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2021-09-10 04:43谯春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谯春华

摘要:语文课程在小学诸多课程教学之中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文本阅读教学质量,需要立足于学生基础,结合文本阅读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展开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理念,积极导入新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文本閱读兴趣,为学生后期学习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激发文本阅读兴趣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文本阅读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文本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时,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与文本阅读时,可以对文本中的优秀词句进行积累,并学习写作手法,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利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现状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的教育理念所影响。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一般是通过认读生字词、领读、分析语句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细致的学习理解,就不够重视学生阅读,不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仅仅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无法深入挖掘与拓展文本内容,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且,教师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严重缺少趣味性,使阅读过程十分枯燥乏味,会让学生越来越抵触阅读,极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1)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本内容

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气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老师进行朗读时,学生的情绪也会随着教师在阅读中的情绪而变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本内容中,从而体会到文本中的内涵,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另外示范性的朗读会让沉浸的学生不自觉地模仿出教师的朗读语气和节奏,通过模仿的形式对文本产生兴趣,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有感情地示范阅读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而在完全掌握文本内容的情况下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通过节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去感受文本的内涵。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播放相关文本的录音朗读也能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一方面录音相比教师会更加的专业,另一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媒体教学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双管齐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制定文本阅读计划,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计划制定环节教师要考虑到以下方面的内容:(1)语文教师在制定文本阅读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把学生的阅读需求、个性化需求放置到首要位置上,在实际教学环节更要尊重学生的文本阅读习惯、方式,以其为前提发挥出自身的启发、引导作用,使得学生在自主、快乐的文本阅读过程中提高文本阅读兴趣。(2)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为其制定文本阅读计划,这其中就包括因材施教、实践教学两个层次的内容,以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围绕学生展开,并在不断地实践练习中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3)为学生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外界的一些因素非常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加上文本阅读本身属于一项较为枯燥的活动,进而学生就非常容易出现开小差、溜号等一系列的想象。进而降低了阅读效率,虽然看完了所要阅读的内容,但是根本不知道其中讲了些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文本阅读活动之前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文本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清文本阅读的重点、难点,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好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进而投入到文本阅读之中。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可以先设计好具有悬念的问题,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在阅读开始之前。教师提出:“同学们,你们知道诸葛亮是怎么借到箭的吗?他是怎样借到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悬念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

(4)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对文本也能进行更好的理解。尤其是在文本阅读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是需要研究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内容和文本体裁出发,利用各种教材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一些童话故事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通过举办舞台剧、话剧等形式,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容。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跟随着作者描述的内容去体会文本,能够更加直接地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能够入选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文本都是一些优秀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和情感因素,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走进文本,自主地感受文本内涵,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环节考虑到文本阅读的重要作用,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详细的教学策略,不断地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文本阅读能力,进而强化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任彦.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20(31):109-110.

[2]王建军.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激发[J].新智慧,2020(26):111+113.

[3]邹明煌.论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20(69):46-4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