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阶段教育的节奏与目的

2021-09-10 07:22陆玲玲
格言·校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幼小阶段智慧

陆玲玲

一、引言

幼小衔接需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这一阶段的教育应当以尊重其身心发育特点、自然规律、对幼儿知识的学习以及思维发展为主,而不能单纯地关注书本上的知识或技能的培养。在这一阶段,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一阶段的感悟生活有利于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进行智慧、科学地发展,从而明白学习的意义,更有利于其之后学生生涯的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除知识化元素外,还应结合生活化元素,对幼儿进行科学、正确地指导,不仅使其成长为健全的人格,还能增强其知识运用能力,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对其身心发育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幼小銜接的节奏——感知生活

近年来,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风靡大街小巷,成为社会上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也正因为这句话,使得无数的家长不断给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即报名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等等。然而,智力与智慧的发展都是讲求规律的,家长们不能在幼儿智力以及体力还未发展到合适阶段就盲目为其“增负”。这样是不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过度开发幼儿智力与体能,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无非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有些工作岗位的硬性门槛即变相地在告诉家长,只有上名校才能有一份好工作。因此,幼儿家长们就把这种社会上的压力转移到幼儿上,让他们从小就加量加倍地学习。二是家长们的从众心理。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幼儿从小即显露出在某一领域的天赋,其家长即利用这一方面让幼儿开始学习、练习。然而,对于没有显露出天赋的幼儿的家长们,看到其他孩子家长报名兴趣班,本着“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心态,也相继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报名。三是教育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开设培训班的教师为了尽可能地多拉生源,采用夸大的广告宣传方式来宣传提前促进幼儿智力发育的好处,导致很多幼儿从小即被当作工具似的进行学习。然而,很多家长殊不知,这样是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育的。在幼儿时期,孩子们作为学习者所接触到的知识是全新的、零碎的、新奇的、含糊不清的,各种关联皆有无限可能。因此,我们应着重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对于生活的感悟,在实践生活中进行尽可能多的积累,这样才能使其更多地对生活有自己的认知,也才能为其之后的人生观、时间观、价值观梳理一个正确的航向标。

三、幼小衔接的目的——平衡智慧

教育来源于生活,最终亦会反馈至生活。在幼小衔接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去体验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通过对世界的认知,去理解生活,用实践中的认知来辅助其接受教育,从而使其智力得以平衡发展。受教育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更科学地指导人们去改善生活,改善世界,教育最终的受力点在于社会。因此,教育的价值恰恰体现其对于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幼小衔接需要脱离传统意义上教学的禁锢,回归幼儿的童真,结合他们的发育阶段以及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使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参与实践,这样才能真正领会生活的意义。在幼小衔接阶段,正是幼儿进行无限想象的起点,这一阶段最易让幼儿们跳出书本的桎梏去激发自己的思维。只有当教育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才能更加真切地去体会、去学习。教育的直接目的即使人具有平衡的智慧,平衡既是指知识与眼界的平衡,又是身体与心理的平衡。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其核心目的并非让幼儿学到多少书本上的知识或是技能,而是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发展一个健康的身心,换句话说就是获得知识与思想的双重有机统一。

因此,在课程设置观念和内容上,要以知识本位为主,以较好满足家长对于小学阶段知识的适应能力需求,应全面地从各方面考虑来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全面科学的课程内容,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而非结果式考试评价,要注重幼儿智慧的平衡发育,顺应教育的规律。

四、复归“童年期幸福”——科学培养

教育的失败在于内容陈腐而缺乏新意,为了使我们的幼儿始终保持烂漫的精神,创新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这一阶段,要实现身体以及心理的双向发展,进行科学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方面,家长要克制自我从众和攀比心理,正视幼儿的发展特征与规律。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即为将来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当承认,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学习之始,更包括情感、社交、文化学习等。其次就是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真切地体会快乐、幸福、失败、努力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的科学发育。

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资源的丰富,即要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以供使用。幼小衔接不仅要注重环境资源的丰富与适宜,避免突兀式的小学环境创造,以强制幼儿迅速接受环境变化。在桌椅摆放、课堂纪律、教室装饰、外部装饰上都更加注重幼小衔接的心理适应过程。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中央宏观统调,推行科学统一幼小衔接课程体系。避免政策上严格监督调控幼小衔接异态化教育形势,置家长、园所、小学、幼儿于无助状态。在政策立法和财政上要为幼小衔接的顺利科学施行保驾护航,避免社会对幼小衔接逐利行为的干扰,学前最后一年纳入义务教育的补救形式亦能给予幼小衔接愈发坚定地支持力度,也赋予社会各界幼小衔接利益相关者们以安定之心。

同时,要形成科学的幼小衔接课程评价机制。在小学最初和尚未进入小学阶段时,教师首先做好幼儿的鼓励式评价,再逐步引导幼儿进行自评和互评,对自我和他人表现及与课程的契合度做出初步判断,培养幼儿的反思能力。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智慧,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智慧是知识教育背后的全部价值,是习得知识后的升华之态势,非单纯的获取知识之模样。要知道幼儿从一开始接受教育起,就应当感受发现的乐趣。但自由的快乐愈发减少,填鸭式教学在现代社会中显而见之。因此,应当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明确幼儿在幼小衔接中的核心地位。幼小衔接中的最大利益主体——幼儿,应被逐步剥离出成人语境和判断标准,得以自由自主地参与到衔接之中,向成人以平等姿态表达内心感受,达成自我效能感和智慧解决之态。个体生命的意义,社会的价值都在于创造。教育应培养的是创造性人才,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幼小衔接的教育知识内容,发掘知识的快乐与兴趣点,主动或引导进行发展性发掘及发生性的渴求探索。

总结:世界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教育模式才是能够助力一个国家发展的教育模式。身心健康、健全地发展,拥有发散式的思维,自由的灵魂,拥有创造力、灵活性的幼儿才是国家未来的核心力量。只有将每个幼儿的发展节奏、规律与科学性教育进行科学契合,才能形成教育模式的完整链接。在未来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本身的童真、培育他们的发散式创造力、想象力才能使其产生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实现“童年期幸福”的复归,这才是未来教育阶段国家的福祉。

猜你喜欢
幼小阶段智慧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苦恼的“幼小衔接”
甜蜜欢颜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