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诗篇(组诗)

2021-09-10 07:22耿占春
特区文学·诗 2021年2期
关键词:毡房僧人西域

耿占春

沙漠:沉睡

砾石与细沙的空间

无限地重复,直至困倦

原始物质的无梦沉睡

酷热、单调、浩瀚

可见的无限,心醉神迷时

转换为没有神名的教义

而一切都在趋向于极端

像盐生植物,节省枝繁叶茂

适度就类似于激进,唯有

农业偏向中庸,在灼热中

碎石再次碎裂。高温榨干石头

蒸发最后一微克水分

正午的阳光砸向戈壁

砾石在碎裂中弹跳

因荒无人烟而神圣,沙漠

人迹罕至,通向绝对

沙漠:一或多

在彻夜的风暴后,黎明

静谧的沙漠,留下潺潺波纹

细微的涟漪,仍在起伏

如舒展欲望的身体

在正午的沙沙声里,连绵的

沙山悄然改变再次游走的曲线

沙漠是一,沙漠是多

沙漠是一和多的诡秘聚合

它是一盘散沙,它是聚沙

成山,一支游牧大军攻城略地

沙漠是完美至没有缝隙的群体

每一粒沙却都在自由无际地飘移

任何古老的祭祀都难以驯服

无名神兽,一个可见的精灵

在正午的光中,沙漠呼喊

几乎绝望地,模仿着昔日的瀚海

沙漠:戈壁,工业的隐私

戈壁的盐渍上,红柳,沙枣

和梭梭,砾石和岩石纪的符号

在沙漠腹地,黄昏的胡杨林

衰落的中亚史诗里忧伤的章节

在冰川与森林极度退化之地

盐生植物发出生命最后的唇齿音

而在它们下面,石油喷发

史前植物積蓄原始火的语言

煤炭和天燃气,吐出工业社会

最初的词语,像启示录的火焰

加剧极地轮回的荒凉。暗藏的

能量穿越地下电缆或管道

输入另一种极乐世界。西域

是工业时代的隐私,而沿海

则是它明亮的面孔。这是

一部现代工业社会的变形记

加速西域的侵蚀风化,它的

生产力,支撑现世一派繁华

沙漠:麻扎

沙漠边缘,一座麻扎

是一片蔽日浓荫

一座圣人墓地

是戈壁的一片绿洲

十一世纪喀什噶里麻扎

守护绿洲的中心

一道永不枯竭的涌泉

浇灌着信仰的葡萄

的确,我是一个不知道

该信仰什么,却又想

信点什么的人,惟愿圣者

宽恕凡人的犹疑

惟愿祂的信徒知道

异教徒凝望着不朽的符号

感念圣人成为符号前如葡萄

柔软的心饱尝的苦痛

如何在沙漠中成为

佑护生命的浓荫

沙漠:一个僧人

他的羊皮纸卷化成了烟

从劫难中醒来的僧人

他的牛皮纸卷变成了风

吹丢了神名、教派和教义

在呛鼻的烟雾之间

他只记得曾是一个僧人

散尽了烟的沙漠季风里

一个行脚僧寻找他的寺庙

跟一颗苦难的心相比

路过的寺院都显得狭小

当他步入沙漠深处

发现它就是无边的庙宇

他的仪轨是忍受饥渴

寻找清泉是他的教义

受苦是他回想起的神名

那唯一者的形象是一阵风

云中牧场

哈萨克人的毡房周遭

淡淡炊烟混合着草场的清香

松林之上,下午的光照

连绵雪峰如超验意识的闪烁

峡谷间的树和愈来愈长的日影

飘移着漫游者无意识的轮廓

除了年轻哈萨克牧人欲言

又止,一切都过于完美

对漫游者这是一个下午的风景

游牧人已将它延续了多少世纪

一只无形之手,总是一再地

朝着与世俗和解的方向

调整他们早年桀骜的心志

偏离高原冰川,从游牧向定居

灰暗的院落有了暴雪中的灯盏

却熄灭了毡房上瑟瑟颤抖的群星

此刻是短暂的回归,站在

可见性的极限,聆听万物的挽歌

猜你喜欢
毡房僧人西域
张骞探西域
那一夜的雨
在额尔古纳草原等你
毡房傍晚
白云深处
草原行
草原之晨?西域胡杨之魂?阿尔卑斯之晨
人生即修行
祖逖闻鸡起舞
THE STONELIONS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