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三问”

2021-09-10 07:22娄媛媛
今日重庆 2021年3期
关键词:三问面源巫山

娄媛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国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如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产业究竟该怎么搞?农村环境究竟该怎么建?……

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给出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脱贫之后怎么干 What to Do After Getting Rid of Poverty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市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全部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進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重庆将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国人大代表、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分享了巫山的一些经验做法。

近年来,巫山在脱贫攻坚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主要形成了三方面成果:一是形成了高效组织体系,二是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三是培育了宝贵精神财富。这既是巫山能够战胜贫困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只要将这些组织优势、物质优势和精神力量转化好、运用好、发挥好,就一定能站到新的更高起点,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集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李春奎介绍,因地制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巫山将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即粮食稳村、产业兴村、生态美村、建设强村、改革活村、文明润村、创新治村、以城带村。

农村产业怎么搞 How to Develop Rural Industries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产业怎么搞?全国人大代表、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

“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刘家奇说,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要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刘家奇说,农旅融合发展,既要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也要有效盘活农村集体闲置的山地、堰塘、古院古宅等资产资源,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培育特色产业亮点。同时,还要丰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特色手工艺、农耕文化、非遗文化等,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需求。此外,有效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吸引更多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就地挣钱。

“通过农业产业化及‘接二联三’延伸产业,促使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发展。”刘家奇表示,搞好乡村振兴还要把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让每个村落既是生活区、生产区,又是旅游风景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彦 认为,构建农产品品牌体系对农村产业发展大有裨益,将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她举例说,三峡库区柑橘产业是农业部规划的唯一加工类甜橙产业带,要建设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但多年过去,虽然基础实力日益完善,但是品牌多而不优,缺乏重点培育,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吴彦 建议,一是需要以创新推动品牌发展,努力打造高端高质品牌;二是需要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打造高质量高价值的农业品牌;三是需要创建特色品牌,努力打造地域性标志品牌;四是需要建立政府赋能农业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农业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过程周期长,建立政府赋能农业品牌的长效机制,才能够为优秀农业品牌健康稳定发展壮大更好地保驾护航。

农村环境怎么建 How to Improve Rural Environment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公路靠雨刷”曾是不少村庄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统筹进一步深化,各地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这对新时代新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说,重庆在统筹推进综合整治、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示范等。

下一步如何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余国东建议,应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加强统一监管。同时,加强与水利、城管等部门沟通配合,严防死守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我们还应加强全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县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开展河流、水库断面自动监测试点工作,不断增强水源地水质预警预报能力。”余国东说。

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余国东认为,可以按照“源头减量、过程管控、就近纳管、集中达标、分散利用、运行长效”的原则,逐步构建区县主责、部门主管、乡镇主事、村社主体、村民主角的五级责任机制和以第三方平台运营为主导、乡镇直接管理为补充的运管模式。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监督指导也不能忽略。”余国东表示,按照理清底数、明确影响、重点监测、分区评估的总体思路,系统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协调联动机制。“就重庆而言,应建立全市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大户、蔬菜基地农业面源数据库,摸清底数,启动环境质量监测,逐步实行清单化管理。同时,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探索建立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型,开展污染风险评估。”

猜你喜欢
三问面源巫山
科学解决面源污染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醉美巫山,诗画四季
巫山机场正式通航
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第一届长江三峡李花节”在重庆巫山开幕
公文办理须“三问”
阅读教学不可绕过的三问
指导阅读“三问”
语文备学应做好“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