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1-09-10 07:22万沛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学生

万沛沛

摘  要: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开始掀起了研究核心素养的热潮,这股热潮其实就是对“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话题的全新诠释,也是对新时期背景下教育质量的最新回应。高中生物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此为方向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核心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一些高中生物教师为了给自己的课堂贴上“新课改”的标签,一直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学生,但是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从课本中找到,学生无需进行动脑思考就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生物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二、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要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对他们放权,即组织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可采用下列探究性学习:创设问题情景。展示室内栽培植物、向日葵等植物向光性的实物或图片,提出疑问:植物生长为什么会弯向光源?与单侧光照射有何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玉米幼苗的生长是否也会向光源弯曲?教师出示玉米幼苗,让学生讨论、分析,提出假设:玉米幼苗也具有向光性。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己动手创设“玉米幼苗向光性”的探究实验:提出实验设计、作出预期。指导学生观察“玉米幼苗向光性实验”的录像。全体学生分析推论:假设成立,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向光性与玉米幼苗的哪个部位有关?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玉米幼苗的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浓度有何关系?联系生产实际,理解棉花整枝、烟苗封顶打权的生物学原理。

又比如教学《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节,重点讲述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过程。内容相当抽象,而且易混淆,所以我决定采用在新旧知识中引发矛盾、疑问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原因,从而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我的整堂课程中将学过的反射与反射弧引入,首先简单回顾兴奋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过程后;接着介绍了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然后通过讲授新课,让学生明白原来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的。可是这样一提出,学生马上就会产生疑问:“兴奋在一个神经细胞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那为什么到了整个反射弧中却变成单向的了?”我给了学生两幅图(略),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原来玄机就藏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里。了解了这一点,后面的内容我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自主学习了。现在回想起来用这样的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似乎更容易接受,也更乐意接受。而且整堂课避免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尤其是在讲授这种比较抽象的内容时,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或部分探究过程,更是难能可贵,这是我比较满意的一次尝试。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不能直接将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激活问题思维。例如,我为学生呈现组织新闻:太湖蓝藻爆發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饮水安全。以此事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导致蓝藻爆发的根本原因,设计以下活动方案:(1)学生查阅资料:普通家用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和三聚磷酸等,含有大量的磷;而一般水体中并不缺乏氮,所以磷是水体中水生生物繁殖的主要限制因素。(2)实验过程:从池水中取蓝藻液进行反复稀释。除去营养物质和杂质。将等量的蓝藻液加到3只烧杯中,A杯中加入少量洗衣粉和尿素,B杯中加入少量尿素,C杯中不加其他物质,在向阳窗口处培养5天,观察藻液颜色、藻细胞相对密度和藻细胞生活变化。这样的活动过程会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个个攻破问题,实现发展。

(三)创新教学评价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评价。评价不仅包括终结性评价,还应包括过程性评价,也称为形成性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评价,还要包括对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目前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为争得高分数,采取了一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做法,产生了错误导向。为此,笔者提出此问题,力图通过增强生物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课程标准提倡的评价建议。具体来说是:①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用0~4五个等级评价和记录学生的阶段情况,避免只用纸笔测验的分数代表学生的发展。0——代表该学生目前没有进步的表现;1——代表该学生处于提高阶段,但水平较低;2——代表该学生有明显进步,但不能充分胜任各种任务;3——代表该学生能够胜任各种任务;4——代表该学生的表现可作为典范②设计评价工具。每个模块教学时,对每个学生建立一张如下的评价表,按0~4快速记录。轶事有则记录,无时可空缺,一个班级一本,也可以用电子表格记录。表格中评价范围可根据需要添加或减少,如可添加期中考核,某章没有考核就可以减少。考核不一定非要纸笔测验,实验或课题研究也可以作为本章考核。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没有固定的套路可言,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瞿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一卷)[C],2017:5.

[3]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60-62.

[4]俞红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6(8):18-19.

[5]方引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6,(04):277.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聪明的学生等