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智慧教研”的思考与实践

2021-09-10 04:43吴淑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城乡教研智慧

吴淑艳

摘要:教育媒体的推陈出新和技术的深刻变革,加速了“互联网+教育”形势的发展,城乡“同步课堂”就是这一教育变革的产物,它引领着不同地域、不同特点的学校更加均衡、优质地发展。作为同步课堂研训新样态,“智慧教研”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立足专业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阶段任务与总体任务相辅相成、协同并进。基于此,本文章对城乡教育“智慧教研”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乡教育“智慧教研”的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与发展,此模式丰富了教学方式,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分配。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可以提高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乡村教学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稳步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和谐。

一、城乡教育

城乡教育一体化经历了“城市教育同化乡村教育”到“城乡携手、城乡统筹办教育”再到“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当下突出的问题是乡村空心化导致乡村学校学龄人口骤减,小规模学校走向超小规模学校甚至走向消亡。如何弥补乡村教育人力和物质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创与共享,协同多方力量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我们必须认真谋划并重在落实的重大时代话题。

二、城乡教育“智慧教研”的策略

(一)改善信息产品完善智慧教育设施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发展产物,要想提高我国的教育文化软实力,使学生在信息化时代来临之际,能够精准地抓住智慧教育的精髓,各大地区的各个电教管和学校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育硬件,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通过各方面的支持改善信息产品,完善智慧教育的相关设施,为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信息化所涉及的硬件设备,不是单纯指网络的全方面覆盖与便捷,还有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控制软件,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教学相关技术的施展与应用,保证多媒体、计算机等设备最大额度容量配备。智慧教育基本设施的完善是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提与关键步骤,至关重要且不容忽视。

(二)城乡直播互动课堂在课中的应用

上课伊始,主课堂与分课堂的教师维持教学秩序,组织学生相互问候,增强情感交流,设计轻松的学科知识小话题或小游戏活跃直播课堂的氛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促进主分两个课堂的学生共同进入学习,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持久兴趣。探究学习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由主课堂和分课堂的学生分别回答。课堂问答时,注重问题层次。先问分课堂学生,再问主课堂学生,使探讨交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呈现。同时应注意分课堂教室黑板上的板书、教具的使用应与主讲教师讲授的内容和环节同时呈现且保持一致,让学生身临其境,强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减少分课堂的学生由于观看屏幕而带来的距离感。

(三)充分利用设备制造智慧教学情景

智慧课堂相关教学设备的完善是使其发展的前提,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智能设备,为受教育者制造智慧教学的情景,是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步骤之一。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面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遵循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正确发展。同时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智慧化的教学氛围中激发起自己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今日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学习体验。与此同时,智能设备的辅助,使教师创设情景的途径更加丰富多样,更有助于智慧课堂的发展升级,进而提高信息化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增加城市与乡村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增加城市与乡村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教师之间的学习与讨论。注重扶持的广度与深度,让每一个乡村学校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城乡老师除了增加学校举行的各种资源共享活动,也可以自己主动参与资源共享,提升教育资源共享意识,将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上传到网络中,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与其他教师的共享交流,同时,还可以结合自己所需求的资源在教育共享平台上搜索合适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在这个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奉献精神,主动申请到乡村学校去教学与交流,和他们分享教学经验,实现彼此共同成长。

(五)同屏竞技切磋,智慧同步

“智慧教研”的目的是要促进教师素养的发展,采用“展示促交流”的方式进行风采展示,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并在展示过程中磨砺、改进,不断地修正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城乡学共体教师同学科相互“晒课堂”,观课看课,隔屏研磨,理教材、看设计、悟理念、促实践;不同学科组“晒研训”,展示研训过程,亮主题、阐理念、说安排、话要点、观展示;同学科组同年级“晒质量”,通过前期统一编制试卷,开展统测的质量分析,以学习经验、寻找问题、调整教学为“晒”重点。这样的“晾晒”形式,很好地借力了同步课堂设备开展“智慧教研”,有力促进了学共体建设,发挥了“互联网+教育”的功能。诸多的教师个人、团队的展示,强化了过程历练、个性表述、特色显现,注重团队建设的同时凸显骨干的引领和培养,活动展示的是个性、是特色,更是成长的历程。

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城乡同步互动课堂真正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藩篱,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城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在“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模式中,通过课前备课、课中互助、课后探討等教学活动,在主讲教师的示范引领中提升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教。各地以学科为主体诞生的名师工作室、名师+研修共同体等教师共同体项目,也将会给予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师研修互动直播课堂的发展带来更多养料,促进教师队伍快速整体打包式成长,打造更多优秀师资团队服务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玲.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研[J].在线学习,2020(12):22.

[2]陈曦,缪兵.智慧教研助力教师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20(10):108.

[3]沈李琴.互联网思维下的智慧教研平台开发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Z1):138-141.

猜你喜欢
城乡教研智慧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