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 农民共同富裕

2021-09-10 17:10陈立陈忠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朱德所有制共同富裕

陈立 陈忠

摘要:朱德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积极探索中国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农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思想启示。

关键词:朱德社会主义农民共同富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朱德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农村,十分关注改善农民的生活。朱德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人人富裕,首先是让人数最多的农民富裕,让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思想。

一、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朱德一生不懈怠地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1、社会主义是人人富裕的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群体,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农民的共同富裕重要思想。朱德的“共同富裕”,是指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是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的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才能做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让农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朱德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人人富裕的社会”。朱德在教育干部“要执行好政策,使人民群众人人富,家家富,共同富”。“农民以后还是要富的,但不是少数人富,而是集体富,家家富,人人富,共同富裕”  。“如果不靠搞好建设来改善人民生活,就等于取消了社会主义”等等。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于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利的重要思想。朱德指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利”。“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社会主义中国就是要消灭贫困,社会主义的生产就是要使农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东西一年比一年多,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社会主义社会就应该而且一定是相当富裕的社会”。“个人没有住的、没有吃的、没有家庭,集体经济如何巩固和发展?因为生产没有了”。“要使群众的生活逐年有所改善,才能使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下来,并得到发挥”。“家庭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只有农民富了,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活跃起来”。

3、农民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思想。朱德指出:“农民群众这个最庞大的劳动群体,首先实现共同富裕,农民共同富裕对于国家发展、经济工作、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民的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农民的富裕不仅关系到革命任务的完成,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的巩固;他要求广大干部把带领农民勤劳致富作为一项历史任务”。“究竟是让农民富,还是让农民穷?许多干部看不清楚这个问题。我看应当让他们富,起码应该超过过去的富农。应该让他们一家一家的富,一县一县的富。不要怕变成资本主义,不会的”[1]。“农民没有吃、穿,家都顾不了,哪能建成社会主义?”。“如果不靠搞好建设来改善人民生活,就等于取消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

二、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农民富裕的路径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朱德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经济发展成果,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所以,朱德指出:“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农民国家,要实现从经济文化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家向富强先进的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发展生产是关键环节”。“在农村农闲时间,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增加收入”。“我们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生产发展了,人民的财富增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随之提高”。“我们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要发展生产”。“要建设幸福的生活,必须努力发展生产”。“只有生产发展了,东西多了,国家和人民才能富裕起来”。“我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增进人民的福利。今后我们必须继续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改善人民的卫生条件”等等。

三、经济所有制为基础,提高农民生产的积积性

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根据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可知,通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革命,从而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基础性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

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民是人类社会物質财富的创造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强大、决定性的因素。

朱德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他认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所有制问题上,从不盲目求“大”求“公”,保留个人所有制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益补充,在坚持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保留个体经济形式,明确提出了保留私有制是对公有制补充的重要思想。朱德指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济都要承认,不承认个体经济不行。朱德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存在三种所有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2]。“只要他们不从事违法的经营,他们的个体生产是允许的”。“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看起来是保留了私有制,但实际上对公有制是个补充”。“因为生产资料掌握在集体和国家手里。群众的生活应该是越富越好”。朱德与李富春副总理谈话指出:农业的基本问题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结合的问题,不与个人所有制结合,农民就没有积极性,我看要退回去,退到允许个人所有制的存在是合法的。苏联模式个体经济受到压制,朱德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应该釆取的三种所有制结构形式。

四、因地制宜活经营,共同富裕利农民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从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的国情出发,在探索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水平和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出发,建设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多种经营的重要思想。朱德认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是农民摆脱贫困、勤劳致富的有效措施,他反对不顾实际情况,“单打一”的做法,片面追求粮食高产量而忽视发展多种经营的做法。“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失误之处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公”、“大”、“纯”,脱离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发展农业生产,要建立在因地制宜,要建立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想法,要建立在把多种经营、主业与副业相结合作为富裕农村、富裕农民、巩固集体经济的重要措施。“现在限制家庭副业太死,要解除禁令!主业和副业结合起来,农民收入才能增加。在农村要两条腿走路,主业和副业结合,农民的衣食住行,光靠农业分点粮食解决不了,一定要靠家庭副业来解决。合理安排农村劳动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副产品的出口贸易,实现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由于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必然大大地提高,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就可能发生劳动力相对剩余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劳动力,必须预先计划安排,使之能有合理的出路。除了用到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改良土壤、提高耕作等方面外,还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向多种经济方面发展”[3]。“农场除发展主业外,还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禽等都要发展起来”。我国学习苏联模式,朱德发现我国农业单一化的弊端,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只有这样,农、林、牧、副、渔才能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新编本(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576,1737页。

[2]王安平,龙腾飞主编《朱德研究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第3039页。

[3]江泰然著《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113,126页。

(朱德故居管理局  四川南充  637600)

猜你喜欢
朱德所有制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不必要花的钱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