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美

2021-09-10 07:22杨艳杨琪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苔藓美术课绘画

杨艳 杨琪

新时代孩子的成长环境充斥着电子产品的诱惑,卷入网络世界,缺乏有温度的社交沟通,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视,不断探索如何帮助孩子强健心理、健康成长。

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我发现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引人向上向美的,于是自然而然地开始尝试着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有些感悟和反思。

活动一:渗透心育的美术课,发挥美术活动自身的疗愈功能

一、面向全体的美术课,可以成为日常关照学生情绪的良好阵地

(一)美术课程标准的情感目标要求。美术课程标准中,“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相关要求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参与美术活动、创作,要表达情感与思想。

(二)美术课上学生更容易放松。

学生在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时,容易放下防御心理,借助艺术创作将内心隐蔽而压抑的负面情绪及早释放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重建,美术老师则是那个容易看见学生情绪变化的人。如在美术课上,学生可能并没有按要求完成美术实践练习,而是拿起笔在图画本上乱涂一通,也是宣泄心中负面情绪的方式之一。

(三)美术创作过程全面关照学生情绪。通过形象表达、色彩表达、线条表达、绘画作品内容叙述以及欣赏同伴作品、倾听同伴故事,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等美术创作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情绪疏导。

(四)美术学科时间有保障。小学美术课是面向全体学生,每周2节,既保证时间延续又确保全体照顾,没有分数评价的压力,只有思维自由的轻松,成为日常及时关注学生情绪的良好阵地。

二、给学生多一种处理情绪的方式

绘画治疗是属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是心理健康疏导和治疗的方法之一。美术老师无法像绘画治疗师那样进行专业操作,但可以从心理关照的角度充分发挥绘画本身的疗愈效果。

绘画是非语言的表达,这门艺术总是与人们的情感有关。在小学美术课中进行绘画情绪疏导具有日常关照学生情绪的独特性。绘画上手无压力,简单易行,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以通过绘画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绘画过程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活动的轻松、愉悦,绘画作品能帮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信等正面而积极的情緒。

活动二:渗透心育的环创,营造向上向美的育心环境

一、“心视界”

结合学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环创,不大拆大建,又能特色更新。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用“心视界”作为主题,引导学生描述当天或近期最难忘的事情,并画下来,是美术创作也是情绪抒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看世界,喜怒哀惧尽收眼底。最后,运用孩子们的作品,结合时兴的永生绿植做了过道装饰,成功遮挡了陈旧破损的墙面,又展示了同学们的作品。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展示美术作品

结合学校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展示活动,开展美术作品创作,是艺术的熏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有一次,美术老师带领学生用灰色纸箱摆放果果,而纸箱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心理绘本《缺失的一角》,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感悟一个圆缺失一角并不是坏事。

三、树皮种苔藓

我们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园艺疗法在弄脏的墙面培育一面漂亮的苔藓墙。美术指导孩子在树皮上用含有种子的苔藓酱涂成“HAPPY”字样,然后每天浇水,期待长出字母造型的苔藓。

实验以失败告终。师生总结经验为:苔藓喜阴、喜湿,我们的种植位置不适合苔藓生长,所以苔藓并未长出。过程中孩子的收获许是快乐,许是新奇,许是对生命不易的感悟……

活动三:写生活动中融入园艺疗法

培养小学生专注品格我们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当孩子行为出现偏差,请到办公室接受批评教育时,如果办公桌上有绿植,孩子的目光多半集中在绿植上,有时还会伸手去触碰或摆弄植物。由此,我们发现植物对孩子或者说对人有特殊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通过对亲自然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内驱力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学习,发现运用园艺疗法促进小学生专注品格培养有天然优势。写生活动环境与学生产生自然联结,让学生易于集中注意力。写生对象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注意力被神奇的自然牢牢吸引。融入园艺疗法的写生活动,五感体验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写生画本身的形式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细致入微”的写生要求引导学生深度专注描画。透过作品反观写生过程中专注程度。美术作品的包容性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增进学生专注内驱力的产生。

(作者单位:成都市行知小学校)

猜你喜欢
苔藓美术课绘画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苔藓有足够的耐心复活
苔藓有足够的耐心复活
苔藓能“对付”空气污染吗?
美术课
找蜡笔
放大20倍的苔藓虫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