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促学生成长

2021-09-10 03:13符林冲白明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途径

符林冲 白明忠

摘要:高中学生的教育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长的责任,家校共育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根据家长和学生的情况,开展富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的作用,对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都具有重要作用。家校共育的达成可先设计出评价研究量表,根据本地实际探索出不同的途径。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  家校共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重要且为广大民众重视。新时代的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家校共育如何有效进行已成为了时代主题。

在高中,特别是农村地区高中,不少家长都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和家长没什么关系了,主要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了,因为他们又辅导不了高中的课程。其实,高中学生的教育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长的责任,要想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和家长就要共同努力,离开了哪一方都不行。可以说,家校共育就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多年来,我们根据我校学生家长和学生的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家校共育活动,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的作用,以“养大气、成大器”为培养目标,做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完善建立促进家校沟通的相关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主动发展营造并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和条件,探索出了家校共育模式的评价方案,建立家校共育新思路,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制定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的评价研究量表

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的评价研究量表从“评价指标、功能、责任部门、分值设置、得分”等方面对学年度学校、年级、班级的家校共育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共13项,每项1分,共12分。成绩7分以下为不合格;7分(含7分)至10分为合格等级;10分(含10分)至11分为良好等级;11分及以上为优秀等级。该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量表模板设计如下表所示:

二、形式多样的家校沟通交流

1.开通校讯通,联合移动公司开通家长校讯通,让所有班主任配合,以便信息沟通。

2.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以及全校钉钉群,所有教师都加入。

3.召开家长会。在每一次月考结束后,各班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进行学校和家长的双向交流。

4.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年级和班级的两级家长委员会制度。各年级、各班选举一些热心教育事业,能积极为大家服务,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人组成年级和班级家委会委员,定期集中研讨年级、班级的管理。

家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家长共同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学校开展校外教育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活动创设有利条件;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规章制度,特别是走进新课程后,利用家长委员会能极大地开发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对实现各类课程的有机整合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沟通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让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年级以至于学校的管理工作。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周确定一天为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近距离了解学校、老师、孩子。

6.印发家校联系卡。每学月印发家校联系卡,将学生的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表现中最有特色的一项以鼓励性的语言反馈给家长,同时将广泛阅读的图书目录也告知家长,以便有条件的家长引领孩子阅读。另外,让家长填写对学校对班级甚至对每一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学校更好的开展工作。

7.搞好家访工作。鼓励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针对学习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缺乏良好行为习惯或者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或家庭,及个别家教方式与方法不当的家庭进行专题或单独家访,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家访形式不拘一格,主要有电话家访、书信家访、随意家访、到家家访等。

8.设立家长接待来访制度。德育处专职人员每天轮流值日,负责接待家长来访,帮助家长为家长献计献策和排忧解难。

三、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的途径

1.校讯通、微信、QQ、钉钉等网络交流平台。如今,移动通讯技术发展极快,手机的普及率很高,几乎人手一部。个别家长由于观念老旧或者文化程度不高,即使不会使用微信、QQ、钉钉等,也多半懂得使用短信这个功能,这便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各个通讯公司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为了方便家庭和学校进行交流,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公司专门为学校提供了校讯通短信服务平台。学校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将学生们在校学习、作息、就寝、饮食等生活情况发送给家长,让远在他乡的家长们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们在与孩子交流时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更好的为其做好思想辅导等教育。充分利用校讯、微信、QQ、钉钉通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法规、条例,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法律意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向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学习评估表(或学情调查表)。此表用于假期间的家校沟通,设置“自我纪律统计、教师纪律统计、教师评语、学生自我小结、家长评语”等项目,便于家校及时沟通。

3.给家长的一封信(含告家长安全书等)。在母亲节、感恩节、月假来临之时提示学生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或亲人等手写信件表達感情;寒暑假来临时将学校或年级对家长的要求以书信格式打印发送学生家长。

4.家长开放日。每周确定一天为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近距离了解学生、了解学校的教学及管理情况,且欢迎家长加入到班级管理中,共同完成育人目标。

5.家访。虽身处信息社会,但是只要条件允许,这一传统的家校共育途径同样会发挥很大作用。鼓励老师们进行形式多样的家访活动。

6.家长会。在每一次月考结束后,各班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进行学校和家长的双向交流。

7.成人仪式。每年高三开展一次形式多种的学生成人仪式,目的是让学生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引领下明确责任,勇担责任。

8.感恩系列活动。每月给长辈们洗一次脚,回家后做一点家务等,以点带面,让学生们树立感恩意识,把感恩付诸行动。

9.家长读本。学校根据本校、本地实际编制家长阅读材料(或称读本),以促进家长、老师、学生共同进步。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有经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德育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36-086)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