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09-10 07:22廖西雅龙艳
时代商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廖西雅 龙艳

摘要:危险废物因其爆炸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可能会造成全球的污染,因此,这类问题备受关注。我国也通过了多项法律法规来规范危险废物的处理工作。近年来,食品检测行业发展迅速,许多食品检测实验室正在建设中。然而,由于缺乏经验、运营管理不够好和员工意识低等原因,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处理被广泛忽视。

关键词: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

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食品的安全正在加大检测和检查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农产品和食品的抽检量要达到4批次/千人,农产品的合格率要稳定在97%以上,食品的合格率要稳定在98%以上,在第一时间及时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不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食品检测机构都在加大检测软件和硬件的投入,所以,这必然会增加危险废物。本研究探讨了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确保有效处置危险废物。

一、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定义

实验室危险废物是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中,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其危废类别是HW49,代码为900-047-49。包括无机废液、有机废液、化学废液和直接含有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废液、废弃的包装等(如图1所示)。

二、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配套法规不够完善,缺乏操作指导

近年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等法律政策包含了对危险废物处置的规定,但这些法律和政策可能并不完整,这些法律法规没有详细规划废物处理的细则,满足不了实际的危废处理需要。因此,实验室没有实际的遵循程序。由于实验室的废物类型复杂,因此,在各个层面进行监测和执行政策可能不会那么彻底或有效。

(二)食品检测实验室危废处置起步较晚,缺乏专业人才

食品检测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检测行业。检测机构的典型特征是中小型企业、业务饱和、分散部署。一些检测机构没有危险废物处理专家指导处理工作,危险废物处理工作通常由后勤工作人员负责。危险废物的处置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准备年度质量管理计划、危险废物处置标准、危险废物运输,都需要一定的行业知识,但是,在目前的食品检测行业中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

(三)食品检测实验室危废处置执行不到位,缺乏处置意识

虽然各类危废处置检查频次不断增加,但部分食品检测机构高管仍有“面子工程”的情况,一般都是以业务为重点,却忽视了环保问题,只关注表面问题,高层根据 SOP进行危险废物的检测和制定简单的规则,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和相关的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例如,2016年版“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中所有的溶剂都很难收集和分类,所以,各种废物都归类为危险废物,进行申报、收集和处置。

(四)食品检测实验室危废处置不够规范,缺乏回收理念

尽管各省和城市都有危险废物处置的标准,但许多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完全解决。例如,在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许多计划的早期阶段,没有创建存放危险废物的场所。当实验室完成时,只能有少量的可用空间进行存放,无论是地面防渗、废水导排管道等硬件设施,还是分类贮存等具体操作上都达不到规范要求。食品检测实验室因频繁使用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设备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而流动相废液是危险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很多实验室缺乏溶剂的回收与再利用观念以及相关技术,不利于危险废物的处理。

(五)食品检测实验室危废处置专业单位较少,缺乏处置能力

危险废物处理复杂特殊,部分处理单位处理能力不足,往往导致危险废物处置不合理、不彻底。比如苏州市环境局的危险废物检验单位中,只有两家单位的代码为“HW01”且具备处理能力,部分处置单位将危险废物丢弃在实验室。食品检测,包括微生物检测,有的实验室也有动物实验室,有的公司危险废物处置资质不足,不仅导致价格垄断,还导致很多加工单位同时拥有多个支付单位,使得实验室的处置流程有些复杂,增加了实验室的处置成本。

三、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监管部门加强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政策制定、宣贯及监督

各级监管部门,特别是基层监管部门,需要将国外高水平的专业检测知识和思路结合到我国的危废处理工作中,解决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危险废物处理政策的制定,推进监管措施和地方执法,提出危险废物管理建议,推动废物处理设计和应急处置方案的实施等。并阐明实验室在处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例如,实验室产生的有机溶剂废物应分类到相应的废物代码中,而有机溶剂废物报告和处置的特殊代码往往不清楚和不准确。因此,相关机构需要提供权威解释,帮助实验室解决这一问题。

(二)健全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专业化人才配置机制

实验室应积极鼓励专业人才采用多种方式处置危险废物。规模比较大的实验室,需要聘请在危险废物处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或具有丰富培训经历和对危险环境进行处理的有经验的专家,协调和管理实验室的各种处理流程,以确保它们按照废物处理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处理。另外,还需要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先进的培训,包括相关特殊系统的安装、实施、监控和监督。规模比较小的实验室,可以通过外包服务与专业的危险废物处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样一来,对方需要定期聘请危险废物处置专家执行相关任务。

(三)提高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综合能力

1.加强食品检测实验室人员培训,提高危废处置意识

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的来源相对分散,工序不同,检测设备也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危险废物,包括无机液体废物、有机液体废物、固体废物等。分类时,应将每个主要类别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别和集合。作为一线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才能掌握危废处置的相关知识。同时,一线检验人员检验任务繁重,如果没有关于危险废物处置的资质,以及对危险废物处理的严肃意识,很容易混合收集或堆积液体废物。因此,实验室员工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检验知识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意识,不断学习和创新处理方法。

2.积极完善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硬件配置,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必须要完备,在设计实验室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严格按照考核要求实施验收。根据食品GB/T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的特殊规定,进行渗漏排污管网、照明设备以及各类警示标示等的设计与设置,完善实验室。实验室必须要制定危险废物污染应急预案,与相关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并将预案上报备案,还要按照预案内容进行定期的应急训练,以有效完善必要的应急措施(如图2所示)。

(四)整合食品检测实验室危废处置单位資源,降低处置成本

目前,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设施普遍不完善,或个体处理能力低,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危险废物量通常较小,但分类细节繁多且比较复杂。因此,有许多处置单位不符合,或者不愿意接受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需求。有关部门可以重点培养大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或者特殊类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实现资源整合目标,通过设计并实施专属的废物处理系统来降低危险废物处理成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民生工程。作为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合法处置危险废物的主体,食品检测实验室也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应该积极开发和运用新技术,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增强员工的处理技能和环保意识,使得他们在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和处理工作中表现出色,危险废物的处理,必须要在法律范围之内,危废管理处置也要主动为绿色中国、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伟,张雅涵,蔡文,等.食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02):619-622.

[2]陈森,李靖,刘琉,等.我国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学技术创新,2018(28):42-43.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