览和节事节庆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国内学者在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上主要形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许峰[3]、王云龙[4]等赞同会展旅游与MICE含义相对应。谷玉芬认为会展旅游是在各种展会活动举办的前提下延伸到旅游业的产物[5]。张建雄认为会展旅游是旅游业产业化、交叉化后必然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活动方式[6],这两位学者都认为会展业与旅游业联系十分紧密。还有一派学者提出了会展旅游是专项旅游产品的观点,如王保伦指出会展旅游是为会议和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展会场馆之外的、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从中取得一定收益的经济活动[7];应丽君指出会展旅游是由于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博览会等活动举办而产生的一种旅游产品[8];颜醒华等则认为会展旅游是以会展为外围吸引物,为满足会展客人需要而提供综合性服务的专项旅游产品[9]。本文中会展旅游的概念借鉴王保伦、应丽君等学者的观点,指以参加会议、展览会和博览会等会展活动为主要目的的专项旅游产品。

学者们对会展旅游的研究集中于会展旅游的概念辨析、发展现状、竞争力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对会展旅游发展的个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实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SWOT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比如一些学者采用SWOT分析法对西安[10]、南京[11]、桂林[12]等城市的会展旅游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重庆近年来会展品牌逐步形成、会展旅游人才队伍的逐渐扩大、会展旅游的市场化率逐步提高,表明会展旅游发展态势趋于良好,但同时会展品牌影响力不大、会展旅游人才紧缺、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等因素制约着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进程。可见会展旅游发展中的潜力与不足并存,如何推动重庆市会展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针对相应问题提供一些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促进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

1 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概况

重庆市会展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十分迅速。重庆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推进展会市场化专业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用于支持会展旅游的发展,使重庆的会展旅游发展逐渐市场化和规范化。

衡量一个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包括展览面积和展览数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本文针对重庆市2012—2016年的会展旅游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进行了统计(如表1)。由表1可知,重庆市近几年来的展览数量除了2016年以外每年都在增加,展览面积也逐年递增,表明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势头较足。虽然2016年的展览数量减少,但展览面积仍大幅上升,可以看出重庆市正在努力通过扩大展会规模来促进会展旅游向大型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减量提质是重庆当下会展旅游发展的一个特征。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直接收入和拉动消费这两项指标逐年上升,会展旅游市场直接拉动作用增强,有效带动了重庆市“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综合效益明显增加。

场馆是会展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物。本文对重庆市已投入使用的几个主要展馆资料进行搜集(如表2)。重庆的展馆面积有大有小,能适应不同规模展会活动的举办需求。特别是建筑面积为全国第二、西部第一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的投入使用,不仅能够承接大规模的展会活动,也极大地增强了重庆会展旅游的设施吸引力。除展览面积之外,重庆有的展馆本身就能作为旅游资源,如位于两江交汇处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将展馆景观化,对参展人员的吸引力会更大。

2 重庆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2.1 重庆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

2.1.1 拥有良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优势

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常常伴随频繁的商贸往来,从而促进展会活动的举办。近几年来,重庆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上升,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如表3)。良好的经济发展走势,为重庆会展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充满潜力的市场环境将吸引更多的会展参与者,从而拉动会展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近年来重庆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越来越大(如表4)。会展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必将成为会展旅游的明显优势。

2.1.2 独特的城市形象

独特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会展旅游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庆山水相依,是有名的山水都市。因桥梁数量多、种类齐全,重庆还有“桥都”的美誉,桥梁文化十分丰富。此外,重庆温泉资源具有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和品质较高等特点,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被评为“中国温泉之都”和“世界温泉之都”。重庆拥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城市形象,将为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1.3 发达的交通体系

会展旅游的快速发展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这些流量的集中与分散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体系的支持。重庆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拥有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路网密度西部第一,有力地保障了会展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重庆发展会展旅游的劣势

2.2.1 會展品牌建设滞后

目前重庆只有“立嘉机械展”“渝洽会”“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等几个品牌展会,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品牌展会很少。重庆所获得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项目在数量上与其它国内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并且在2014至2015年间无变化(如表5),说明重庆会展品牌竞争力不强,重庆在会展品牌的建设方面任重道远。

2.2.2 会展旅游人才紧缺

重庆会展旅游发展迅猛,但会展专业人才缺口上万,会展高端人才尤为缺乏,这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目前,重庆高校有60多所,而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包括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在内共有14所,所占数量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重庆会展教育未能跟进会展旅游的发展速度,会展专业人才储备略显不足。

3.2.3 会展旅游宣传不足,缺乏联合营销

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欠缺联合营销观念的问题。虽然会展旅游者到访城市的主要目的是参加展会,但作为专项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消费过程中总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近年来重庆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会议和展览数以百计,但会展组织机构常常只重视对会议或展览活动本身的宣传,对重庆会展旅游涉及的交通、住宿、旅游等行业并未过多联合营销。这导致旅行社、酒店、景区的被动接待,因此不能发挥产业之间的集约优势,缺乏相互宣传而不能提高重庆会展旅游的知名度。

2.3 重庆发展会展旅游的机会

2.3.1 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战略布局中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枢纽。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又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不仅要建设成内陆开放高地,还将建设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并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这两个目标。“两点”“两地”“两高”的建设规划,是重庆的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2.3.2 重庆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据统计,2000—2016年重庆旅游总人数从0.31亿人次上升至4.51亿人次,2000—2017年这17年间,重庆市旅游总收入从137.05亿元增长到2645.2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02%[13]。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增长表明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这将会为会展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4 重庆会展旅游的威胁

2.4.1 国内其他省市的竞争压力

重庆会展旅游发展机遇与压力并存。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三个国内会展旅游发展良好的城市,在展会质量、人才培养和会展品牌知名度等各方面都比重庆更胜一筹。邻近区域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成都、西安、昆明等城市。这些城市与重庆同属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城市经济实力水平相当,并且均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相互间竞争明显。

3.4.2 会展旅游行业市场化带来的国外竞争压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外一些大型会展公司已经进驻我国,开始抢占会展旅游市场份额,这将使国内会展旅游市场的竞争面临更加激烈的局面,这势必会给起步较晚并且也不成熟的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增加难度。比如,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是德国的会展公司,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它进驻重庆,使得重庆会展旅游将直接面对国际性的竞争压力。

3 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会展品牌建设

第一,对已有展会加大扶植力度,从追求展会数量向提高展会质量、扩大展会品牌影响力方向努力,将“渝洽会”“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等本土会展项目培育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品牌展会。第二,依托重庆工业制造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品牌展会。比如,结合重庆的汽车制造、摩托车制造等优势产业,重点打造中国国际汽车工业展、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等大型品牌展会。第三,大力扶持区县品牌展会,如三峡中药博览会、“万开云”区域性商品博览会。第四,引进和举办更多的诸如像世界旅游城市峰会和全国糖酒会知名的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品牌展会。

3.2 加快会展旅游人才培养

第一,做好重庆会展旅游市场发展的第一手数据统计,明确市场人才数量以及业务人员素质的需求,科学规划人才建设目标体系。第二,加快建设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尽快在更多的院校开设会展旅游专业,培养会展旅游管理人才。第三,加大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力度,积极开展 “会展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认证工作,提高重庆会展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水平。第四,引进高素质会展旅游人才,并与会展旅游发展良好的城市和有实力的会展企业加强合作交流。

3.3 加大宣传力度,进行联合营销

首先,以国际会展旅游活动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在国内外知名媒体和会展与旅游专业媒体上进行重庆本土会展品牌的宣传及重庆会展旅游接待能力的展示。其次,利用好网络媒体平台不断推出会展旅游的宣传文案、视频等,通过微博、微信、线上论坛和网络直播等营销方式,快速扩大重庆会展旅游的影响力。最后,会展组织机构应加强与旅行社、酒店、景区的合作,在展会活动之前,以及经营自己业务的同时加强联合宣传,在展会活动中共同组成接待小组,负责会展旅游者在活动期间的交通接送、酒店住宿、餐饮服务、景点游览等方面的设计与安排。

3.4 设计特色会展旅游产品,增强竞争力

重庆可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结合会展消费者的消费特点,设计出一系列特色会展旅游产品。比如在会展旅游线路的设计方面,重庆拥有红色文化、山水都市、温泉等特色旅游资源,与旅行社加强合作,针对参展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的特点,推出文化体验型会展旅游线路:比如将红岩魂广场、渣滓洞、白公馆等景点统一包装,设计“会展+红色旅游”的主题线路;针对参展人员消费能力较强的特点,将重庆的都市购物景点如解放碑、朝天门等知名商圈相连,设计“会展+市区休闲购物”会展旅游线路;基于“五方十泉”温泉资源基础,开发“会展+温泉”的主题产品。

参考文献

王丹.青岛会展旅游发展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6.

OppermannM.Conventiondestinationimages: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meeting planners' percep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1996,17(03):175-182.

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17(04):56-59.

王云龙.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兼论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J].旅游学刊,2003,18(05):47-51.

谷玉芬.试论政府在发展会展旅游中的定位[J].商业研究,2004(15):173-175.

张建雄.会展旅游发展中的条件问题[N].中国旅游报,2004:1-3.

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J].旅游学刊,2003,18(01):35-39.

应丽君.关于中国会展旅游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5(01):10-12.

颜醒华,谢朝武.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会展旅游的关系营销研究[J].商业研究,2004(18):80-83.

李树民,杨波,温秀.西安会展旅游市场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旅游科学,2003(02):36-38.

陳乡,张树夫.基于SWOT分析的南京会展旅游发展对策[J].江苏商论,2006(03):90-92.

蒋伟.桂林市会展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9(10):24-27.

李丽,张杰然.重庆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27):17-18.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秦普艳  陈艳  涂俊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重庆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