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一窥

2021-09-10 18:43马小璐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语新加坡课程

马小璐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一向以吸取东西方教育精华、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天赋为特色而享誉世界。笔者作为一个在中国大陆接受完硕士教育又在新加坡讲台实践教学十年的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一窥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的特色,希望给读者以启发。

双语教育世界领先

说起新加坡的教育,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双语教育”。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的优势不言而喻。英语在新加坡是第一语言,因为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而第二语言的选择来自新加坡独特的国情:华裔约74%,马来裔约13%,印度裔约9%,其他裔约3%。

从幼儿园开始,任何种族的新加坡儿童都必须接受双语教育。新加坡教育部要求每个学校都要设置母语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修读科目有英文、母语和数学,还会学习美术、手工、音乐和体育等科目。

新加坡学生的英语虽然也带有本地口音,但在国际语言交流舞台上绝对和英美国家几无差距,而新加坡学生在母语的表现上也不比其母语国家的学生逊色。就拿华文来说,新加坡学生在每年的华语国际辩论赛上屡创佳绩。

全面发展是教育终极目标

新加坡教育的另一个耀眼之处就是全面的素质教育。

新加坡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小学学生每周的课程辅助活动(CCA:Co-Curricular Activity)。新加坡中小学生除了半日制(早上7:30到下午1:30)的学术课程学习之外,其余在校时间就是进行课程辅助活动。

新加坡教育系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或一技之长。课程辅助活动从普通社团、表演团体到体育、音乐各种兴趣社应有尽有。教育部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一个课程辅助活动。课程辅助活动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而有不同的强度安排。第一类是体育类,如足球、篮球、曲棍球、橄榄球、龙舟、游泳、跆拳道、空手道,甚至还有攀岩、射击、气枪、高尔夫和帆船。活动时间一般是一次2.5~3小时,一个星期2~3次。各项体育活动每年都有全国比赛。第二类是艺术类,包括管乐队、弦乐队、合唱团、华族舞蹈、现代舞、英文戏剧、华文戏剧等,活动时间与体育类相似,每年也有音乐会或者表演活动。许多学校每年都会有自己学校社团的公演,在国家大小型演出场所免费演出。

学校对课程辅助活动的投资从硬件到软件都不遗余力。学校每年都会更新体育器材或乐器,而学生对乐器和体育器材的使用和学习都是免费的。许多学校还专门请校外专业人士来指导学生。

许多学生都对自己的CCA认真对待,甚至比学业还重视,一是兴趣使然,二是许多学生可以凭借CCA强项提前申请去更高的學府深造。

新加坡教育不仅通过CCA发掘个人潜能,而且注重后天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学生一进入小学,就会面对各种学生会组织。传统教育下班长往往是固定一个人,新加坡是班长轮流当。学校的目的就是给更多的学生培养领导能力的机会。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校每年都会安排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给学生们做领导能力和情绪管理的培训,例如: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身为一个领导者,怎么领导别人;压力大该怎么管理情绪……

学校许多大型活动都是交给学生自己去组织和实施,而老师只是起监督作用,比如各种课外训练、公演、校际比赛、公益募捐活动、社会活动,都是由学生负责联络安排。这些校内外的培训和活动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领导能力。

社会学习和学校教育完美融合

在新加坡,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每个学年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幼儿园的学生会去博物馆了解历史,和老师一起去社区图书馆进行读书活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会去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包括去老人院或者孤儿院表演节目、打扫社区卫生等。高年级的学生除了这些基本的义工活动之外,还有去社区募捐生活用品或者钱来帮助弱势群体。

除此之外,新加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年都有机会进行海外浸濡活动,跟随学校老师去不同国家进行体验学习,如去发达国家进行艺术之旅,到贫穷国度给当地的孩子教授英文、建设校舍等。而到了中学阶段,每个学生都会去政府专门设置的实践基地体验生活。这些基地常常设在非居住区的海岛上,岛上的基本设施很简陋,学生们需要锻炼生存能力,如自己搭帐篷、煮饭和进行户外体能训练等。从幼儿园到中学,经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从小就培养了对民众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体能。当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这些优良的品德和良好的身体素质都会是他们的人生财富。

新加坡教育虽然在国际上独树一帜,被中西方教育界都视作学习的榜样,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新加坡一直倡导“精英教育”,新加坡小学升初中的离校考试被称为“全国第一大考”,重要性类似于中国的“高考”。之后学生被分为五类不同的等级,进入不同的学校或者班级,而进入最好级别的学生就等于是一只脚跨进了大学。新加坡公立大学只录取所谓的精英,录取比例为30%左右。另外,新加坡教育制度以严格著称,其中的“鞭刑”也是引人侧目。新加坡的中小学至今允许校长或训导主任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鞭刑处罚学生,有时候鞭刑是公开实施的,虽然施行得越来越少,但仍为许多新加坡及外籍家长所诟病。

(作者单位:新加坡汉唐学院)

猜你喜欢
双语新加坡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加坡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自行车的发明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