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初探(2)

2021-09-10 03:13陈晓云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初探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陈晓云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奠定自身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基础的重要课程,其教学侧重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逐渐由基础知识讲解及应用,转化为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受此影响,其教学内容愈发丰富,对课堂时间资源的有效利用愈发关键,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工作成为小学语文课堂迈入新阶段的关键。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合理调整教学结构,优化各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相关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模式 初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是小学时期的主要科目之一,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提升自身文学素养。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依然有种种问题有待完善,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新型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变得更加重要。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更多专业知识,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意义,积极配合教师,融入各教学环节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明确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应明确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应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各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坚持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来落实。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其中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维度上应落实合理化设计,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对《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初步阅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桂林山水的优美风光,对桂林山水产生向往之情。之后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细致全面地阅读文章,并在这次阅读中分析各语句所采用的写作手段,体会文章的用词巧妙之处。在《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应用最多的写作手段就是比喻、排比,以各种修辞手段的合理应用来把桂林的山以及漓江的水的特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在完成第二次阅读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对文章细细品读,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作者所塑造的各种意境。

二、鼓励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仅能够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主思考习惯,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理解知识,并主动将其进行实际应用。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这一課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画视频,并在曹冲提出如何称重大象前提出问题:“你认为曹冲会采用哪些方法来测量大象的体重呢?”。通过这样来引发学生的好奇,激发其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随后,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自由阅读短文,并对曹冲的称重方法进行提炼总结,进行课堂讨论。这样一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并结合自身的想法去表达对问题的理解,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还有助于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课后问题,比如“如果换成现在,利用高科技技术,你还能想出哪些为大象称重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进行自主思考,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三、强调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笔者个人认为读和写是离不开的。也就是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例如,在阅读了《去年的树》这篇童话后,教师从写作的角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审阅题目,理解题目中“去年的树”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童话中的内容,即故事里有哪些角色,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小鸟和树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作者在描写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等等。这样的阅读过程主要是从创作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叙述一个童话应具备的条件。最后,教师通过“我来编童话”的题目鼓励学生想象,对童话故事进行创作、延伸,以深化阅读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

四、实施分层教学

受自身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影响,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正视这种差异性,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消除其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的各项素质水平,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语文学习层级。针对语文素质一般的学生层级,教师应在完善上述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划工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基础学习任务,以及相对简单的学习探究问题的比重,促使该层级学生能够通过顺利完成基础学习任务,逐渐建立语文学习信心,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及时改变学习态度与认知,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学工作,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针对语文素质较强的学生层级,教师应适当提供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探究内容,使其在掌握基础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自身语文学科素养。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可在同等的课堂时间内,令学生获得相同的学习成长空间。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先基础,后拔高”教学方式,实施分层教学可帮助教师“双管齐下”,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契机,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并在实践中进行巩固与提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践行者,要仔细研究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当前阶段的个性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有效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此带动其高效率地学习,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师天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21(06):67-68.

[2]戴启梅.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读写算,2020(16):129.

[3]赵诚,王彩芸.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0(05):84.

猜你喜欢
初探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