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2021-09-10 03:27王俊丹郭桢桢
健康护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王俊丹 郭桢桢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显著效果,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应用效果

髋关节发生病变,患者出现疼痛或功能障碍,则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此手术是目前骨科手术中最成功的手术之一,能达到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的功能的目的[1]。但术后可能会出现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情况,因此在术后给予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故本研究主要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41-68岁,平均年龄在(44.5±1.3)岁;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糖尿病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6例,、骨性关节炎10例、股骨颈骨折5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44-69岁,平均年龄在(44.5±1.4)岁;高血压21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糖尿病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4例,股骨颈骨折12例,骨性关节炎5例,股骨颈骨折1例。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①由于术后常放置引流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力度,观察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每隔2h擠压一次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性;②术后14d内,看穿弹力袜,已促进静脉回流,期间注意仔细观察患肢肿胀度、颜色、温度、运动、感觉等方面。每周测量患肢同一平面的周径,若发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③加强术后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运动,指导其学会股四头肌训练、踝关节曲背伸运动训练、髌骨平移推动训练等,每日3-4组,每组20次;④术后给予抗凝治疗的护理,加强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注意伤口、引流管的观察,严格按医嘱监测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测定。⑤指导患者采用按摩、推拿的方式对足部、腿部进行护理。每天3次,每次30min。⑥嘱患者多饮水,多摄入低脂、高纤维、优质蛋白的食物,以此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对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造成影响。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100-85分);满意(84-65分);不满意(64-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在Excel中储存,采用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 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22;P=0.001<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满意度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5;P=0.001<0.05)

3.讨论

患者在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期主要集中在术后1-4d内[2]。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血流滞缓,因手术或瘫痪卧床均可使血流滞缓,极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3]。

本研究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实施一系列预防性护理措施,通过加强引流管、病情变化、抗凝治疗等方面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较大程度上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积极采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毛圣娴.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医药前沿, 2019, 9(11):160-161.

[2]赵玉婷, 郝龙英, 陶建花. 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6(8):232-233.

[3]韦慧星. 综合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19,3(2) :89-90.

[4]李靖.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 2020, 27(1):137-138.

(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创伤骨科 湖北十堰 442000)

猜你喜欢
预防性护理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在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预防性护理在普外科术后患者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